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成都《先鋒》雜志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熊若愚

2018年04月12日15:07    來源:先鋒

2018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落到實處,就必須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孩子是人類的未來,對待幼兒的態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五年來,我國適時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全社會生育水平得到回升。與此同時,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全國幼兒園數量增長了近三分之一,在園幼兒增長了五分之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已經接近80%,提前完成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目標,超過了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好入園、入好園仍是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把學前教育從 3至6 歲逐步拓展到 0至6 歲,以實現所有幼兒的平衡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高度重視0至3歲期嬰幼兒養育工作,以幼兒園和社區為依托,積極發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兒童綜合發展指導機構,為嬰幼兒父母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導,提高嬰幼兒養育質量。加快育嬰師、保育員培育力度,滿足幼兒早期發展的需要。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堅持發展與質量並重,著力化解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制定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壓實監管責任,加大督察力度。明確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健全幼兒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嚴把入口關。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為學前教育依法辦園、規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在學有所教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五年來,我國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用於教育的投入由2萬億元,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目前正在邁向4萬億元大關。這五年,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共培養輸送了6500萬高校和中職畢業生,人力資本總量大幅提升,有力支撐了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加強烈,個性化、多樣化、終身化的學習需求逐漸成為主流。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把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背景中來思考,放在國家需求中來部署,放在群眾期盼中來謀劃,更好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落實好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這一目標,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完善資助體系,健全學生資助制度,決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努力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在勞有所得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五年來,我國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年均在1300萬以上,城鎮的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都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群眾不僅希望能就業,更希望就好業,期盼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這就要求我們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把就業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相結合,在發展經濟的過程當中,多創造就業崗位,特別是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來提高勞動者就業的能力和轉換崗位的能力,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堅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崗位匹配的能力。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在貸款、融資、場地等各個方面對創業提供優惠政策,大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維護勞動者權益,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特別是加大互聯網服務,讓每一個有就業意願的勞動者都能夠在公共服務體系當中得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完善勞動者收入增長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在病有所醫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五年來,深化醫改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健康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建立大病保險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推行生育全程醫療保健服務,保障母嬰安全﹔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有效改善服務質量,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增加到99萬個,醫療衛生人員達到1120多萬人,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6.5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全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對口支援,推動醫療服務優勢資源對困難地區的輻射和帶動。擴大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范圍,特別是要對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全覆蓋。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加快推進全國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方便群眾看病。

在老有所養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正不斷加深,養老是社會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五年來,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制度,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9億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制度公平性顯著增強,對於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全面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規范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健全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推進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努力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積極穩妥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重拾社保資金,進一步夯實制度可持續運行的物質基礎。逐步建立待遇正常調整機制,統籌有序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加快發展職業(企業)年金,鼓勵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實施老年人照護服務項目,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在住有所居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安居是樂業的基礎,住有所居是最大的剛需。五年來,人民群眾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提高到2016年的36.6平方米,6000多萬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2600多萬住房困難群眾住進了公租房。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持續顯現,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回落,三四線城市房價趨於穩定。農村危房改造成效顯著,累計支持1469萬戶貧困農戶改造了危房,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進國有租賃企業的建設,充分發揮對市場的引領、規范、激活和調控作用。全力做好公租房工作,增加公租房實物供給,持續提升公租房保障能力,優先保障環衛、公交等行業困難群體,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納入保障范圍,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實現應保盡保。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落實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體現地域特點、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的鄉村建筑。集中力量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危房改造,讓貧困人口人人住有所居。

在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弱有所扶和幼有所育都是十九大報告中的新提法。報告增加這兩項,進一步豐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涵,更精准、更全面地補齊了民生短板。五年來,我國全面完善了救助保障制度。2014年2月,國務院頒布《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災害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和社會力量參與等方面構建“8+1”社會救助體系。在努力實現救助全覆蓋的同時,穩步提升救助保障的水平,財政用於社會救助方面的資金從2012年的1800多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500億元。承擔救助任務的民政部門不斷規范救助保障管理工作,與有關部門開展了戶籍車輛、銀行存款、証券財產、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對比,提高了救助對象識別的准確性,做到精准救助,應保盡保。這些年來,我國440多萬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扶持100萬城鎮殘疾人就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惠及2000多萬殘疾人,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過上了有尊嚴的生活。弱有所扶的程度體現了社會文明的程度,隨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對弱有所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穩步提升救助保障水平,提高救助對象識別的准確性,發揮好社會保障的兜底作用。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促進弱勢群體的社會參與,拓展有助於弱勢群體社會參與和社會競爭能力提高的服務項目,挖掘其發展潛力,使弱勢群體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最終融入社會發展之中。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要聞評論部主任)

成都《先鋒》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宋美琪、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