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動能轉換優勢再造 產業強市重振雄風

無錫:新“萬億之城”啟航高質量發展

2018年02月28日10:58    來源:新華日報

10511.8億元!無錫成為江蘇第3個、中國第14個跨越萬億元GDP大關的城市。

新“萬億之城”背后,是一串頗具含金量的數據:規上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近十年來首次超全省平均﹔上市企業總數全省第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3.5%,全省領先。

與“GDP破萬億”交相輝映的,還有諸多城市新名片: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率先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群。

一個幾年前還面臨著經濟失速與產業困局的城市,何以會短時間裡在“強富美高”多點突破?

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說,近年來,無錫以超凡定力和創新舉措,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站在萬億元新平台上,無錫將以高質量的發展實踐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用高質量的發展實效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高質量的發展實績交出優異的新時代答卷。

破困局,制度供給孕育轉型“拐點”

去年12月28日,總投資30億美元的天津中環大硅片研發生產項目在宜興開工建設。這個項目,聯袂4個月前落戶的總投資100億美元的上海華虹項目,以及10個月前簽約的總投資86億美元的SK海力士無錫第二工廠,在無錫構建起一個涵蓋設計、制造、封測的全國集成電路“第一梯隊”﹔時隔27年,國家微電子工業“南方基地”榮耀回歸。

集成電路產業豁然開朗般的突破,正是無錫涅槃重生的縮影。2015年8月,無錫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召開,為困頓中的城市重新“校定”發展方向:實體經濟是無錫最大優勢,制造業是這座工商城市的基因。無錫必須堅定不移走產業強市發展道路,重振產業雄風。

以問題為導向,一條圍繞“產業強市”的“制度供給鏈”迅速集結。《關於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全力打造無錫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的意見》等一批增活力、降成本、優環境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全市投入200億元現代產業發展資金,一年降低實體經濟各類成本約200億元。無錫還推出“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明確提出,頂尖人才團隊來錫創新創業,最高可獲1億元資金支持。

“重振產業雄風”成為震撼無錫人心靈的響亮吶喊。走進99歲“高齡”的無錫一棉,意大利的落筒機、德國的梳棉機和中國的細紗機,在9萬多個智能傳感器的指揮下隆隆運轉,將勞動生產率提高到萬錠用工25人以內的國際一流水平。而在城市南部,一座國家級數字電影產業園“華萊塢”,正在無錫曾經最大軋鋼廠的老廠房裡絢爛綻放,開園短短四年,“華萊塢”產值從1.8億元倍增至50億元,成為炙手可熱的“中國數字影都”。

最新統計顯示,去年,無錫新簽約重大產業項目44個,計劃總投資3910億元,其中總投資百億元以上項目就有13個,無論是項目總體數量和質量,還是項目單體投資規模和水平,均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無錫累計化解鋼鐵過剩產能290萬噸,關停落后化工產能企業275家。預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到53.5%,不良貸款率退至全省第十位。

開新篇,創新引領重振產業雄風

每分鐘同時處理500家門店訂單,每小時分揀4萬件服裝……走進80萬平方米的海瀾集團智能物流園,記者感受到了這個剛剛完成千億產值的產業帝國的核心競爭力。“海瀾在業內率先採用基於物聯網技術的‘RFID流水化讀取系統’,將配貨速度從24小時縮短至8小時、倉儲量提升7倍、人工減少60%,支撐全國5000家海瀾之家門店運營。” 海瀾之家儲運中心總監張菊娣說。

作為“物聯網之都”,近年來,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迅速發展,成為無錫推動產業強市的重要力量。時任無錫市常務副市長黃欽介紹,除物聯網外,無錫還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超級計算、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9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2.5%。

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需要為產業注入創新血液。位於無錫惠山經濟開發區的透平葉片近來在葉片精密測量方面遇到難題,幾百米外的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了解后,派出浦棟麟博士進駐企業,開展課題攻關。透平葉片技術總監滕樹新深有感觸地說,惠山區創新構建“一鎮一院一產業”,把大學研究院建到企業家門口,徹底打通科研與產業化之間的“十八灣”,讓企業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

截至目前,無錫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6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17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669家,企業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比重達1.75%,列全省第一。

再出發,新“四千四萬”精神涵養高質量發展

今年初,一場無錫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改革拉開大幕。在全新組建的無錫市國發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和無錫城市發展集團,機構重組、人員集結、業務升級“多任務協同並進”,干部職工們鉚足勁,爭當“市場競爭的優勝者、經營管理的佼佼者和行業發展的領跑者”。

與此同時,一場以“不見面”為特色的“放管服”集成改革正在從改革的原點——江陰市徐霞客鎮向無錫全市域擴展。一流的制度供給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讓更多市場主體“輕裝上陣”。

當改革開放40周年的號角吹響,無錫,這塊改革的熱土,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積極適應時代的“千變萬化”,主動經受創新的“千錘萬煉”,在發展的前沿展現“千姿萬態”,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奔騰“千軍萬馬”。

追求高質量發展,無錫產業結構加快調高調優。隨著物聯網、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三個現代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標擴面,產業強市向縱深推進,今年內預計將完成千億元重大產業項目投資。

追求高質量發展,無錫城鄉區域更趨協調協同。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產業項目協同為支撐,無錫積極推動錫澄錫宜一體發展、城市現代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城市群協同競爭力激蕩迸發。

追求高質量發展,無錫生態環境更加宜居宜人。以新一輪太湖治理和河道綜合整治為龍頭,無錫著力解決水、氣、固廢等突出環境問題,把經濟、生態合成“一本賬”,政府、社會擰成“一股勁”,讓綠水青山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追求高質量發展,無錫百姓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頻共振,社會保障將從制度全覆蓋走向人群全覆蓋,“健康無錫”“書香城市”進一步涵養城市氣質。(記者 馬薇 浦敏琦)

(責編:宋美琪、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