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淋
2018年01月30日16:09 來源: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從事黨員電教工作,制作工作匯報片自然不可避免。這類匯報片主要用於向上級介紹情況或對工作進行總結等。然而,目前很多工作匯報片似乎千篇一律,都是匯報材料為主,貼貼畫面、鋪鋪音樂的形式,看上去邏輯嚴謹、層次有序、段落分明,但看后的印象總是不深,甚至覺得冗長枯燥。這樣的片子能否達到制作的預期目的,就要打個問號了。筆者立足於工作匯報片的普遍形式,探討一下如何才能拍好工作匯報片。
杜絕“貼畫”
為什麼制作工作匯報片?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尚未得到重視和解決的根本問題。在會議室內的工作匯報一般是念稿子,豐富一點的可以配上PPT,再想精彩一點,就得播放一部專門制作的工作匯報片。所以,不論是制作PPT,還是匯報片,都是為了避免單純念稿匯報的枯燥,使匯報的過程更加生動。電視片既形象直觀、又鮮明活潑,必將使匯報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制作工作匯報片的本意,是為了讓匯報本身不那麼枯燥。遺憾的是,實際呈現的片子,往往也是枯燥的。不能一邊想著取得生動鮮活的效果,一邊卻播放著冗長枯燥的匯報片。
每種藝術形式都有它的長處和特點。假設“匯報材料”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它的一般特點是條理清晰、適合閱讀,可以隨時往回翻閱,那麼匯報片作為一種電視作品,它的特點則應當是線性的、“一遍過”、不能暫停和回看。許多匯報片之所以枯燥,是由於解說詞基本原封不動地挪用了匯報材料,導致電視片的優勢和特點發揮不出來,匯報材料的優勢反而成了電視片的劣勢、拖累,影響了制片和匯報的效果。
制片目標不是為了完成一部匯報片的任務,而是為了制作一部令人印象深刻、取得較好觀看效果的作品。對於策劃者來說,需要認識到匯報材料與匯報片的區別,清楚兩者的特點和優劣,從而合理轉換、揚長避短、相互補充,最終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工作匯報片可以作為書面報告形式的有力補充,利用影像、聲音、動畫等電視手法,讓觀看者更有興趣、更形象、更深入地了解總體情況,以提高書面報告的說服力度。兩者是相互補充的關系,不能相互替代,更無必要相互重復。
對於制作者來說,不能被動地完成“貼畫面”的任務,不能認為稿子由某某部門提供就行了,要認識到電視片創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積極發揮制作部門的長處,要有主動創作意識,主動去把控這個系統工程,大膽地對匯報材料進行再創作,根據電視片的特點和手裡掌握的素材來精簡和突出需要匯報的內容。
避免“全面”
工作匯報片看起來冗長枯燥的根源在於內容太多,匯報者(一般也是匯報片的策劃者)普遍希望“面面俱到”,讓上級領導和機關看到更多情況。全面反映工作情況,是匯報材料應該完成的任務。想要通過電視片來全面反映工作情況,難度較大。
一是鏡頭語言與材料語言有沖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獲取外界信息,80%是靠視覺,10%是靠聽覺,其余的10%是觸覺、嗅覺、味覺等。當匯報內容是文字材料的時候,人們通過看材料和聽閱讀完成信息獲取,材料上的文字作為視覺內容,是主要信息源。當觀看匯報片時,電視片的畫面成為了主要信息源,解說作為聽覺信息最多隻佔10%,主導匯報的並不是解說詞,而是畫面,是鏡頭語言。鏡頭語言與材料語言存在天然的沖突。比如,文字材料可以輕鬆列出一串詞“通過信訪、電話、網絡、暗訪……”,如果對應使用鏡頭就會顯得“太快”。這種現象在匯報片中非常普遍,實際效果往往是看沒看清、聽沒聽清。所以,匯報片要盡量減少兩種語言的沖突。在這個例子中,要麼重點說“信訪、電話等”其中一項,要麼加入其他信息比如數據,從而把各項的鏡頭時間延長。
二是電視片時長有限制。各種類型的影視作品都有基本的時長規律,比如電影敘事從開篇到過程到結局,從鋪墊情緒到引爆高潮,甚至劇情應在幾分鐘內設置矛盾沖突,都有總結出的時間規律可循。匯報片也不例外,根據匯報內容量不同,長短也不同,但一般10分鐘左右為宜。不能因為內容多,就不注意控制時間。短於5分鐘,很多內容隻能一筆帶過,長於20分鐘,觀看者的注意力將大幅下降,效果都不好。由於一般匯報片時長在10分鐘左右,對需要表現的內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想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必然不充分、也無重點。鏡頭語言和材料語言對“重點”的表達是不一樣的,一組字數相同的標題在材料上“重量”均等,但轉換成鏡頭必然是不均等的。時長的限制,也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把更多的時間分配到更適合鏡頭表達的內容上去。
三是鏡頭語言表達有局限。有相當一類的工作,需要重點匯報過程情況,要匯報清楚這項工作開始的計劃措施、中途的行動步驟、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和難點、有什麼經驗等,相比於成果展示類的工作,這類工作匯報片在鏡頭上的難度更大。因為解說詞說到的內容,都需要有相應的畫面來表現,而這類匯報片時間抽象詞句較多,鏡頭語言難以貼切表達,隻能找一些所謂空鏡頭對付。許多匯報片“聲畫兩張皮”,實在是因為沒有合適的畫面,是“無米之炊”。此外,對於時間跨度較大的工作,很難做到每個環節都有影像記錄,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現象。當“看見的”和“聽見的”不統一的時候,人們會以“看見的”為主,這時,精心推敲的解說詞就沒什麼效果了。
少用“數字”
不過,就算過程記錄充分、素材准備充分、畫面足夠豐富,但匯報片通常段落分明的結構,也常常導致“看圖說話”。那麼,匯報片應該怎麼結構好呢?一般來說,匯報材料都是帶序號的層次分明的結構,看上去很清晰,隻看分級標題便能明白大概內容。這是通行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文字材料結構。如果電視片也採用這種結構呢?
我們不妨將匯報片比作一場舞台劇,干脆一點,我們就研究解說詞本身,那麼它更像是一次演講。演講的思路需要扣人心弦,在不知不覺中將觀(聽)眾一步一步引入下一部分內容。它與匯報材料最明顯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一、二、三和1、2、3——這是事實,雖然很簡單。
要說清這個問題,有必要以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為例。喬布斯是公認的卓越的演講大師。關於演講,喬布斯有兩個重要觀點。第一個觀點:“你需要一個短標題。”你能將標題濃縮得簡單有趣嗎,如果可以,你的觀點將更具說服力。這一點適合前面第二部分“精簡內容、突出重點”。第二個觀點:“演講時,編號是溝通中最無效的形式”。喬布斯的演講PPT中幾乎沒有出現過項目符號和編號。他認為,激發觀眾想象力的是精心設計的故事情節,而不是幻燈片本身。同理,吸引觀看者並能留下印象的,是匯報者精心編織的內容,而不是機械到有韻律的一二三。項目符號、編號、分集標題在文字材料中是高效的,但是觀看電視片不是閱讀文字。在電視片中,上下段落、不同內容不應粗暴地以序號連接,而應組織出上下段落、不同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邏輯關系,並通過起承轉合的解說予以准確表達。
有的匯報片,特別喜歡用一類高度概括的數字,如1234工程、51551計劃,一般這是當地或部門總結提煉的工作代號,出現在材料中是正常的,但對於不了解情況的上級領導和機關,也應做出必要解釋。可能是礙於解釋篇幅過長,很多匯報片直接用這種數字代號,卻不給出解釋,仿佛觀看者肯定了解熟悉,這種數字要少用。
如何讓工作匯報片好看,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探討,比如工作片怎樣講故事,比如怎樣合理運用字幕、特效、音樂等。還有一點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素材積累。要時刻關注本單位本部門的大事小情,關注重要工作安排、某項工作進展情況,做到及時拍攝。隻要做個有心人,就能避免“片到做時方恨少”。隻要平時多勤奮、多用心,一定能拍攝制作出好看的、觀眾和領導都喜歡的匯報片。
(作者單位:中組部黨員教育和干部測評中心)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