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建立新型政黨關系 建設更加美好世界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宋濤

2018年01月04日08: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主旨講話,提出不同國家的政黨應該增進互信、加強溝通、密切協作,要在探索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上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這一倡議甫一提出,立即得到與會政黨代表和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大家普遍認為這一倡議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立足世界政黨現狀,有助於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促進合作,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更加美好世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建立新型政黨關系進一步豐富了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我們要深刻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實踐價值,並以此為指導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對外工作。

建立新型政黨關系為新形勢下開展政黨交流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政黨政治是現代政治的基本運作方式。長期以來,由於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和政策選擇不盡一致,不同類型的政黨間如何相處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不少國家還因此出現政治極化現象。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為此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求同存異就是要超越理念、民族、文化、信仰和地域等方面的差異和分歧,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相互尊重就是堅持政黨無論大小都一律平等,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尊重彼此的利益和關切,尊重彼此的思維方式和道路選擇﹔互學互鑒就是踐行“三人行,必有我師”,通過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觀點強加於人,不輸出自己的制度和模式,也不要求別人復制自己的做法。其中求同存異是前提、相互尊重是關鍵、互學互鑒是目的,三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共同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世界,成為處理政黨關系的指導原則和行動指南。

建立新型政黨關系是對黨際交往四項原則的繼承與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針對如何處理中共與世界其他政黨的關系,我們黨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基礎上確立了“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黨際交往四原則。其后,這四項原則的理論內涵、適用范圍等不斷發展,成為我們開展黨際交往長期遵循的基本原則,並再次寫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新型政黨關系與黨際交往四項原則精神一致、邏輯貫通,是對黨際交往四項原則的豐富和完善,既繼承了后者“相互尊重”的思想內核,又立足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實際,把重心放在體現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的互學互鑒上,而且超越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雙邊范疇,為所有政黨間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中國共產黨方案”和公共產品。

建立新型政黨關系與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既一脈相承又相互促進。建立新型政黨關系和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關鍵都是基於平等原則的相互尊重,但兩者的定位和作用又不完全一樣。一方面,當今世界,民族國家仍是國際關系的主要行為主體,政黨是存在於民族國家內部的基本政治組織,政黨關系必然受國家間關系影響和制約,建立新型政黨關系離不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可以說,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是建立新型政黨關系的基礎。另一方面,政黨是各國決策的源頭、民意的代表和輿論的引導者,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要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首先要發揮好政黨的政治引領作用,需要政黨志存高遠、敢於擔當,著眼本國和世界,著眼全局和長遠,自覺擔負起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歷史使命。要做到這一點,建立新型政黨關系尤為重要。倘若政黨間不能做到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而是爭個你長我短、陷於矛盾紛爭,難以在重大問題上形成共識,勢必會外溢影響到國家間關系發展。從長遠看,隻有兩者同步推進、相向而行,才能真正匯聚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建立新型政黨關系是著眼政黨格局變化提出的中共倡議,也是著眼國際格局變化提出的中國方略。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立新型政黨關系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真抓實干、開拓創新,不斷優化黨的對外工作布局,深入開展同各國政黨交往,分享治黨治國經驗,開展文明交流對話,增進彼此戰略信任。精心打造好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這一機制化平台,努力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同世界各國政黨和人民一道,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載《當代世界》2018年第1期)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