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心裡更有底了,以后就是加油干!”——基層干部群眾談土地承包到期再延三十年

2017年12月20日16:4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心裡更有底了,以后就是加油干!”——基層干部群眾談土地承包到期再延三十年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在全國各地鄉村受到熱烈歡迎,人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吃了‘定心丸’”“以后就是加油干”。

“承包到期再延三十年,我這輩子都可以干循環農業了。”河南平頂山天健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延輝說。他從周邊農戶流轉了1500多畝地種植供港菜心,並配建了3000頭豬的養殖場,循環農業做得有模有樣。

張延輝算了筆賬:這兩年已經在承包土地、建設豬舍等方面投入了1200多萬元,預計還要在未來3年投資4000萬元左右,這些投入大概需要5年收回,如果不能延長承包,這些年的投資勉強能收回成本,賺不到什麼錢。

土地承包到期再延三十年的政策不僅對種植戶有意義,對養殖大戶也很重要。

“現在已經看中一塊地方,也和村民談妥了,那塊地現在的流轉合同還有一年到期,到期后就會跟我簽流轉合同,打算一次簽個二十年。”廣西扶綏縣中東鎮生旺龜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明說,十九大報告中,他對“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印象最深。

李建明從1992年開始養殖烏龜,目前有5個養殖基地,10萬余隻烏龜,隨著規模的擴大,必須流轉更多的土地建龜舍養烏龜。

“延長了三十年,中!”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鄉清水營村民高國奇說,他把土地流轉給公司,再到公司打工干活,收入更高些。

高國奇今年53歲,家裡有7人、7畝地,因為大部分是坡地,上水困難,種植的玉米、小麥每畝年產量也就300來斤,可以賣個2000元左右,加上農閑時的打工收入,減去平時花銷,“基本沒剩什麼錢。”他說。

土地流轉讓他的收入變高了。2015年高國奇以每畝每年600元的價格,把7畝地流轉給了魯山瑞亞牧業有限公司,並在公司裡做起了奶牛飼養員,除了土地租金收入,每個月都有2000多元的務工收入,比以前強不少。

得悉“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三十年”,全國各地的農民、種植大戶、企業等與土地流轉相關的工作者,都放下了心,開始變得自信,並逐步謀劃著更長遠的發展。

“未來,還要流轉2000多畝土地,發展循環農業的同時,也做觀光採摘等各種旅游項目,最終建成真正的農業生態園。”張延輝說。

“2020年前,我要投資2000萬元,新建十幾條烏龜養殖大棚生產線,還要發展深加工,做龜酒等多個產品。”李建明說。

“下一步,要建國學大講堂,教國學和禮儀,吸引更多游客來尚書干文化游。”浙江安吉縣皈山鄉尚書干村黨支部書記李錫良說,現在全村600多畝地流轉到村集體統一經營,“有了‘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做底氣,以后要更加專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許晟 唐弢 孫清清)

(責編:任一林、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