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新發展理念在西部山區的生動實踐

——陝西平利構建“五美”家園調查

2017年12月16日10: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發展理念在西部山區的生動實踐

  一個地處陝、鄂、渝三省交界,人口隻有23.6萬人的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卻創造了十幾個“國字號”品牌:從鼓勵土地流轉,到美麗鄉村的標准制定﹔從推廣“社區工廠”,到全國農村電商綜合示范縣——15年來,陝西省平利縣從名不見經傳,一躍成為全省甚至全國響當當的名縣。

  作為陝西最邊遠的貧困山區之一,是什麼造就了平利的興盛和奇跡?熟知平利縣的經濟學家、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說:“是黨建,是智慧,是情懷,是精神,是擔當,是拼搏,更是新發展理念,是系統化思維,是超前規劃,是頂層設計,是不忘初心,是敢為人先。”

  平利縣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產業,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從而使新發展理念在平利落地生根,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精准扶貧精准發力

  2011年,平利被列為秦巴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十二五”末,全縣有貧困村79個,貧困戶18507戶、貧困人口44811人,貧困發生率22.4%,個別村貧困發生率超過50%。2017年,全縣貧困對象有14811戶38212人。

  “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返貧人口多,因災返貧、因災致貧現象比較突出。”平利縣縣長陳倫富說。面對如此艱巨的脫貧任務,平利縣應該如何切入?

  “鍥而不舍抓黨建,以黨的政治優勢,點燃、激發、凝聚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心力。”平利縣委書記鄭小東說。平利始終將黨的力量時刻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形成了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的發展局面。“我們在全縣79個貧困村,成立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統領‘四支隊伍’,組成了一支能打善戰的‘鐵軍’。”鄭小東說,平利縣以“支部+X+貧困戶”這一精准扶貧模式為抓手,開展了“學、亮、比,爭、創、出”大比武,出台了《關於實施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把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落到了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和每一個黨員的身上。

  “脫貧攻堅打勝仗,基層干部辛苦了……”正陽鎮龍洞河村老人張光德清唱著花鼓,喜氣洋洋。能過上現在的日子,她過去連想都不敢想。張光德以前的家“懸”在大巴山深處,孤身一人,生活拮據。了解情況后,鎮黨委、政府和包扶干部迅速拿出了精神包扶和精准扶貧方案。暖人的關懷很快讓老人有了過好日子的信心。在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軍的幫扶下,今年,張光德種了2畝茶園,養了10隻土雞,6頭土豬,一年收入保准超過1.5萬元。

  54歲的萬勇,是平利縣長安鎮財政所的一名干部。2016年,他被選派到中原村抓脫貧攻堅工作,由於工作出色,今年又被選派到條件更為艱苦的雙楊村。“雖然父親年邁,自己和妻子都患病,但工作起來,萬勇真有點‘拼命三郎’的味兒!”平利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俊介紹。在平利縣,像萬勇這樣沉下身子大干苦干實干的黨員干部不勝枚舉。“這些干部腦子活,思路新,點子正,善總結,他們一進村,就受到群眾的真心歡迎。”陳俊說。

  平利縣把扶貧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了產業構建這個“牛鼻子”上。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壯大傳統優勢產業,除了絞股藍和茶葉等主導產業外,平利縣還立足生豬、魔芋、林果、水產等五大產業,將主導產業與小眾企業相結合,做到貧困戶全覆蓋,使貧困戶收入得到大幅增長。另一方面,積極發展“社區工廠”、產業聯盟和新業態等特色產業體系,促進就業脫貧和產業脫貧。

  長安鎮雙楊村第一書記盧深坤介紹,鎮裡為了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培育了一批吹糠見米的“短平快”項目。為解決產品銷路,他們一方面組建了產業聯盟,回收貧困戶的農產品﹔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讓農產品“觸網”后變成“農商品”。西河鎮磨溝村是鎮裡脫貧難度大的村庄之一,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不僅壯大了產業,破解了融資難題,更重要的是帶領貧困戶走出了一條利益共享、產業脫貧的新路子。現在,在磨溝村享受“三變”改革紅利的貧困戶共有111戶。

  春華秋實。“社區工廠”的脫貧經驗,被確定為典型扶貧案例,並在首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中,榮獲“優秀項目獎”和“最具人氣獎”……今年二三季度,在陝西省脫貧攻堅交叉考核中,平利縣連續兩個季度全省排名第一。靠的是什麼?陝西省委副書記毛萬春感慨地說:“靠的就是精准方略、繡花功夫,就是苦干實干、作風過硬,就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就是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

  穿行在秦巴山區的平利鄉村,格子窗、灰白牆、小青瓦式的徽派特色民居,依山就勢,整齊劃一,美如畫卷。平利縣位於陝西省安康市南部,是南水北調中線的重要水源涵養地,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75.6%。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正是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通過著力打造以產業美、城鄉美、生態美、生活美、風尚美為內涵的“五美”平利,平利縣交出了一份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

  多年前的龍頭村,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這裡興起了茶業觀光園,辦起了農家樂,建成了小客棧,群眾坐在家裡“點票子”。龍頭村也因此成為一個集國家3A級景區、全國美麗宜居村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等諸多榮譽於一身的名村。

  2012年,在首屆“中國最美鄉村”評選推介活動中,平利縣一舉躋身“中國十佳最美鄉村”。2013年,又被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2016年,平利縣的美麗鄉村標准,被確定為陝西省第一部“美麗鄉村”建設地方標准,予以發布實施。平利縣長安鎮、長安十裡茶園和三裡埡村,也分別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小鎮、中國美麗田園和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

  網上蹚出脫貧致富路

  地處大巴山深處的平利縣,如何突破區域掣肘,如何開啟新動能,讓偏遠的山區搭上電商這輛新時代的順風車?

  2014年,平利縣開始醞釀一場關於“互聯網+”的頭腦風暴。從零開始,兩年的時間,平利就通過“互聯網+”把電商做到了全國,並奪得“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稱號。

  “平利絞股藍”既是中國馳名商標,也是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其標准化生產種植技術,更是被定為國家標准。如何讓平利的這個“金蛋蛋”更多地造福鄉梓呢?這讓已搭上“互聯網+”快車的平利縣興強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新強思謀很久。過去,余新強只是平利縣的一個普通茶商,通過茶葉店、批發市場銷售絞股藍,年收入也不過幾萬元。2008年觸“網”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這兩年余新強的網店迎來了發展黃金期,銷售收入年年攀升,今年預計總收入將超過6000萬元。2015年,余新強成立了興強電商絞股藍專業合作社,並採取“電商+專業合作社+絞股藍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促進了電商和精准扶貧的深度融合。目前,合作社已經帶動1120戶農民增收,其中貧困戶206戶。

  為推動電商快速健康發展,平利縣先行先試,制定出台了《平利縣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經濟新動力實施方案》和《平利縣農村淘寶項目實施方案》,設立了500萬元的電商發展專項基金,形成了“龍頭電商頂天立地、中小電商鋪天蓋地”的縣域電商發展格局,在網上蹚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今年以來,平利縣啟動電商精准扶貧示范點28個,30家電商企業與1375戶貧困戶簽訂了電商扶貧協議,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今后,我們將抓好體系建設等,力爭到2020年實現電商交易額20億元,把平利縣打造成全國電商精准扶貧示范縣。”陳倫富信心滿滿。

   (記者 張哲浩 通訊員 沈奕君)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