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以國家的名義捍衛歷史

2017年12月14日07: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80年前,侵華日軍侵入南京,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2014年,中國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就是為了以國家的名義捍衛歷史記憶,捍衛世界和平。當此之時,我們摘編了一部分推動和關注國家公祭的中外人士的心聲,記取歷史教訓,攜手走向復興,以慰死難同胞、以饗革命先烈。

——編 者 

2005年3月11日,這份報紙上提到申請設立國家公祭日,當年我就很激動,保留它到現在已經有十個年頭了,現在這個事情真的就要實現了,我萬分地贊成。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佘子清 

最親愛的親人們,現在我生活得很好,子孫滿堂,其樂融融。我很驕傲,因為我是戰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幸存者﹔我很自豪,因為控告日本右翼名譽侵權八年后終於獲得了勝訴。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 

南京大屠殺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不僅僅是南京一個城市的悲劇和災難,還是中華民族的悲劇和災難,也是一場人類的浩劫。通過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當年的遇難同胞,體現了對這段歷史史實的尊重,能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了解認識歷史、傳承歷史,充分激發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國家公祭日建議案提出人、全國人大代表、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鄒建平

國家公祭,意味著公祭活動將個體記憶、家庭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民族記憶、世界記憶。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國恥,是中華民族的創傷,也是世界現代文明史上人道主義的一場災難。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 

我們不渴望復仇,卻永遠不會忘記過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在我們心中,豎起歷史的回音壁!

——詩人文丙 

整個紀念館內,滿滿的人,可是一片靜默,沒有人喧嘩,幾乎沒有人交談。一直到走出戶外,才開得了口說話。可是一看見那寫滿了遇難者姓名的祭奠牆,淚水又止不住滑落下來……12月13日,是所有中國人的國殤。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公祭日。那遇難的,是我們的國,我們的同胞。

——台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 

日本作為一個國家仍然試圖再度掩埋南京的受害者——不是像1937年那樣把他們埋在地下,而是將這些受害者埋葬在被遺忘的歷史角落。

——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 

中國設立國家公祭日,不僅要在中國搞好紀念活動,還應放大國際聲音,帶動當年受日本侵害的東南亞國家一起響應,大家聯合起來開展相關紀念活動。

——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社長黃棟星 

歷史是一面鏡子。隻有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等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對於包括南京大屠殺在內的歷史事實,我們應該永遠銘記於心。日本政府和政界人士應該始終保持“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的姿態,這非常重要。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耶魯大學圖書館收藏了我父親的信件,清清楚楚地証明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戰后(對日本戰犯)的東京審判,父親作為証人提供了証據和証詞。……80年過去,我們還是要向年輕一代講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講述南京人的苦難,講述日軍的暴行,講述我父親這樣的人的事跡,要讓他們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

——南京大屠殺見証人羅伯特·威爾遜醫生之女瑪喬麗·威爾遜·加雷特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14日 05 版)

(責編:宋美琪、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