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踏石留印抓落實

2017年12月09日10:18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踏石留印抓落實

  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城市“拆違拆臨”,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山東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狠抓各項重點工作落實。

  十九大精神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總書記囑托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重要講話中強調,制定一個好文件,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於落實文件。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藍圖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山東作為

  山東省委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高度重視。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從各方面對抓落實作出部署。最近省委研究制訂計劃,對包括“狠抓落實”在內的19個方面提出貫徹落實意見。11月27日,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視頻會議從八個方面談了狠抓落實問題。

  狠抓落實,是藍圖變為現實的惟一橋梁。一個篤信“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的政黨,一個崇尚實干的大省,對狠抓落實從來都是緊抓在手裡。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對抓落實作出重要指示。在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要求全黨“增強狠抓落實本領”。

  山東省委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高度重視。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省委書記劉家義從各方面對抓落實作出部署。最近省委研究制訂計劃,對包括“狠抓落實”在內的19個方面提出貫徹落實意見。11月27日,在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視頻會議上,劉家義同志從八個方面談了狠抓落實問題,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實。

  當前,我省正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將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與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相銜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堅決打贏五場攻堅戰,這一切都要求狠抓落實。

  通過改進作風狠抓落實

  有什麼樣的干事作風,就有什麼樣的干事效果。如果作風飄浮,不敢碰硬,那麼落實就沒力度,工作就懸在半空中。省委對作風建設高度重視。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馳而不息加強作風建設”,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要求“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各項任務”。

  今年8月中旬,正是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轉辦信訪件之時。淄博、濰坊、德州、日照,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五天內奔赴四地。到河畔實地了解污水產生原因,到養鴨場、養鵝場查看污染整改情況,到老舊樓房地下室查看積水處理情況,問得細、說得准、聽得認真。在淄博豬龍河岸邊,劉家義與地方人員現場研究整改方案,提出要求:一個月內完成上游雨污分流和管網改造工程,明年上半年完成上游棚戶區改造工作,徹底解決污染問題。

  “劉書記對整改的要求非常明確、非常具體,既嚴又實,一點糊弄不了。我們將以嚴實作風把這嚴實要求落實好。”淄博市一位干部對記者說。

  這告訴我們,通過改進作風狠抓落實,首先要培養嚴實作風。然而我們也看到,個別地方、個別人因為作風不實,對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近日省紀委通報,東明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原局長徐雙懷等幾人,在負責有關項目的監督實施、檢查驗收時,不到實地查看,項目未真正實施,就出具虛假驗收報告,導致7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被套取挪作他用。作風不實事業受損!培育嚴實作風刻不容緩。完善相關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我省正從多方面著手培養嚴實作風。

  通過改進作風狠抓落實,要自覺提高政治站位,敢於啃硬骨頭,敢於向惡勢力亮劍,培養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依法作為的作風。

  今年以來,淄博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第三季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而在去年,淄博剛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環境治理項目推進快、成效明顯的四個市之一。

  對淄博發展持續關注的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福一認為,變化的原因主要是敢擔當,敢亮劍。經過正常的法律程序,淄博在全省率先推出刑責治污——污染環境要承擔刑事責任。今年以來,淄博共查處環境刑事案件98起,刑拘100人。對干部實行黨政同責、嚴格問責,毫不手軟。今年以來,先后對357名黨員干部進行追責問責。鐵腕手段保証了天變藍水變綠。

  “污染環境負刑事責任,這要得罪多少人!沒有一點擔當精神甚至犧牲精神,是不敢出這個狠招的。”高福一說。然而我們也看到,個別干部遇到困難繞開走、碰到硬茬躲著走,影響了工作的落實。今年6月,德州市紀委通報4起“為官不為”被問責典型問題,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被查處。其中禹城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蔡光永等人,因為在環保工作中履行監管職責不力,被責令作出深刻檢查、全系統通報。希望通過問責以及教育等方式,能讓更多人扛起擔當的大旗。

  對於一些工作來說,抓落實是一種持久戰。這需要把雷厲風行的作風和久久為功結合起來,需要以頑強意志和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抓下去。安全生產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的問題,也是省委確定的五場攻堅戰之一。總書記要求山東抓緊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黨政一把手必須親力親為、親自動手抓。今年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調整后,召開的第一個高規格、全省性工作會議,就是安全生產會議。

  回過頭來看,我們在安全生產領域做了多少工作!但這不是一巴掌就能拍下去的問題。從省領導到有關部門,正以釘釘子精神下繡花功夫。僅在今年6月,我省就開展了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治理行動、化工產業安全隱患“大快嚴”緊急行動﹔省政府組織四個巡查組對9個市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查,組織8個督查組對8個市進行督導檢查﹔圍繞危險化學品、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治理行動……久久為功,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抓安全生產也是永遠在路上!

  通過改進作風狠抓落實,要注重氛圍的力量。將一種好作風久久為功加以堅持,會形成一種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先進者會更先進,后進者會向前趕,退縮者會勇敢起來,從而提高全社會抓落實的效果。自去年底以來,濟南市以一封游客的來信為由頭,從新聞媒體到戶外宣傳,從市到區(縣),從街道到社區,層層開會,層層發動,掀起了一場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的“拆違拆臨”專項行動。在這種氛圍下,今年以來濟南市共拆除違法建設6萬余處,共3146萬平方米——多年拆不掉的違建門頭房由此一朝拆除,多年整治不了的“臟亂差”街道由此一舉暢通整潔。

  通過完善機制狠抓落實

  科學高效的抓落實機制,是有關決策盡快落地的高速傳導器。當前,我們工作中還存在抓落實的機制不夠完善、成效還有待提高的問題。省委正是看到這一點,從部署安排到工作完成,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抓落實機制“鏈”。

  黃河灘區群眾脫貧問題,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挂的問題,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今年5月,省委書記劉家義專程到東明調研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作﹔8月,省委、省政府在菏澤召開全省脫貧攻堅推進會。

  如何強化各級責任、盡快把中央和省裡的決策落實到位?省委、省政府採取了一個措施,層層簽訂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8月11日,省政府與菏澤、濱州等七個沿黃市簽訂灘區脫貧遷建任務書。8月30日,有四個縣(區)涉及黃河灘區的濱州,與濱城區等縣(區)簽訂責任書。前不久,濱城區市中街道與區裡簽訂責任書。市中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元宏說:“責任書白紙黑字大紅手印,任務是什麼、什麼時間完成,寫得清清楚楚,一點不敢懈怠!”

  “濱州到2020年要全面解決18146名灘區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樂業問題。通過這種工作機制,我們有信心完成。”濱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慶平說。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志軍,從管理學的角度解讀這種工作機制:“這是在工作剛剛部署安排時,從強化領導責任制做起,將壓力一直傳遞到最基層,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

  工作部署下去了,壓力傳導下去了。但對基層干部來說,當前各項規矩、制度、紀律收緊,干事的人一不小心可能犯事兒,不干事的人反倒平安無事。怎樣打消干事者的這種顧慮?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去抓落實,從而帶動整個干部隊伍奮勇爭先去干事?這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省委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雷厲風行解決這個問題。今年6月18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剛剛閉幕,新一屆省委領導機構產生的第二天,第一次省委常委會上,《關於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意見》出台。為敢於擔當者擔當,為敢於負責者負責。《意見》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通過健全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容錯糾錯機制、能上能下機制,把干部隊伍的活力激發出來。據了解,目前各市都已制訂出台類似意見。

  簡政放權是給市場鬆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決定性一招。近兩年來,榮成共承接了上級下放的近百項權力,其中有21項是當地多年無人申辦的,“放”下來對當地意義不大。記者在其他地方了解到的是,這些審批雖然在當地無人申辦,但他們還是將其放在那裡,因為畢竟是上級下放的。榮成的舉動卻出人意料:將這21項審批直接凍結起來——由此一了百了,防止有人打這些審批的主意,搬弄出幺蛾子干擾企業。

  “將上級沒有明令取消的事項凍結起來,嚴格來說違反了上級本意,是要冒風險的﹔但我們還是根據榮成實際這樣做了,因為有尚方寶劍‘容錯糾錯機制’,它允許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決策。”榮成一位干部對記者說。

  消除了干事創業者的后顧之憂,工作開展起來了,對自奮蹄的馬兒也要揚鞭——完善督導制度。細心的讀者和觀眾可能會發現,自今年7月起,我省每月召開一次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視頻會。各地干部不必趕到省城,匯報時不能“穿靴戴帽”,要直奔主題、直談問題﹔給予點評的省領導有一說一,協調解決問題。這種會議既高效又“辦事兒”。

  各地推進工作的督導方式也有效管用。11月下旬,濟寧市召開全市科學發展現場觀摩會議,分別由市領導帶隊,兵分多路,到各個縣區分頭看。去項目工地,進社區,進學校,現場點評,現場打分。在這次考核中,兗州區以94.71分排名第一,一個農業縣以69.79分排名最末。“無地自容,壓力山大!回去后趕緊督促項目施工!”這個縣的負責人對記者說。

  這條抓落實機制鏈的最末端,是工作完成后的考核評價。當前這方面的著力點是,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根據考核結果,讓干部能上能下。以干部的政治前途倒逼狠抓落實的力度——從事管理研究的陳志軍對記者說,這是最有效的機制。臨朐縣嵩山生態旅游區干部作風扎實,苦干實干加會干,近年來在脫貧、生態建設等方面成績突出。2014年建區時貧困人口有7617人,目前僅剩101人,今年將全部完成脫貧任務。在濰坊市今年的干部調整中,嵩山生態旅游區黨工委書記劉建安,是惟一一個從鎮街黨委書記直接提拔為縣(市)委常委的干部。與此相對比的是,濰坊市今年處理623名“為官不為”者。兩相比較,導向鮮明。

  以科學方法抓落實

  做工作方法對路,在抓落實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要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制訂的藍圖、重大決策部署,都要做到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願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於干。”其中的“會干善於干”就是這個意思。

  發展海洋經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的重要要求。山東是海洋大省、海洋人才濟濟,怎樣發展?12月5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專程奔赴青島召開座談會,共聽取9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意見建議,並與他們共同研究加快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的思路和舉措。參加座談會的中國海洋大學吳立新院士告訴記者:“劉書記問得非常仔細、非常專業。看得出,他是在為作決策進行深度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吳立新預測,下一步我省將掀起新一輪海洋經濟發展熱潮。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努力把上級政策吃透,把基層實際吃透,把問題吃透,由此作出的決策就易於落實。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注重調查研究,已成為省委的鮮明工作特色。多年來,圍繞落實中央重要決策部署和全省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省委常委們每年都確定各自的調研課題,分別帶頭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

  有心人注意到,在近期的大眾日報一版上,推出署名魯義的“海右今語”評論《提倡不打招呼搞調研》。文章號召“各級干部不打招呼、直奔一線調查研究,在深入實際中作出判斷,在加強實踐中尋找答案。”提倡到群眾家裡看一看,“摸一摸被子厚不厚,看一看窗戶透不透風?”。據權威人士解讀,省委黨報發表的這篇署名評論,體現了省委對調查研究的新要求。以這種作風作調研,肯定能形成正確決策,所作決策肯定能水土相服、落地生根。

  狠抓落實,要善於改革創新。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創新思維成為習慣,以思想的新飛躍推動工作落實、打開工作局面。

  山東海洋科研力量雄厚,在青島就有幾十家科研機構,但他們分屬不同部委,以往很多單位以鄰為壑、不相往來。青島推動建立的海洋國家實驗室,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它的奧妙是,創新用人機制:用人不養人、輸血不抽血。各個課題的專家,平時分屬各自單位,海洋國家實驗室把課題立項后,才將他們聚到麾下。更讓科研機構和專家動心的是,在海洋國家實驗室課題下取得的成果,同時歸屬原來的研究機構和科研人員,論文署名時國家實驗室則放最后。通過這種創新機制,海洋國家實驗室已實施了“透明海洋”計劃等多項科研計劃。

  狠抓落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善於用市場方法,這樣往往能以最小成本、收到最大成效。

  金融風險防控,是我省正在打的五場攻堅戰之一。國有企業高負債水平,侵蝕著經營利潤,造成其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持續下降。有什麼辦法既讓企業減負,又讓銀行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今年5月,山東鋼鐵集團與工商銀行簽署260億元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經測算,協議實施后,山鋼負債率可下降近10個百分點,將得以調整負債結構,輕裝上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銀行也將降低不良貸款率。

  “相較於上世紀90年代開啟的債轉股,本輪債轉股完全是根據互利共贏的目標,在銀行和企業間進行的市場行為。”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說。此前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山東高速集團、兗礦集團與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簽署了債轉股合作。僅半年時間,山東省屬國企債轉股規模突破千億,國企去杠杆持續加速。

  通過加強黨建狠抓落實

  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通過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也就提高了抓落實的力度。然而,當前存在著黨員責任感不強、脫離群眾、基層組織渙散等問題。目前省委正出台政策,加強全面從嚴治黨。

  加強黨建狠抓落實,就要堅守初心。自己的入黨動機是什麼?還記得黨章的要求嗎?經常這樣問一問,頭腦就會時刻保持清醒:黨員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落實黨組織的決策部署。

  我省第一位直選出的“小巷總理”——濟南市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葉翠,前不久剛剛去世,上千群眾自發地為她送行。陳葉翠感人事跡的根本在於30年來不忘初心,將黨的各項為民政策一一落實在社區裡。2001年,殘疾人李道魯夫婦先后確診患重症,陳葉翠發動大家捐款一萬多元,並到其原單位協調醫療費,為此她來來回回跑了不知多少趟。最后籌集三萬元救命,患者夫婦眼含熱淚跪謝她。

  加強黨建狠抓落實,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對群眾有感情有溫度。黨和政府的很多決策是面向基層的,關系著群眾的就醫、入托、入學、就業等大事。對這些政策的貫徹落實,隻有帶著感情,把群眾當親人才能到位。

  青島藍谷建設,涉及兩個鎮116個村庄10萬半農半漁人口。征地拆遷,是藍谷建設的開篇之筆。因為讓利於民、帶著感情去做,被稱為“天下第一難”的拆遷,在藍谷順利進行。青島市委、市政府規定,對於征收的所有土地,都按當時最高價給予補償。藍谷核心區21個村,拆遷后有的村一分地不剩,有的隻剩人均幾分。為了保障這些村民的利益,自2014年起,政府每年花2000多萬元,為他們購買被征土地保險,同時讓他們享受跟青島市民一樣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待遇。大面積拆遷,需要征收農民的魚池、菜地、茶園。為了讓農民少受一點損失,干部們紛紛幫農民賣樹、賣菜。賣不了的,干部們就自己掏腰包買下。

  在黨的優良傳統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熏陶下,當前越來越多的干部走到群眾中,帶著感情抓落實,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

  加強黨建狠抓落實,就要依靠群眾。讓群眾知情、參與、評判,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抓落實。這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落實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徑。

  今年以來,濰坊各縣(市、區)都展開大規模拆遷,呈現出力度大、速度快、無上訪等特點。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各地都成立了社區自主改造委員會(簡稱“自改委”)。在拆遷過程中,通過引導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將群眾發動起來,組織起來成立“自改委”,依靠“自改委”去做“釘子戶”的工作。新城街道河北張庄是個城中村,十二年來拆過六次,剩余200戶全是“釘子戶”。“自改委”一趟趟去做工作,面對本村這些老少爺們的勸導,加之政府細致入微的工作,“釘子戶”們頂不住了。河北張庄在十二天內完成了過去十二年沒完成的拆遷。“自改委”模式,今年被評為山東鄉村治理十大典型案例之一。然而,我們也了解到,個別地方遇事防著群眾、不與群眾商量。雖是個別現象,卻貽害不小,需要抓緊改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藍圖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軍令狀已經立下,集合號已經吹響。全省各級隻有牢記總書記囑托和要求,出實招辦實事,增強狠抓落實本領,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打贏五場攻堅戰,才能不斷開創我省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王學文)

(責編:李源、姚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