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前11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58微克

2017年12月08日08:0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前11月本市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58微克

近日,北京天氣晴好,優良的空氣質量帶來通透的視野。在西城區高點向東遠望,城市天際線盡現眼前。(記者 武亦彬 攝)

昨天,市環保局通報,今年前11個月,全市的PM2.5累計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同比下降13.4%,比2013年同期下降35.6%。

市環保局介紹,今年11月,全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46微克。今年前11個月,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同比下降13.4%,較2013年同期下降35.6%。各區前11個月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在50微克至69微克之間,其中懷柔、延慶、密雲、昌平、門頭溝、海澱、房山、順義、朝陽、平谷10個區PM2.5累計濃度每立方米低於60微克。

年初1月、2月氣象條件不利,PM2.5平均濃度同比反彈70%,但從3月起一直到11月,有8個月的月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9月份為歷史同期次低)﹔且從4月份以來,PM2.5的月均濃度均低於每立方米60微克。環保部門表示,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既是“人努力”,也是“天幫忙”。

除氣象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污染物擴散和清除外,本市長期實施的減排措施,以及區域協同治理,秋冬季攻堅行動,相關行業、領域及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主動減排所發揮出來的效益明顯。例如本市長期開展燃煤污染治理,隨著能源不斷清潔化以及區域共同減排,成效進一步顯現,如11月的二氧化硫月均濃度僅每立方米5微克。秋冬季以來本市加大力度整治重型柴油車的效果初顯,10月以來,二氧化氮濃度同比大幅下降。針對10月以來的6次污染過程,各部門“早預警、早啟動、早減排”,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削峰降速發揮效益。

今年是“大氣十條”和“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持續加大力度進行大氣污染治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方案整體進展順利,重點治理減排措施基本完成。

清煤降氮方面,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任務全面完成,且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全市完成1.33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完成2.3萬余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業減排持續整治,全市6557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分類整治,實施“動態清零”。據統計,全市完成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651家,整治73個鎮村產業集聚區。針對機動車污染,全市淘汰老舊機動車44.7萬輛,超額完成全年30萬輛的任務﹔為全市8000輛使用兩年以上三元催化器的出租車更換催化器。同時,全面供應“京六”標准汽柴油,普通柴油和車用柴油實現並軌。

今年以來,市區兩級環保部門,通過全時執法、精准執法等手段,持續保持高壓執法態勢。據統計,固定源方面,1月至11月全市共立案處罰4645起,處罰金額17503.83萬元。移動源方面,1月至11月,全市檢查各類重型柴油車105.35萬輛﹔環保部門處罰重型柴油車排放超標起數同比2016年增長283.9%。

依據目標,到今年年底,本市PM2.5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記者 駱倩雯)

(責編:任一林、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