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6日15:14 來源:河南日報
12月9日,我省將在中原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今冬規模最大的現場招聘會。在不少求職者期待找一份穩定工作的當下,一部分人已開始通過打零工實現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的需求,加上互聯網提供的技術支撐,“零工經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零工為何廣受歡迎?“零工經濟”前景如何?
零工干出新花樣
以前我們談到打零工,想到的是在寒風或烈日裡坐在立交橋下等著攬活的體力勞動者,打零工成了缺技術、收入低的代名詞。而如今打零工隻需借助一部智能手機,隻要有時間、有技能,就不愁沒活干,收入不比白領低。
12月2日晚上,鄭州的張女士收到了手機信息提醒,網絡平台給她發出了派單請求:12月3日上午8點和10點,離她家500米遠的一個小區,有兩個家庭需要做冰箱消毒整理。張女士說,完成這兩項服務,大概需要3小時,除去網絡平台抽成,自己可以淨賺280元。
48歲的張女士,去年下載了一個綜合家政服務APP並注冊了個人信息,開始通過網絡接單為雇主做冰箱整理工作。因為善於收納人又熱情,她總能收獲雇主的五星好評。“平時一天至少干兩單,周末要做四五單,一個月能掙一萬多。”張女士對當下的工作比較滿意。
學攝影的90后男孩小白也經常在網上接單,幫企業拍產品。他認為自己雖是打零工,但又像是給自己當老板。除了收入不錯,更讓他滿意的是每天都在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
上門整理衣櫃、消毒洗衣機、上門做餐、替人跑腿……網上有越來越多像張女士和小白這樣的打零工者,為顧客提供五花八門個性化的服務。
“零工經濟”漸成氣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期待從雜事中解放出來。
“找人到醫院排隊、找人代買東西……”說起用零工,吳女士如數家珍。吳女士是鄭州市一家公司的銷售主管,上周末她請朋友來家裡做客,花了500元在網上找了一位擅長做川菜的廚師,准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在吳女士看來,有人幫忙准備午餐,讓她節約了時間,又能享受專場服務,這錢花得太值了。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徐貴宏認為,消費升級和互聯網技術催熱了“零工經濟”。
“‘零工經濟’的出現是消費升級的體現,其本質是短期的雇用關系,一部分人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為別人提供專業服務並獲取報酬,一些人為了節約成本,用比較少的錢雇用零工獲取專業的服務。”徐貴宏說。
近年來涌現出很多互聯網平台,如58同城、“豬八戒”等,這些平台所倡導的都是一種“零工經濟”的形態。“互聯網的普及,讓雇主和零工之間無縫對接,即時結賬,多勞多得,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零工大軍。”徐貴宏說,“‘零工經濟’可以有效開發人力資源,降低社會成本,成為就業市場中的有益補充。”
“零工經濟”前景如何
據統計,2016年在美國有5400萬至6800萬人從事過零工,約佔全美國人口的17%。而根據阿裡研究院的統計,2015年中國參與“零工經濟”的人員約為1.1億,佔總人口比例的7.8%,同時阿裡研究院也預測,到2036年,中國從事“零工經濟”的人員將達到4億人。
在徐貴宏看來,互聯網時代的“零工經濟”打破了傳統的勞資雇用關系,讓雇用雙方可以自由安排時間,未來“零工經濟”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網絡平台需要負起審查責任,保障雇用雙方的安全和權利,政府相關部門則需要履行監管職能,避免出現監管的空白點。
徐貴宏認為,在經濟的新形態下,具有技能或資源的人員將更有競爭力。所以,無論是零工還是傳統行業工作人員都應該努力去提升自身的技能及資源的積累,適應新經濟的新需求。(記者 逯彥萃)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