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好一對吉他兄弟

記者 錢誠

2017年12月04日14:42    來源:貴州日報

原標題:好一對吉他兄弟

圖為鄭傳祥(左二)、鄭傳玖(右一)兄弟向客戶介紹產品。

11月29日晚8時,正安吉他工業園,遵義神曲樂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燈火通明。

正在裝配車間忙碌的公司總經理鄭傳玖手機響了。

“傳玖,5000把吉他今天能裝完貨嗎?”

“哥,放心,今晚發貨,后天早上9時前到廣州南沙港。”

“那就好。我今天訂了處理銅線的新設備,用來提高吉他品質,過幾天應該就能到。明天有外商到公司考察,你去機場接一下。”

“要得。明天公司安排休息,140多萬元用於發工資。”

“好的,你安排就行。生產上還得抓緊,我這邊加緊採購原料,這麼多訂單春節前一定要完成大部分。”

電話那頭,是身在廣州的公司董事長、哥哥鄭傳祥。

為了公司發展,兄弟倆分工明確:鄭傳祥在廣州堅守,負責產品出港、採購原料、接洽客戶﹔鄭傳玖坐鎮正安,負責生產和管理。

打仗親兄弟。這對鄭氏兄弟從20多年前到廣州務工開始,就抱團學習、較勁,互相趕超。

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安“300娘子軍南下廣州番禺務工”,開啟全國有組織外出務工先河。正安縣解放村的鄭傳祥,在這股“打工潮”影響下,到廣州一家吉他制造企業打工。站穩腳跟后,就把鄭傳玖帶進公司,做噴漆工。

“為了學得精、干得好、掙得多,我和哥哥每天在廠裡工作十多個小時。”鄭傳玖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哥哥當打磨車間主管,弟弟是噴漆技術骨干﹔哥哥當廠長,弟弟當噴漆車間主管﹔再后來,弟弟也和哥哥一樣,當上了廠長。鄭氏兄弟一步一個腳印,攜手共進,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成為吉他兄弟。

2007年,兄弟倆拿出積蓄,帶動老鄉入股,在廣州建立了他們的吉他公司——廣州神曲樂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萬事開頭難。由於資金緊張,規模小,隻能接一些小訂單,公司收支勉強持平。“把品質做好,不愁沒有人買。”鄭氏兄弟達成共識。

為提升吉他品質,兄弟倆每天晚上扛著吉他,走街串巷尋找演奏者,請他們試用、提意見,然后一遍遍改進,尋求最優的生產標准。

2008年10月10日,是鄭氏兄弟難忘的日子。這天,公司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國際樂器展。

“不少世界知名樂器公司負責人看到我們的吉他后,驚嘆一個不知名的小廠,居然生產出這麼高水平的吉他。巴西最大的樂器公司塔吉瑪公司當場就下了每月2000把吉他的訂單。”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鄭傳玖顯得格外興奮。

憑著過硬的質量,公司與“塔吉瑪”的訂單逐年上升。隨后,眾多世界知名吉他品牌也聞訊而來。5年后,每月訂單量超過萬把。

2013年,響應正安縣委、縣政府返鄉創業號召,鄭氏兄弟將公司生產線從廣州搬回正安,成立遵義神曲樂器制造有限責任公司。“雖然運輸成本每年增加了100多萬元,但現在4萬多平方米的廠房是十年免費使用,每年節約數百萬租金,人工成本也比廣州便宜不少。”鄭傳玖說。

鄭氏兄弟的帶頭嘗試,引來眾多在吉他行業打拼的正安老鄉效仿,紛紛返鄉創業,在曾經荒蕪貧窮的安場鎮,一個“正安·國際吉他園”呼之欲出。

小吉他彈出大產業和弦。如今,正安吉他產業園已經陸續落戶吉他企業26家,包括物流和印刷等5家吉他配套企業,近一半老板是返鄉創業人士,90%以上技術工人和一線員工是返鄉鄉親。2016年生產吉他300萬把,產值30億元,創稅9000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吉他制造之鄉”。

去年,神曲公司銷售吉他30萬把,產值2億元,今年預計銷售50萬把,產值4億元。最讓兄弟倆欣慰的是,他們帶動了9242名老鄉返鄉就業,優先吸納1000多名貧困人員進廠,成為正安產業扶貧的樣板。

每月3500元工資、享受包吃住。神曲公司裝配車間工人、安場鎮光明村村民葉前玉歡喜不已:“我和丈夫去年進廠,一年下來收入有八萬多元,全家5口人脫貧了。工作地點離家20分鐘的車程,還能經常回家照顧老人小孩。”

鄭氏兄弟說,他們的夢想不只是打造推廣自主品牌,成為世界級的“吉他制造大師”,更要帶富鄉親,帶動外出務工者回鄉就業創業,讓曾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