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16:51 來源:求是
核心要點:
■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黨從歷史探索中得出的科學論斷。
■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但沒有改變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
■ 必須從基本國情出發貫徹落實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要認真加以落實。
■ 必須從基本國情出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到2020年,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小康社會,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 必須從基本國情出發推進偉大事業。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既要避免落后於實際、落伍於時代的問題,也要防止出現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而急於求成、急躁冒進的誤區﹔真正做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保持艱苦奮斗的本色。
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准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新特點和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作出的科學判斷,為制定新時代黨的方針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據,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一、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黨從歷史探索中得出的科學論斷
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黨在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的基礎上,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過程中,從社會性質和發展階段上對我國國情所作的全局性、總體性判斷,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
馬克思認為,消滅私有制之后建立起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他明確把共產主義社會區分為“第一階段”、“高級階段”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不同發展階段。馬克思的這一設想為后人繼續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明確了方向。列寧首次提出用社會主義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代替原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與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進行了區分。列寧認識到,社會主義本身是一個發展過程,需要分階段逐步過渡,並提出“初級形式的社會主義”、“發達的社會主義”、“完全的社會主義”等概念。列寧關於“初級形式的社會主義”的提法蘊含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反映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馬克思、列寧關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階段劃分論,為我們黨認識和處理這一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
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們黨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根據中國具體實際,對我國基本國情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作過一些探索。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曾提出: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又可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在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他科學分析我國國情,指出:中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要使生產力很大地發展起來,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但由於“左”傾思想不斷發展,我們黨一度犯了超越社會發展階段的錯誤,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受到嚴重挫折。
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對我國所處歷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斷,並將這一寶貴認識付諸改革開放的實踐,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987年,黨的十三大首次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我國從五十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十三大還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992 年,黨的十四大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1997 年,黨的十五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特征、發展進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務、基本制度、基本綱領作了進一步系統論述。2007年,黨的十七大強調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不變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沒有改變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在穩定解決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的基礎上,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在總體上有了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后,面臨的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這也充分說明,原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的表述,已經不能客觀反映新實際和新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結合上進行理性分析得出的重大判斷。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必須把握好這一“變”和“不變”的辯証關系。
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不能僅僅從經濟發展水平一個因素來看,而應從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來看,涉及社會基本矛盾、總體戰略布局、社會發展水平、人民對公平正義的要求等方面。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考察,新時代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各方面還存在著種種新問題新矛盾。主要體現為: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隻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在發展質量、創新能力、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落實。這說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階段性變化,並沒能從總體上改變我國生產力不夠發達和生產關系不夠完善的狀況。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與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變”與“不變”的科學判斷,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運用到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實踐,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大發展,也是對世界社會主義的重要貢獻。
三、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代表大會,大會取得的政治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提出的重大創新舉措,必將對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從基本國情出發貫徹落實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思想層面的表述,在行動綱領層面稱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這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既要充分看到這些年來我國發展成績巨大,有利條件不斷增多,又要清醒看到發展中的困難、問題和不利因素,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從基本國情出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們黨要立足實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努力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小康社會,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此基礎上繼續奮進,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基本國情出發推進偉大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們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牢牢把握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避免落后於實際、落伍於時代的問題,也要防止走入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而急於求成、急躁冒進的誤區﹔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真正做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更加自覺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最大的主題,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者: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理論研究中心劉學禮 孫 迪)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