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堅守實體經濟 堅持綠色發展——訪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2017年11月26日10:0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堅守實體經濟 堅持綠色發展

從5000元白手起家到成為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領軍企業的掌門人,從貧苦農村出生的打工仔到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始終對綠色發展格外重視。

“長期以來,我一直堅持並努力呼吁綠色發展。讓我興奮的是,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生態文明和推進綠色發展都有重要論述。”張天任舉例說,比如“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等,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訴求,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電池是一種綠色產品,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支撐性作用,在我國走向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將有更大的空間和作為,這是最讓我感到振奮和自豪的地方,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干事的信心和動力。”張天任在聽完十九大報告后,就立刻把這一段體會分享給了天能集團的同事們。

1985年,張天任所在的村辦了五金、膠木和拉絲3個工廠,但效益都不好,后來這幾個工廠合並做起了蓄電池。1988年,蓄電池廠也因為經營不善負債高達10多萬元,面臨破產。此時,26歲的張天任拿著借來的5000元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讓這家瀕臨倒閉的蓄電池廠銷售額第一年就達到80多萬元,第二年超過了200萬元,如今更是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

多年來,盡管實體經濟面臨不少困難,但張天任對制造業情有獨鐘,他說:“轉型升級指的並不是從一個行業跳到另一個行業,不是從制造業轉向房地產、IT業,而是如何在原來的行業裡實現質的提升。”

張天任的堅持也正契合了十九大報告指明的方向。他認為,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是關系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我國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就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一方面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變傳統為高端,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興產業,變新興為成熟。

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要在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這更是說到了張天任的心坎上,他深有感觸地說,隨著資源、環境等硬約束條件的日益增強,“兩高一資”行業的增長動能正在不斷減弱,已經不能很好地支撐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相反,綠色低碳領域裡面的很多產業適應了時代趨勢,增長動能強勁,如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等,形成了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盡管新能源電池是綠色產品,但是電池生產能耗很大,電池回收處置不當也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對此,張天任說,做制造企業和保護環境並不矛盾,所有產業都要有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要綠色生產才能可持續發展。

他介紹,去年以來,公司累計計劃投資70億元,建設3大新能源項目和1個綠色制造產業園,全部圍繞綠色低碳產業來做文章。特別是公司在浙江長興、河南濮陽建設的兩大循環經濟產業園,年可處理廢舊電池45萬噸,節約標煤3255噸,廢舊電池金屬回收率可達99%,處理過的水達到國家二級城市用水標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也驗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天能集團正在構建“一鏈一圈”來進一步促進企業綠色增長。什麼是“一鏈一圈”?張天任解釋說,“一鏈”是指綠色“智”造產業鏈,是從綠色產品、綠色車間、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標准入手,借助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著力打造綠色“智”造產業鏈,引領產業向綠色、高端、智能方向發展。

“同時,我們還在構建行業內領先的循環經濟生態圈。我們通過在全國各地的20萬個營銷網點,將廢舊電池分散回收、集中處置、無害化再生利用,形成了閉環式的循環利用生態圈。這‘一鏈一圈’將為行業的綠色發展和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方案。”張天任充滿信心地說。(記者 黃 鑫)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