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11:16 來源:光明日報
張大衛
王鐳
【熱點關注】
編者按
11月16日,由國務院新聞辦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在京舉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智庫學者,與中國智庫專家交流、對話,在智庫界乃至國際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會議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在當今全球治理中有何意義,對中國智庫更好地發揮作用有何啟示?本版特邀兩家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就此深入解答。
訪談嘉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大衛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 王鐳
記者:“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於11月16日在京舉行,圓滿精彩。作為會議主辦方,二位認為此次會議產生了怎樣的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
張大衛:這次會議的成效可用“三好三主動”來概括。“三好”是立意好、組織好、效果好。“三主動”是主動宣介了中國主張,主動發揮了智庫作用,主動引導了國際輿論。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對十九大提出的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需要長期堅持的基本方略,對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大政方針和實現路徑,都需要認真領會和把握。與此同時,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在國際社會也產生了強烈反響。對十九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怎麼看,十九大會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各國思想界、知識界都在熱烈討論。在這個關鍵時期,中國智庫與國際智庫平等交流對話,以消除思想隔閡,縮小認識差距,非常及時也非常必要。從現場效果看,中國智庫從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大局出發,系統、深刻、充分地宣傳推介了中國主張。
這次研討會是繼今年5月我國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后,中國與國際智庫界的又一次大交流。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國周邊國家智庫與我國智庫溝通的意願非常強烈。這次研討會充分考慮了這些情況,著意邀請了一些國家的前政要及不同地區的外國智庫代表,使智庫交流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溝通政策民意的重要渠道,體現了中國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的襟懷和理念,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這次研討會,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背景下召開的。表達中國主張、彰顯中國價值,過去我們往往通過官方渠道發聲。這次會議更多地通過學者、專家解讀闡釋十九大精神,更易於被國際社會接受。會議期間,中國的很多重要理念在國際參會人士中形成了廣泛共識,這種“和聲”肯定比獨唱有更強的感染力。
王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出重要指示。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都感覺到,在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過程中,中國智庫正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國家高端智庫,在進行中外交流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就是一次很好的印証。
從智庫與媒體互動的角度看,通過媒體傳播智庫的理念、意見,是促進智庫和國際社會溝通的有效方式。我們的智庫和媒體已經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在當今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溝通交流與合作中共同發揮作用,這將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交流的一大特色。
從各方面反應看,本次研討會促進了國內外智庫之間的交流,增進了中國與世界的溝通和相互了解,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
記者:從會議的議程設置中,能感受到會議籌辦的精心程度。在邀請外國智庫專家過程中,我們得到的回饋如何?您認為國際智庫界對中國發展是否已有足夠的關注與重視?
張大衛: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智庫在國際智庫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研究能力、國際交流能力、專業化水平也有了很大進步,越來越多的國際智庫主動與我國智庫建立了合作關系。這次會議邀請外國前政要和智庫代表參會,他們的反應是非常積極的。
我所在的分論壇有來自巴基斯坦、匈牙利、捷克等國的智庫代表參會,他們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歐國家合作的重視。智庫界的交流往往被人們稱為“二軌”,“二軌”的交流能熱起來,是有國家關系和國家利益格局作背景和支撐的。我們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來自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與影響力的提升。
國際智庫界高度重視中共十九大的召開,我觀察到他們的關注點主要有三:一是關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關心中國大政方針的走向、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關注我們的扶貧攻堅和“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澳大利亞全球基金會秘書長史蒂夫·霍華德先生說: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政黨在執政時能為國家的發展謀劃這麼久遠,這可能也是中國發展又快又好的重要原因。二是關心中國的對外開放,比如“一帶一路”倡議的進程、如何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問題、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內涵、中國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如何開展國際合作等。中國智庫代表詳細介紹中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政策,介紹“一帶一路”的豐富內涵和路線圖,受到國外智庫好評。三是關心我國更多參與全球治理時的基本立場和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當前在一些國家出現了逆全球化和孤立主義傾向時,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國的立場和聲音。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遠目標,引發國際智庫熱議。他們認為,這一議題關乎人類命運和前途,各國智庫應與中國智庫共同深入研究。
王鐳:我們在邀請外國智庫參加此次研討會時,各國智庫專家都很踴躍,紛紛提出增派代表,充分體現出對中國、對十九大的高度關注。參會者事前對十九大報告文本進行了認真研讀,對基本概念進行了深入了解,為會上交流研討做好了准備。總體上說,與會智庫專家高度評價十九大,對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中國的發展道路給予高度贊揚,他們非常期待中國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您在參會過程中,對哪些發言感受最深?經過這次論壇,您對中國智庫在政策咨詢與公共外交方面的作用有哪些更深的思考?智庫應該怎樣更好地為十九大精神傳播、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力量?
張大衛:我感受最深的是:面對經濟全球化遇到的新挑戰,國際智庫界所表達的擔憂和對中國能給出更多建議與方案的期盼。經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的發展,中國國力不斷增強,目前又在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升級。中國發展動能轉換成功,意味著會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持續動力,中國的消費升級也會擴大全球貿易、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此,國際智庫界多數人持歡迎態度。
我認為,面對國際社會的期待,我們在研究和闡釋上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給不足問題。會議上也有國內智庫專家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一位資深研究員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智庫對此的解讀尚不夠深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篇意義深遠、意境廣闊的大文章,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面向未來的價值目標和理想追求,中國智庫確實要下功夫去學習好、領會好、把握好、解讀好,並以其指導自己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中國智庫要學深學透,才能登高望遠。另外,國際智庫也希望中國智庫對全球性和地區性熱點問題多發表意見,這也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王鐳:首先,此次研討會是一次雙向交流、雙方獲益的會議。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命題,本次研討會一方面向國際智庫專家作解讀,幫助他們增進對十九大報告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和外方專家學者的交流,也使中國智庫專家了解到國外智庫對中國的觀察及對世情的分析,從而深化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其次,在有關經濟發展的交流方面,各國智庫形成了許多重要共識。中外專家認為,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將為中外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和前景﹔一些專家指出經濟發展方式從原來的追求數量轉變為追求質量,重視效率和效益,將帶來包括人民生活、社會福利、文化水平等在內的全方位質量提升﹔許多專家注意到,十九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他們認為,重視生態文明符合世界發展大勢,為未來中外合作開辟了更大空間。
最后,對中國對外政策走向及智庫在其中的作用認識更為深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與會專家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一些專家認為,智庫間應該加強深層合作,共同開展有關合作共贏、改善全球治理體系的專題性研究﹔也有專家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世界各國在政策制定上進行創新,化解國家間各類問題,實現和諧相處﹔還有代表提出,各國要高度重視所制定政策的外溢效應,重視本國政策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智庫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也應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人文交流、政策溝通方面,智庫應當發揮特殊優勢,促進民心相通、戰略對接、務實合作。
本次研討會是各國智庫間交流的一次積極實踐。接下來,應當進一步形成網絡化、機制性的國際智庫間的交流,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國家間政策協調、全球性問題應對等開展專題性共同研究,切實促進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對內對外發展目標的全面實現。
記者:今后,您所在的智庫在推進智庫國際交流、服務國家大政方針與公共外交方面有何計劃?
張大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是國家高端智庫首批試點單位之一。目前,我們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已搭建了幾個重要平台,比如:中美“二軌”戰略對話、中日和中歐“二軌”對話、海峽兩岸企業家高峰會、全球智庫峰會等。今年受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外交部等委托,具體承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這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組織研討會,對我們的工作也是很好的提升機會。我中心致力於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合作和全球經濟治理等研究。“一帶一路”倡議更是我們的研究重點。今后,我們會更多地通過與國際智庫合作交流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同時,中心是以經濟政策研究為重點來服務國家戰略的。十九大召開以后,中心領導機構對今后的研究工作進行了部署。一些重要課題,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區域經濟和產業變革,綠色低碳經濟和包容性增長等都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方向。特別是,十九大提出的“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等,會是今后我們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鐳: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國家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研究機構,也是黨和國家重要的思想庫、智囊團。全院有40個研究院所,覆蓋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領域﹔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協議交流關系。中國社科院始終高度重視對外交流合作。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中國社科院將憑借學術和國際交流優勢,大力推進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力度。未來幾年,我院將與有良好合作基礎的國外研究機構共同設立中國研究中心,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智慧,展現中國方案。(張大衛 王鐳 記者 王斯敏 底亞星 人物素描 郭紅鬆繪)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