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重慶當代黨員

創新之光照亮林海雪原

——“民工教授”蔣興良的冰原拓荒路

唐余方

2017年11月08日16:51    來源:當代黨員

在湖南省雪峰山頂,聳立著數座大小不一的電力設備。

40米高的風力發電機頂部,印著四個大字——“重慶大學”。

這是世界上首個野外自然覆冰試驗基地。它的建設者和使用者,是來自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蔣興良教授及其團隊。

2008年7月,蔣興良帶領團隊來到雪峰山的茫茫林海中。他們堅信,這裡“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惡劣天氣,卻是進行輸變電設備自然覆冰試驗的最佳環境。

在一窮二白的艱難境遇下,這群學者硬是讓基地拔地而起、成功聳立在了雪峰山頂。

一晃近十年過去了,當初的“小作坊”如今已變身為全球“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試驗基地。

作為基地和科研團隊的帶頭人,蔣興良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泡在了雪峰山上,也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茫茫冰原。前后歷經30余年,在高電壓與外絕緣領域不斷“拓荒”的他,終於在冰天雪地裡締造出一系列創新成就。

“狹小領域”的廣闊夢想

2017年10月16日下午,重慶大學,蔣興良風塵仆仆地鑽進高電壓試驗廳辦公室。

他穿著一件深灰色的舊夾克,背著雙肩包,頭發胡亂地搭在頭頂。

常年的野外試驗,在蔣興良臉上留下了滄桑印記。

正如蔣興良的同事和學生所說:“蔣老師是一個極其朴實、隻專注科研的人。”

1985年,蔣興良考上了重慶大學研究生,從電力系統分析專業被調配到高電壓工程技術專業。就是這一年,他開始從事與電網覆冰絕緣相關的研究,就此與冰雪結緣。

彼時,重慶大學在高電壓與外絕緣領域的研究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並極具前瞻性地建設了國內第一個模擬電網自然覆冰的人工氣候室。

在不少人眼裡,電網覆冰始終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是一個極其狹小、沒什麼發展前景的研究領域。在2008年以前,幾乎沒有哪個電力公司意識到冰災的嚴重性。

而蔣興良一直在做的,就是將這一狹小領域的研究不斷擴大。

2008年那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終於讓人們意識到了電網覆冰研究的重要性。

2008年1月,我國南方地區遭遇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連我國最新最先進的輸電線路的線塔都被冰雪壓垮了,多地電網全面崩潰。

那年正月初三,蔣興良拖著正在生病的身體,奔赴湖南、貴州等9個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進行調研。

讓蔣興良感到意外的是,貴州省六盤水市歷年來都是覆冰最嚴重的區域,在這次冰災中卻沒倒過杆﹔而同屬貴州省的都勻市卻受災嚴重,導致了全市停電。

原來,因為電網年年覆冰,六盤水一直在進行電網覆冰的研究與防護﹔而都勻市從未發生過冰災,因而沒有留意過這個問題。

兩市的鮮明對比,進一步說明了覆冰防冰研究對於電網安全運行的影響。

“電網的覆冰防冰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世界難題,對國家電網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有著重要作用,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創新和傳承。”蔣興良說。

“戰冰斗雪”的拓荒之旅

2004年,還是重慶大學研究生的胡琴得到了一個特殊的野外試驗機會:他將跟隨導師蔣興良,到青藏高原開展科學試驗。

彼時,青藏鐵路正在建設。高海拔地區因空氣密度低、紫外線強、風速大等特點,外絕緣放電特性和平原地區大不相同,鐵路供電工程外絕緣和隧道電氣間隙的設計因此遇到了“瓶頸”。

放眼全國,有這方面研究基礎和成果的,隻有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為解決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的難題,2003年,蔣興良率隊踏上了青藏高原。

“高原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進行試驗的地方也鮮有人煙,盡是綿綿不斷的雪山和草地。”胡琴說。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蔣興良帶領團隊一直堅守在試驗第一線。

2004年12月,團隊在海拔4475米的望昆車站設立試驗站點。

可剛試驗沒幾天,一台幾噸重的變壓器就出現了故障。

“所有試驗設備都是從學校試驗室拉到青藏高原的,根本沒時間拉回去修理。”胡琴說。

正當大家感到束手無策時,蔣興良站了出來:“我們自己修!”

在現場,蔣興良組織大家拆卸變壓器,檢查事故原因,在冰天雪地裡修了整整三天,終於將變壓器成功修復,讓試驗得以繼續進行。

從2003年到2006年,蔣興良帶領團隊在青藏高原分階段進行了9個月野外試驗,獲得了許多創新成果,不僅完成了青藏鐵路的研究項目,還積累了寶貴數據,讓重慶大學在高海拔外絕緣方向的研究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在海拔5000米以上進行大型電力科學試驗,隻有我們一個團隊做到了。”蔣興良說。

創新沒有捷徑。多年來,蔣興良的足跡遍布六盤水、三峽庫區、青藏高原、雪峰山等地的冰天雪地裡,工程經驗足,點子很多:看到短路融冰技術造成的停電和成本高等問題,他開發了分裂導線電流轉移融冰技術﹔因為覆冰參數密度的監測極為困難,他又發明了多導體積冰器……

“科學技術研究需要耐心、認真和扎實,隻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枯燥,才能逐漸認識自然規律﹔隻有通過扎扎實實的數據積累,長期的大量求証,才能取得創新成果。”蔣興良說。

“變革傳承”的執著守望

“如果你再晚來一個月,我就又要上雪峰山了。”辦公室裡,蔣興良對記者笑著說道。

從2008年至今,蔣興良到雪峰山的次數比團隊其他任何成員都多——他有7個春節都是在山上度過的。

在業界,雪峰山自然覆冰試驗基地的建成,被認為是我國在高電壓與外絕緣領域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這一重大突破,還“得益”於2008年的冰雪災害。

2008年春天,天氣剛回暖,蔣興良就又踏上了調研之路。

彼時,剛剛過去的那場災害,暴露出不少問題:人工氣候室的研究並不全面,防冰除冰方法針對性不夠,一些機器設備在惡劣天氣下根本無法工作……

蔣興良敏銳地意識到,要想持續推進覆冰研究,必須得建立一個野外自然覆冰試驗基地。

“人工氣候室隻能模擬自然環境,模擬出來的數據和現實情況是有差距的。”蔣興良說。

為此,蔣興良輾轉雲南、貴州、湖南等20多個省市,最后將目光鎖定在了湖南省雪峰山。

海拔1500米的雪峰山頂,具有小地形、微氣候的特點,它的極端天氣,連天氣預報也無法預測。

“天氣越是極端、惡劣,越是有利於我們開展試驗。”蔣興良說。

2008年7月,在雪峰山頂,試驗基地動工建設﹔10月,基地架構基本完成。

起初,蔣興良打算僅僅將這裡作為一個觀測點來完成試驗項目。但在后來的試驗過程中,大家發現,在這個基地能做的研究遠不止於此。

“這裡的覆冰周期長,量大,很適合做科學研究。”蔣興良說。

隨著基地設施設備不斷完善,科研人員的思維也越發開闊,能做的試驗也越來越多了。

截至目前,雪峰山自然覆冰試驗基地的研究領域已擴展到電氣外絕緣覆冰、輸電線路防冰除冰技術、風力發電機的防冰除冰技術等,完成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由於長期在野外進行試驗,蔣興良總是灰頭土臉。有人送他“民工教授”的外號,他絲毫不介意,調侃自己常是“民工、設計、試驗和總監一肩挑”。

作為團隊負責人,蔣興良的一言一行也影響著身邊人。

這些年來,胡琴養成了不少習慣:比如教學期間,他是最早來到辦公室的人之一,寒暑假他也會待在雪峰山……

2017年5月,56歲的蔣興良成為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獲得者。

“相較於大自然,人類的力量何其渺小,但隻要研究有所突破,一切堅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蔣興良說。

【學習感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我個人認為,創新不是口號,首先要有敬業精神,在長期的工作研究中了解國內外現狀和發展動態,有認真扎實、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態度,以及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在實實在在的研究、真真切切的數據基礎上突破某一領域和方向的科學技術瓶頸。創新是積累知識和經驗,以及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技術、工藝、方法、理論和材料等的突破。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蔣興良

一年多來,我們團隊攻堅克難,研發出了全球首款極速曲面顯示器等多款新產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這給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和信心。作為創新型企業的研發人員,我們將繼續立足本職崗位,努力讓更多新產品投放市場。

——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青年研發人員 王武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些年,重慶軌道交通發展得特別快,從依賴國外技術到實現完全的重慶設計、重慶制造,正是創新引領發展的體現。未來,在十九大精神引領下,我們將在產品設計創新、制造方法創新、管理思維創新等多方面繼續探索和實踐,讓創新驅動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技術部副部長 姚鴻洲

重慶《當代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