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1月07日10:40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這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國在全球治理話語體系中獨樹一幟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古今中外關於世界發展先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內涵極其豐富深刻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以“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和“各國需要長久相處”作為邏輯前提。在此前提下,合作共贏而不是沖突對抗,符合各國長遠利益

作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和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要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突破沿線發展瓶頸

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這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國在全球治理話語體系中獨樹一幟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古今中外關於世界發展先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內涵極其豐富深刻,這是當代中國外交的重大創新成果,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響應,產生了日益廣泛和深遠的國際影響。

一、將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作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主要方法

黨的十九大提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主題。在這一大背景下,超越零和博弈、你輸我贏的思維,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這是我國外交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建”這個問題提出的具體方案。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以“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和“各國需要長久相處”作為邏輯前提。在此前提下,合作共贏而不是沖突對抗,符合各國長遠利益,是各國在世界上的長久立足之道。特別是在當今時代,人類共同面臨的非傳統安全挑戰明顯增加,對國際合作的需求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權力沖突很多時候不再是你輸我贏,而是各方共輸。因此,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符合時代特征和各國長遠利益,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方法。

二、將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作為優先方向,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周邊經濟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

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減少摩擦和沖突,增加合作和交流,有利於減少對我國戰略資源的牽扯和消耗,使我國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是拓展延伸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首要前提。

三、將打造“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作為重點任務,關鍵是加強“一帶一路”的機制建設和規則構建功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作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和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深化雙向投資合作﹔要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突破沿線發展瓶頸﹔要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增強發展新動力﹔要推動開放合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下一步,重點通過加強機制建設,增強“一帶一路”的規則構建功能,在深化和鞏固利益共同體的同時,打造“一帶一路”相關利益共享、成本和風險共擔的責任共同體,朝著命運共同體再邁出堅實的一步。

立足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建立“一帶一路”常態化組織機制。短期,與“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共同推動形成由理事會、秘書處、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等常設性機制構成的組織基本框架,之后再針對貿易投資便利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結構性改革等充分體現組織宗旨的熱點專題分別成立專門委員會予以推進。中長期,可邀請更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及發達經濟體參與該組織。

基於現有多雙邊合作協議,打造“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協同機制。短期,應立足我國與沿線國家以及國際組織之間簽署的既有雙邊合作戰略協議,與合作方分別成立若干常設性工作組,具體負責雙方發展規劃銜接,共同推動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中長期,可在“一帶一路”國際組織下建立戰略對接合作委員會、戰略規劃高級官員非正式會議等常設機制,專門負責各成員國發展戰略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溝通。

鞏固FTA既有成果,構建“一帶一路”經貿投資規則。短期看,依托正在積極推進的中國—海合會FTA等自貿區戰略,逐步形成“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FTA整體框架,除包括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技術壁壘等議題外,應適當加入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產能合作等體現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議題。中長期看,可借鑒APEC經驗,先設立一個類似亞太自貿區的涵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的大型FTA,並對其他成員國乃至域外成員國持開放態度,採取漸進方式實現“一帶一路”經貿投資規則的有效整合。

整合融資平台,健全“一帶一路”融資機制。可推動亞投行牽頭,聯合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各國對外援助機構及國內開發性金融機構,就利率、項目擔保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融資的相關規則進行深入探討,逐步形成符合命運共同體理念、契合沿線國家利益訴求的開發性融資規則體系。可在“一帶一路”國際組織框架下建立“一帶一路”融資聯盟。

著眼長遠合作與發展,強化“一帶一路”安全保障機制。短期,可重點針對類似國際金融危機等外部風險,成立常設性“一帶一路”風險預警和防范協調機制,加強對外部風險的及時跟蹤和預警,並通過貨幣互換、經濟援助等手段予以有效防控。中長期看,可重點針對沿線國家政治動蕩、地緣沖突等內部風險,逐步建立投資者仲裁機制、政策穩定保障機制等風險防控機制,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四、將構建公正合理的規則體系作為制度保障,核心抓手是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有效運轉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作為制度基礎。著眼於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應按照構建包容聯動的世界發展治理格局、開放合作的全球貿易投資治理格局、安全高效的國際金融和市場治理格局的要求,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的制度和規則保障。

堅持共享治理,不斷提升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要加強二十國集團機制建設,鞏固和提升二十國集團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渠道地位,鼓勵和支持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借助二十國集團平台更多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倡議設立常設秘書處,推動二十國集團實現從短期政策向中長期政策轉型,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倡議設立二十國集團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創新政策對話機制,倡議設立二十國集團新工業標准委員會、成員國間技術交易系統,同時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份額、投票權改革。

堅持開放治理,進一步鞏固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推進多哈回合及諸邊協定談判與落實,積極推動農業談判的三大支柱(市場准入、國內支持、出口競爭),非農市場准入、服務、發展、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規則等的談判,適時提出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提高我國在多哈回合談判中的主動性和創新性。

堅持安全治理,著力構建全球金融安全網絡。在全球層面,應在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的同時,擴大特別提款權規模,提升危機救助能力,完善危機救助模式。加強二十國集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合作,全面深入研判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政策溢出效應,並在全球應對這類溢出效應中更好地發揮協調作用。區域層面,應推動二十國集團成員建立本幣互換網絡,增強新興經濟體外匯市場干預能力,避免貨幣大幅貶值。推動二十國集團完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加強宏觀審慎監管,以巴塞爾協定為基礎強化金融監管合作。

(作者:楊長湧 李大偉 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