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刊授黨校》

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公丕明

2017年11月01日10:57    來源:刊授黨校

村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肩負著精准扶貧一線攻堅拔寨的使命,村黨組織帶頭人處於精准扶貧的最前沿,既要舉旗引路、內外協調、統籌安排,又要沖鋒在前、攻堅克難、率先垂范。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要有個好的帶頭人﹔有了好的帶頭人,黨支部就堅強、村裡就發展、群眾就滿意。要確保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帶頭人個個過硬,通過本村選舉、派駐機關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兼任等多種渠道解決少數貧困村帶頭人不稱職或無帶頭人等問題。無論是選還是派,都要抓緊時間、通盤考慮、好中選優。

打鐵還需自身硬

貧困村帶頭人要扛起脫貧攻堅的“千斤擔”,必須做到自身過硬。村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肩負著精准扶貧一線攻堅拔寨的使命。村黨組織帶頭人處於精准扶貧的最前沿,既要舉旗引路、內外協調、統籌安排,又要沖鋒在前、攻堅克難、率先垂范,沒有過硬的本領難以勝任帶頭人的重任。

堅強的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力量所在。要不拘一格,開闊視野選人用人,拓寬鄉村干部來源渠道。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既要立足本村選拔群眾基礎好、致富能力強的帶頭人,又要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到貧困村工作,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質好、願意為村民服務、能在脫貧攻堅一線奮戰的優秀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作為后備人才儲備,確保村級領導班子建設有儲備、能接續。

在選好村黨組織帶頭人的同時,要加大貧困村干部培訓力度,有針對性組織他們到先進村現場學習、開闊視野,拓展發展思路,著力提高扶貧干部的政治意識、攻堅意識、精准意識、改革創新意識和群眾意識。

做到政治強。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扶貧干部要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明確自己的黨員身份和職責,隻有定位准才能職責明。站穩政治立場,既要在大是大非上絕不糊涂,也要在小事細節上有黨性、講原則。在貫徹黨的扶貧政策方針上絕不猶豫,發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做新時代最可愛的扶貧人。

做到業務精。村黨組織帶頭人要牢固樹立“群眾工作無小事”的理念,無論是鄉村發展藍圖的規劃設計這樣的大事,還是精准識別、精准幫扶、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精准考核等工作這樣的細節,都要做到既統攬全局又注重局部,既考慮眼前又著眼未來。這就要求村黨組織帶頭人不斷加強學習,成為熟悉鄉土人情、掌握工農科技、會做思想工作、善搞產業發展的多面手。

做到作風硬。脫貧攻堅涉及方方面面的資源,唯有村黨組織帶頭人始終保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工作作風,始終繃緊黨紀國法這根弦,始終堅守謀事干事的底線,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有專攻才能帶好頭

脫貧工作越是深入,啃下“硬骨頭”的難度越大,對干部素質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村黨組織帶頭人除了需要具備政治過硬、熱愛農村、敢於擔當、能力突出、吃苦耐勞等基本素質外,還要有肯鑽研的能力、能學習的精神、願分享的情懷。

肯鑽研的能力是找到致富方向的前提。貧困地區大都是產業基礎非常薄弱的地方,甚至沒有產業。零基礎開始發展就需要村黨組織帶頭人善於破解發展難題,善於踏平脫貧坎坷,善於把握致富商機,這些都需要帶頭人有刻苦鑽研的能力。

能學習的精神是闖出致富路子的基礎。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方向,就要向著那個目標前進。這一過程肯定有許許多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事物需要學習、需要研究,能迅速接受新事物,並能學習掌握轉化成自身的技能,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這一過程需要持續不斷地堅持學習。

願分享是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先決條件。一人致富不算富,共同脫貧才能達小康。自身致富是踏出脫貧攻堅的第一步,帶動貧困群眾才算進入了脫貧攻堅的戰場。努力宣傳致富路子,主動分享致富經驗,上門指導致富方法等等,需要村黨組織帶頭人有“不厭其煩”的為民情懷。

攻堅克難的改革使命擔當。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精准扶貧在往縱深發展,扶貧、脫貧、返貧交織疊加,問題錯綜復雜。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擔負起攻堅拔寨的歷史重任,拿出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進取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闖勁,勇涉險灘、打破藩籬,探索盲區、辨別誤區、穿越難區。勇於跳出條條框框限制,正確處理脫貧攻堅中整體和局部、長遠和當前、集體與個體的關系,以改革創新的使命擔當動真格、用實功,有重點、有步驟、有秩序推進精准扶貧,使脫貧攻堅穩中求進、取得實效。

恪盡職守的職責使命擔當。責任隻有輕重之分,沒有有無之別。精准扶貧脫貧攻堅各條戰線的黨員干部都肩負重要的職責,有職責就要有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脫貧攻堅面對的大都是攻堅克難的問題,要切實做到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受屈不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面對精准扶貧中的急難險重任務,必須敢於挺身而出,靠前指揮,有膽有識,果斷決策,真正成為帶領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戰風險、渡難關、脫貧致富的主心骨﹔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用舍我其誰的氣概、敢做敢當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本領,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精准扶貧、脫貧攻堅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脫貧致富一方。

典型案例

深山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背景】江西省石城縣琴江鎮長樂村現有貧困戶74戶233人,主要集中在8個村小組,他們生活在飲水難、行路難、發展難的深山區,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生產生活十分困難。如何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作為全省“龔全珍式的好干部”——長樂村黨支部書記陳願興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他敢“第一個吃螃蟹”,勇當“領頭羊”,大力實施移民搬遷,幫助貧困移民搬遷“下山”謀發展,鋪就“三條路”,探索出移民轉移就業扶貧新模式,著力把本村打造成全縣轉移安置就業綜合示范區和移民安居創業“新樂土”。

【做法】“3+1+N”拓寬幫扶創業路。在陳願興腦海裡,始終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就需要有更好的扶貧招數。他積極探索“3+1+N”幫扶新方式,落實縣、鎮、村三級各1名黨員干部定向跟蹤服務1戶移民創業戶,每個創業戶帶動若干移民戶並安排若干貧困戶勞力就業,形成“干部服務、企業聯動、移民參與”同步致富發展模式。建立了移民戶家庭勞力就業狀況台賬,實現用工信息互通、市場信息共享。組建了轉移就業扶貧協會,協會按照“培訓一人、就(創)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深入開展農業適用技術和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變“被動式”培訓為“菜單式”培訓,提高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

“筑巢引鳳”拓寬就業增收路。為幫助142戶672名移民群眾搞活生產、搞好生活,陳願興最先想到的事情就是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貧困戶參與度高、成熟度高的區域優勢產業。特別是積極招商引資,為了讓企業落戶村裡,他勇挑重擔,努力為投資者鋪平道路,協調土地流轉、廠房建設等問題,先后引進了華欣包箱廠、昱欣鞋廠等7家以鞋材、電子、包箱為主的無污染勞動密集型企業,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抱團發展”拓寬產業致富路。陳願興認識到抱成團才能干大事,在引進企業以后,他趁熱打鐵,積極發揮黨支部在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由村黨支部領辦、黨員牽頭,分別組建了金葉煙草合作社、朝荷白蓮合作社,使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勞務用工等形式,全部融入產業,抱團發展。

通過鋪就“三條路”,如今村裡的貧困戶由原來靠山吃飯變成了靠能力、靠技術、靠智慧吃飯。企業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52個,其中安置移民和貧困戶就業97人,勞動力月平均工資1800元左右。同時,2個合作社的成立,大大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貧困戶通過自己種煙、種蓮以及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渠道,大大增加了收入,去年實現脫貧32戶99人。

【啟示】長樂村原處在大山深處,飲水難、行路難、發展難一直困擾著當地群眾,村支書勇擔重任,實施易地搬遷工程,讓村民下山“挪窮窩”,鋪就三條發展路,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長樂村搬遷致富的鮮活案例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需要“領頭羊”練好看家本領。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窩”,能夠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帶領本村群眾搬遷移民下山,並且闖出脫貧致富的好路子,不僅彰顯了村支書自身作風硬朗與良好的群眾基礎,更說明其擁有敢干能干的決心與干事創業的本領。

多方幫扶是脫貧的有效路子。“三個富親戚不算窮”,一個貧困戶有來自縣、鎮、村、移民創業戶、企業等多方面的幫扶,“手把手地教,點對點地學”,菜單式培訓提升就業技能,都是扶貧脫貧的良好經驗。

團結就是力量。脫貧攻堅戰單兵作戰畢竟力量有限。村黨支部把大家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抱團發展,既提高了大家的抗風險能力,又拓寬了產業致富路。

《刊授黨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