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15:27 來源:青海日報
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賢孝宣講十九大精神。記者 趙睿 攝
10月25日下午,天降飛雪,氣溫降至零下。
14時許,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頭塘村廣場上聚集了近百位群眾。55歲的牛有蓮早早就抱著孫子來到廣場:“村干部通知,今天有演出隊來宣講十九大精神,我們就趕來聽個新鮮。”一些來得晚的群眾沒有佔到廣場回廊上的座位,連忙趕回家去搬凳子,不一會兒廣場上就聚滿了人。
不久,在一首男聲獨唱《中華,我的家》的歌聲中,該縣“理論+文藝+扶貧”十九大精神宣傳輕騎兵巡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接著,花海民族藝術團演員演唱的花兒——《盼望著祖國強大》,把觀眾們帶入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宣講的氛圍中,結合《十九大報告》內容編排的歌詞,濃縮了《報告》的核心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呈現給基層群眾。
除此之外,宣傳輕騎兵隊伍還創作、編排了《十九大精神放光芒》、《黨的政策實話好》、《十九大給我們農民帶來了啥?》、《歡慶十九大》、《十九大報告的72次掌聲》等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藝作品,用回族宴席曲、眉戶戲、花兒、快板、歌舞、民間曲藝等多種文藝形式呈現。
雪越下越大,表演到快板節目時,表演者——東川鎮尕牧龍下村婦代會主任李存成的眼睛都睜不開了,但她還是充滿熱情地打著快板,努力大聲地念詞:“北京召開十九大,喜訊傳遍普天下。總書記報告暖人心,句句說到心坎中……”
表演回族宴席曲的四位演員都已年過半百,上場時舞台上已充滿積水,但他們還是載歌載舞地投入演出,台下的觀眾也熱情不減,有的和著節奏打拍子,有的跟著曲子哼唱,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在雪中看完了整場演出。
一個小時的演出中,台上是文藝工作者送來的歌舞、戲曲、快板等文化大餐,台下是村民的歡聲笑語和陣陣掌聲。58歲的趙延年看得津津有味,“我沒啥文化,《十九大報告》我在電視上也看了,可是好多東西並不是很明白,但回族宴席曲、眉戶戲、花兒、快板這麼的我能聽得懂。”
門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玉清介紹說,為增強基層群眾了解、領會十九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繁榮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脫貧攻堅,縣委宣傳部、縣文體廣電局聯合以購買文化服務的方式,組建了由縣花海民族藝術團、西灘鄉邊麻掌村眉戶戲劇團、泉口鎮窯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隊、東川鎮尕牧龍下村鄉賢孝文化隊構成的“理論+文藝+扶貧”十九大精神宣傳輕騎兵將在全縣109個行政村、7個社區進行巡演,寓理於情、寓教於樂,把黨的十九大精神送進千家萬戶,讓來自十九大的聲音切實走入百姓生活。
演出結束時,有不少村民前來收拾場地,他們都是本村的貧困戶。李玉清說,巡演活動每到一處都會積極動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參與巡演場務工作,給予其相應勞動報酬。“我們要讓貧困群眾參與到政府的活動中,讓他們親身踐行勞有所得的道理。”這正是巡演活動 “扶志”的意義。
與此同時,政府還向每個村提供1000元的扶貧資金,作為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考錄大中專院校以及職業技術學校的獎勵幫扶基金,“我們不直接把錢交給貧困家庭的學生,而是要通過獎勵手段,讓他們形成積極奮進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庭爭取更多的支持,分擔貧困的壓力”,切實讓貧困群眾感受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溫暖,牢固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
此次十九大精神宣傳輕騎兵巡回演出活動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把理論轉化為群眾喜愛的文化產品,用親民化的宣講方式,普及黨的政策精神,讓戲曲歌舞成為理論最好的“翻譯”,讓理論充滿“泥土味”,易於群眾接受,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可口”的文化大餐。用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溫暖,激勵貧困群眾自食其力的動力,從而引導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為全面建成繁榮發展人民幸福新門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貢獻力量。(記者 趙 睿)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