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15:05 來源:河南日報
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熱潮,正在信陽這塊1.89萬平方公裡生機勃勃的大地上涌動,大別山下旌旗飄揚,800多萬老區人民正意氣風發,在發展綠色經濟的引領下,向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美麗經濟”的信陽實踐
6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建設中原城市群實施方案》,提出構建“一核一副四軸四區”空間格局,明確把南陽、信陽、駐馬店列為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信陽積極響應。市委書記喬新江在信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表示,建設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是信陽發揮生態優勢推進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信陽實踐,方向已明確,信心更堅定。信陽前期已嘗到了生態發展的甜頭,今后須加倍努力。
信陽市市長尚朝陽說,省委、省政府這次給信陽的戰略布局定位,既肯定了信陽多年堅持的“把城市輕輕放在山水之間”的生態發展理念,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陽將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從農村到城市,從田間到工廠,從線上到線下,記者在信陽看到,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熱潮,正在這塊1.89萬平方公裡生機勃勃的大地上涌動,大別山下旌旗飄揚,800多萬老區人民正意氣風發,在發展綠色經濟的引領下,向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念好生態“經”
8月18日,鄂豫皖13個縣60余家旅游企業在商城縣達成共識,攜手打造大別山旅游市場共同體。商城縣黃柏山景區總經理黃遵森介紹說,涵蓋商城縣黃柏山、湖北省麻城市獅子峰、安徽省金寨縣康王寨的大黃柏山景區呼之欲出。
8月27日,全國紅色旅游協調辦、鄂豫皖10個城市旅游局局長聚會新縣,簽署“聯合打造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培育全國著名紅色旅游品牌,助推大別山區域整體脫貧”的合作協議。新縣縣委書記呂旅說,念好生態“經”,打好紅色“牌”,正成為大別山老區脫貧致富的行動指南。
9月2日,建業集團、天明集團簽約信陽雞公山,三年內投資10億元以上,推動雞公山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為雞公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區添彩。雞公山管理區管委會主任趙安虎表示,讓“青山”變“金山”,他們一直在努力。
9月5日,一條“全球招募千名勇士免費體驗高空玻璃吊橋”的消息傳遍信陽人的朋友圈,天南海北的朋友紛紛詢問:商城西河景區真的那麼漂亮?那麼好玩?那麼刺激?西河景區董事長江建軍自豪回復:西河旅游,來了你就不想走!
一條條喜訊,描繪著“美麗經濟”的信陽藍圖﹔一句句話語,訴說著生態發展的信陽實踐……
信陽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大氣和水環境質量一直穩居全省前列,森林覆蓋率達36.11%,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19個,大中小水庫近千座。
信陽市委秘書長、常務副市長王新會介紹,信陽堅持對“大別長淮”進行全域打造,加快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新縣、商城縣、信陽市浉河區成為全國全域旅游創建示范區﹔推動“旅游+”融合戰略,大旅游產業快速發展。2016年,信陽實現旅游總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21.1%。今年“十一”長假,信陽共接待游客329.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1.3%。
練好農林“訣”
“真的沒想到,新推出的野生獼猴桃,網上賣得這麼火!”大學畢業回鄉創辦原耕電商的商城縣“90后”姑娘楊淑娟介紹說,在鄉親們的支持下,商城黑豬肉、農家土雞蛋、手工紅薯粉、大山油栗子、野生獼猴桃……這些以往賣不上價錢的“山裡貨”,成了各大電商平台的“搶手貨”,更成了讓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香餑餑”。
據信陽市商務局統計,截至今年8月,信陽市縣域電商交易額達27.9億元,佔全市電商交易額的二分之一強,同比增長超過30%。創辦不到兩年的“信陽毛尖茶網”,總交易額已突破1390萬元。
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是大自然給予信陽最寶貴的財富。如果說數以千計像楊淑娟一樣充滿夢想的電商“新軍”,是信陽優質農林產品的網上“推銷員”和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身邊“服務員”,那麼像華英農業、羚銳制藥、山信稻米、金豫南面粉這樣的龍頭企業,則是練好農林“訣”、引領信陽高效生態農業跨越發展的“生力軍”。
龍頭企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2016年,華英農業實現產值251.47億元,羚銳制藥產值14.39億元,山信稻米產值6.52億元,金豫南面粉產值2.50億元﹔今年上半年,華英農業實現產值164.91億元,羚銳制藥產值8.33億元,山信稻米產值3.27億元,金豫南面粉產值1.13億元。
信陽市委副書記劉國棟說,通過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綠色健康農產品品牌,信陽已打造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品牌近60個,培育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近400家,華英鴨、固始雞、羚銳藥、山信米、弱筋麥、黃國粉、文新茶、南灣魚、潢川鱉、詹氏蜜、山茶油等一大批信陽生態原產地產品暢銷海內外。
打好高新“牌”
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總要求,信陽堅定不移地走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之路,在全省率先出台產業發展和區域開發環保負面清單,著眼補齊工業短板,抓好轉型升級,將生態優勢與現代工業、新興產業緊密結合,重點引進高端制造、新型建材、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高成長高效能產業,立足發展定位、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全市規劃布局13個產業集聚區,各產業集聚區分別確定1至2個主導產業。
“生態梧桐”引來“工業鳳凰”。天揚光電年產能達1000萬片,是全國最大的大尺寸液晶模組生產民營企業﹔煜峰電子年產400萬片液晶/OLED顯示屏、400萬片柔性觸控顯示屏、50萬台顯示器及電視機﹔陸騏電子年產2400萬片芯片,2016年主營收入達3.7億元。信陽高新區從無到有、從弱到強,6年間累計引進電子信息產業項目64個,形成了智能顯示終端和智能通信終端兩條產業鏈,平地崛起一座高新產業新城。今年上半年,信陽引進省外資金97.8億元,同比增長9%。
“以綠色發展引領高效發展,將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信陽心齊志堅、腳實路寬。”談到信陽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前景,喬新江滿懷希望。③5
綠色引領 精准發展
——訪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喬新江
“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精准發展,著力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充滿發展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和全國有影響力的交通、信息、物流樞紐,努力建設實力信陽、生態信陽、平安信陽、誠信信陽、清風信陽,為老區人民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為讓中原更加出彩奮力拼搏。”(記者 胡巨成 通訊員 劉宏冰)
仲秋時節,山水信陽風清氣爽,清清浉河珠環玉佩。指著窗外的綠水青山,市委書記喬新江和我們聊起了信陽市的“生態發展經”。
“‘十一’前,網上有個帖子非常火:‘看遍千山萬水,還是信陽最美。’圖文並茂地盤點信陽的美景、美食和經典旅游線路,短短數日輕鬆收獲10萬+。”這位已在信陽工作十余年的書記,說起信陽的美景美譽,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喬新江說,信陽“天生麗質”,連續九屆上榜“中國十佳宜居城市”,還收獲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等系列“桂冠”。到10月6日,今年信陽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超過210天。保護和發揮好信陽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符合信陽實際。
這也是省委、省政府給信陽的發展定位: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和前不久印發的《河南省建設中原城市群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建設河南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
喬新江說,良好的生態資源稟賦,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是大自然給予信陽的寶貴財富。推動高效生態農業蓬勃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組織生產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優質高端產品,做強叫響信陽綠色健康農產品品牌,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面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信陽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的不二選擇。
喬新江解釋: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信陽要補齊工業短板、抓好轉型升級,就必須堅持把生態優勢與現代工業、新興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在產業布局上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讓信陽這棵“生態梧桐”,引來“綠色工業鳳凰”,以優勢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借力推動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高成長性產業發展壯大。
據悉,黨的十八大以來,信陽著眼區位、交通、生態資源優勢,精准謀劃、精准發力,提出了“一市一區三樞紐”的發展目標,把現代物流、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作為實現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區域性中心城市、充滿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和全國有影響力的交通樞紐、信息樞紐和物流樞紐的建設目標逐步變為現實。今年以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困難和問題,以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為主的信陽第三產業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達12.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1至9月份,信陽共接待游客2796.9萬人次,綜合收入17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6%、21.8%,分別高於全省2個百分點和3.6個百分點。“十一”長假,信陽共接待游客329.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1.3%,高於全省近2個百分點。
“肩負800多萬老區人民的美好願望,我們惟有鎖定目標、砥礪前行,不能有絲毫懈怠。”喬新江堅定地說,“我們一定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入貫徹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精准發展,著力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充滿發展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和全國有影響力的交通、信息、物流樞紐,努力建設實力信陽、生態信陽、平安信陽、誠信信陽、清風信陽,為老區人民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為讓中原更加出彩奮力拼搏。”
“新潮”的老書記
這兩年,新縣周河鄉西河村火了,成了很多人的夢裡老家。西河人也越來越“新潮”了,變化最明顯的,當屬村裡的老書記張孝翱。
今年60歲的張孝翱,當了18年村黨支部書記。他的經歷很受記者追捧,但一口難懂的新縣方言也讓不少記者皺眉頭。
10月8日,記者再訪西河村時,發現老書記變了。他介紹西河村時講得頭頭是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沒人皺眉頭了。記者突然發現,老書記的新縣話變成普通話了。
聽到記者感慨,老書記笑了:“現在,全國各地來西河旅游、參觀、考察的人越來越多,地方方言客人聽不懂,不符合咱老區人的待客之道啊!將來,沒准還要和國際接軌,學說英語,你信不?”
一句話讓大伙都笑了。說笑間,老書記拿出手機問記者:“可以加個微信嗎?”
老書記不但會玩微信,還是“我為西河添彩”微信群的群主。
“‘我為西河添彩’微信群是西河村共產黨員的群,除了幾位年事已高的老黨員外,全村38名黨員,31人在群裡。”老書記如數家珍:“村裡的大事小情,在群裡一發,大伙兒都知道了,大家聯系更緊密了,黨組織的凝聚力也更強了!”
除了“我為西河添彩”微信群外,西河村還有“西河復興群”“西河合作社社員群”等幾個群,群裡有200多名群眾。
“你別小看這些群,好用著哩!它是我們暢通社情民意的通道,尤其是以前對村裡事物不怎麼關心的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現在參與度很高,人人都成了西河發展的主人,是名副其實的‘群策群力’啊!”對自己新的工作方法,老書記很是自豪,他說,過去很多跑遠路、費口舌的事兒,如今指尖一動,就能解決了。
享有“畫裡鄉村、夢裡老家”之稱的西河,是一個著名的景觀村落。山上的野生蘭花漫山遍野,有群眾挖了賣錢,群裡就有人提出異議,認為會破壞西河的生態,村黨支部當即組織人員加以宣傳、制止,得到了群眾的積極響應。西河村有12個村民組,個別群眾建房不按統一規劃來,隻要一動工,群裡保准有人上傳圖片,有圖有真相,發的人理直氣壯,建的人隨后偃旗息鼓。在西河人心裡,村庄的復興不僅在當下,更在未來。
每天無論多忙,作為群主,老書記晚上都要瀏覽一下西河的各個群,了解百姓心聲,及時答疑釋惑。(記者 胡巨成 通訊員 時秀敏)
市民的笑臉越來越多了
“這下好了,彩虹橋終於通車了!”國慶期間,信陽市民對剛剛通車的“新”彩虹橋交口稱贊。
去年,信陽市政府發布公告稱,彩虹橋為四類橋,需採取交通限行措施進行維修改造。一年后,彩虹橋如期通車,車流如織,不僅成為信陽一道亮麗的風景,更成了信陽市民口中的“民心橋”。
彩虹橋煥發新顏是信陽保障民生、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一個縮影。2017年,信陽從發展實際和群眾需要出發,謀劃了包括教育資源布局、城市管理、公共交通、醫療保障等方面的十件民生實事,件件深入民心。
10月9日,正在浉河公園散步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以前散步的時候,上個廁所要找半天,經常憋著回家再‘方便’。現在城區公廁隨處可見,真方便啊。”
為了這場“廁所革命”,信陽投資5030萬元,新建公廁、垃圾中轉站30座,升級改造公廁、垃圾中轉站30座,城區衛生和居住環境大大改觀。
據信陽市城管執法局統計,浉河區和南灣湖風景區年初計劃整治的86條背街小巷如今已經全部整治完畢,平橋區年初計劃整治的43條背街小巷已有42條完工。
“過去好多攤點都擺到快車道了,不僅臟亂差,還影響交通,安全隱患多。”市民張先生對記者說,“看看現在多好,市場衛生整潔、干淨有序,道路也順暢多了。”從今年4月14日開始到現在,全市已完成9個農貿市場的新建和升級改造。
為了改善中心城區辦學條件,緩解大班額和入學難等問題,信陽今年新建幼兒園2所,改擴建學校4所,開工建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匡算投資1億多元,總建設規模10.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6100個。
如今的信陽,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僅是一幅有山有水的綠色生態畫卷,還有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整潔的街道,遵守交通法規的多了﹔美麗的公園,游玩健身的多了﹔清澈的河流,休閑垂釣的多了……市民的笑臉,也越來越多了。(記者 胡巨 通訊員 李子耀)
8天吸金27億元的“美麗秘訣”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一條深山溝,節日裡居然如此熱鬧。大別山西河景區真的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啊!”
10月2日,回鄉省親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海軍參觀完位於商城縣西河景區內的大別山商城革命歷史紀念館,又登上剛剛建成開放的高空玻璃吊橋,望著秋雨中分外嬌艷的群山,感嘆不已。此前一天,投資3000萬元,長達368米、距谷底200多米的高空玻璃吊橋,開放首日迎來近3000人次體驗身處高空的驚險刺激。
如楊海軍一樣為家鄉巨變驚嘆的,還有信陽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石文濤。
9月30日開始,他帶著一幫從鄭州、南陽、駐馬店、武漢、黃岡等地專程趕來的影友,在新縣丁李灣整整拍了2天。為期一周的首屆大別山(新縣)民間文化藝術節,集中匯聚了獨具豫南風情的地燈戲、皮影戲、舞獅子、劃旱船、大鼓書、糊燈籠等民間文化藝術展演,讓一幫資深影友們的相機快門響個不停。
“這裡有平時看不到的老物件,有城市鮮為人知的傳統生活習俗,對研究地域文化和留住文化記憶很有價值。假日裡舉辦這種活動,可以讓更多的游客感受到信陽獨特的文化魅力,每一個來此的人,都說不虛此行。”石文濤激動地告訴記者。
10月6日,天剛放晴,雞公山新建的游客服務中心前,慕名而來的游客排起了長龍。好在景區今年剛剛建成投用的O2O式智慧旅游服務體系和5台智能售檢票系統全面啟動,為游客帶來了“出入自由”的全新體驗。集散中心還貼心地為游客提供了觀看4D電影和自駕車營地等高端服務。
專程從河北邯鄲駕車趕來的王先生興奮地說,早就聽信陽的朋友講,報曉峰上看雲霧升騰、金雞報曉﹔雞公山下乘蒸汽火車,體驗平漢鐵路流動的風景﹔桃花寨上觀壩上秋色,聽飛瀑流泉﹔南灣湖畔品蝦蟹鮮美、毛尖飄香……美著呢!
和家人一起在商城縣伏山鄉裡羅城村小住的安徽合肥李女士高興地說:“這裡門前大山雲遮霧罩,村邊小溪清澈見底,田野裡烏桕傲霜,紅得分外嬌艷,家家戶戶漂亮的小樓,青山綠水映著白牆黛瓦,簡直是人間仙境。村裡美妙的民間傳說和催人淚下的紅軍故事,更讓人感嘆今日生活的美好。以后有時間,我一定還會陪朋友再來。”
國慶、中秋長假,盡管雨霧蒙蒙,但前往信陽郝堂村、西河灣村、裡羅城村、新集村等全國美麗鄉村的游客仍然絡繹不絕。
據統計,假日期間,新縣蘇區首府景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景區、將軍故裡等紅色景區游人如織,較去年增長16.9%。信陽博物館、百花園以及城市周邊的震雷山景區等城市、近郊游游客量增大。湯泉池溫泉酒店早在節前被預訂一空,每天近千人體驗溫泉。信陽全市賓館酒店入住率達到88%,旅游餐飲、娛樂購物呈現兩旺,假日帶動效益明顯。
近年來,信陽新涌現出的各類旅游綜合體、房車營地、自駕車營地、旅游演藝、研學旅行、民宿旅游、健康養老養生等新業態產品,也成為節日期間旅游消費熱點。大別山露營公園攀岩、全地形車、房車、迷你木屋等產品受到游客青睞。
10月9日,信陽市旅游局官網發布消息:10月1日至8日,全市共接待游客329.6萬人次,同比增長3.7%﹔實現旅游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11.3%。(記者 胡巨成 通訊員 劉宏冰)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