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8日09:24 來源:解放軍報
濠江仲秋,華燈初上。這群新一代霓虹燈下的哨兵,雖繁華在側,卻堅守忠誠,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
風雨兼程,同舟共濟。這群子弟兵搶險救災沖在前,感動整座城,走進市民“朋友圈”,更走進大眾心中。
海風輕拂,濤聲依舊。這座城因子弟兵的守護煥發更美容顏,澳門同胞對祖國和解放軍更加認同、更加支持。
2014年12月20日,習主席親臨駐澳門部隊視察,給官兵巨大鼓舞。近3年來,駐軍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聚力“鍛造有效履行防務的精兵勁旅”,砥礪奮進,開啟了“一國兩制”條件下駐軍治軍強軍的新篇章。
信念如磐——
映日荷花別樣紅
操場對著賭場,禮堂對著教堂,崗樓對著酒樓,置身駐澳門部隊氹仔軍營,誘惑與考驗無處不在。
“不光站崗時直面霓虹燈,休息時也不例外。”摩步二連排長高智奇拉開宿舍窗帘一角,對面娛樂城的LED屏把整個宿舍照得五光十色。他說:“心有定盤星,行動才能不迷航。大家人手一張小卡片,隨時學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條令條例,心中時刻繃著一根紅線。”
“習主席視察時要求我們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駐澳門部隊政委周吳剛介紹說,他們深入開展“學習主席講話,做黨的好戰士”學習實踐活動,廣泛組織“每日學習習主席一句話”學思踐悟活動,持續興起學習熱潮,推動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入黨委指導、進入官兵頭腦、進入工作實踐。
知之深,行之篤。他們把習主席視察時的重要講話梳理成12個基本觀點,融合理論闡釋、口述歷史、官兵訪談、情景再現等形式,編排成12堂精品黨課,分別錄制為約90分鐘的電視專題片,每月一課,持續引導官兵把習主席的囑托轉化成忠誠於黨的永恆信念和行為規范。
在學習教育課堂上,特種連上士裴鎮走上講台真誠地說:“我要把習主席的親切關懷和政治信任轉化為訓練熱情和實際行動,做鐵血丹心的‘蓮花衛士’。”台下官兵由衷認同,報以熱烈掌聲。
使命如山——
礪劍濠江砥中流
“恐怖分子”依托A街區負隅頑抗,聯合行動小組奉命清剿。隨即,4名隊員從房頂滑下破窗突入樓內……
今年“五一”,駐澳門部隊第13次軍營開放活動,官兵實打實地展示了9項軍味濃郁的實戰課目,連續4天逾萬人零距離感受駐軍官兵威武文明之姿,給予如潮好評:有駐澳部隊守護,我們感到很安心。
從展示形象,到實戰能力,這種升級正是駐軍大抓實戰化訓練的寫照。他們著眼特殊環境,緊盯特殊使命,自上而下大興尚武之風、大練精武之能。
黨委班子成員講“第一課”,打“第一槍”,投“第一彈”﹔首長機關每季度1次集中訓練和考核,每周1次“參謀講壇”,日常與13家軍地院所聯訓,練謀略、練指揮、練技能、練作風……機關“一馬當先”帶出了全體官兵“萬馬奔騰”。
近年來,駐澳門部隊常態化開展戰備拉練和兵種專業集訓,專攻精練反恐處突課目,扎實開展“三實”訓練,逐步實現特戰分隊精英化、步兵分隊特戰化、保障人員戰斗化,部隊訓練質量水漲船高。
“嘟嘟嘟……”急促的哨音刺破夜空,天還沒放亮,在珠海駐訓的官兵已全副武裝,向某生疏地域開進。炮火襲擊、敵特偷襲……各種“敵情”接踵而至,指戰員見招拆招,節節突進,展示出血性虎氣和過硬本領。
血脈相連——
愛澳親民撒真情
暴雨傾盆,海水倒灌,樹木傾倒……8月23日,澳門遭遇53年來最強台風“天鴿”正面襲擊,又逢天文大潮,風急,雨驟,城區處處告急。
黑夜裡,大雨中,風暴間……駐軍官兵聞令馳援,“逆風”而上,苦戰三天三夜,出色完成11個區域救援任務。
部隊回營當天,在受災最嚴重的十月初五街康公廟前,澳門市民自發懸挂起一條大橫幅——“你們辛苦了”。第二天,又有市民送來一面寫有“威武之師心系澳門,援澳救災振澳民心”的錦旗,感謝解放軍危急時刻挺身守護澳門安危。
這群救災不挂橫幅標語、不插紅旗、不喊口號的“迷彩綠”,卻走進澳門市民社交圈成為“網紅”。營長朱毓曦深有感觸:“市民們一句句真摯的話語,讓我們體會到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軍民魚水情。”
血脈交融,親人越走越親近。駐軍部隊官兵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威武之師、文明之師良好形象,愛澳親民,持續開展植樹獻血、慰老愛幼、軍事夏令營等活動。
僅最近兩年,他們就以“同心共圓中國夢”為主題,陸續創作音畫紀實專題片《吉祥澳門》《中國故事》和音畫舞蹈《澳門組歌》《軍歌嘹亮》等一批精品節目,開展“中國故事”文化聯誼活動百余場,為6萬余人次演出,廣泛凝聚起愛國愛澳的磅礡力量,澳門同胞對祖國和解放軍的認同感持續上升。
“我們被澳門市民視作與祖國最直接的聯系,澳門同胞給予我們很高褒獎。”周政委說,我們更要牢記習主席囑托,把對澳門這片“蓮花寶地”的民族深情轉化為鍛造精兵勁旅的動力,堅定不移地履行好澳門防務的神聖使命。
上圖:駐澳門部隊建制單位輪換車隊通過澳門街區。
邢 朝攝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