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陸戰新銳乘風起航——從陸軍某空中突擊旅看我軍新質作戰力量建設

馮 雨 張 宇 記者 周 遠

2017年10月02日14:41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陸戰新銳乘風起航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挾風裹雷,滾滾鐵流貫空而來。盛夏,朱日和訓練場,18架直升機低空轟鳴而來。降落,漫天煙塵中,180名全副武裝的官兵打開直升機艙門魚貫而出,迅速佔領有利位置,展開戰斗隊形。

  很少有人知道,也很難讓人相信:機降官兵們所在的陸軍某空中突擊旅,重組還不足百天。

  從白手起家,到具備機降、繩降能力,改革重塑開啟后,傳統步兵“飛起來”的速度讓人驚嘆。這背后,是這支部隊迎難而上、夙興夜寐的重塑歷程。

  9月中旬,記者專程來到這個空中突擊旅,近距離聆聽他們的轉型故事,感受我軍新質作戰力量建設的鏗鏘步伐。

  到底新在何處——

  找准戰位定藍圖

  梳理此次史上“最牛軍改”,人們會發現其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破“舊”立“新”。

  放眼全軍,一批批裝備老舊的部隊被裁撤並改,一茬茬新質作戰力量如雨后春筍般孕育而生,無人機、電子對抗、合成部隊走上舞台,為我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陸軍由平面作戰向立體攻防轉變的標志性力量——空中突擊旅應運而生。

  “組建新質作戰力量,就是要把我們作為主戰主用的刀尖子,在戰場上一擊制敵!”談及旅隊的成立,該旅黨委“一班人”都很自豪。組建之初,轉型到底怎麼轉,是以地面力量為主,還是突出空中力量,大家思想認識上存在分歧。

  存在迷茫的不只是黨委“一班人”,面對新崗位新任務,有的機關干部“白+黑”“5+2”,依然找不准用力方向﹔有的基層主官隻顧理順關系,訓練新課目卻無從下手﹔還有部分戰士簡單認為“合編就是為了讓協同更方便”。

  “官兵感到迷茫,主要是對新單位的職能定位、建設方向認識不清。”旅長武自強一語中的。部隊轉型重塑開局上路,各項工作同步展開,如果思想不統一、目標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忙亂甚至跑偏迷向。該旅首先從黨委“一班人”自身抓起,自覺圍繞“找准定位、推進轉型”召開專題研討會,統一思想認識,規劃轉型藍圖。

  同時,機關干部一報到,立刻組織學習新單位建設論証報告,明晰新單位建設規劃路線圖﹔及時開展專題教育,採取領導分工上大課,講清新單位的職能定位、地位作用和建設方向,廓清官兵思想迷霧。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同這個空中突擊旅一樣,不少新質作戰力量部隊組建伊始都面臨著怎麼科學定位的問題。

  由陸軍部隊轉型的某海軍陸戰旅,既注重向老牌海軍陸戰旅學習,又注重學習把握新型海軍陸戰部隊的新要求、新定位。他們把自己的陸戰經驗與海戰理念相結合,探索全新訓練模式和作戰樣式,開局就瞄准新型海軍陸戰旅轉型重塑。

  如何開局啟新——

  攻堅克難勇擔當

  俗話說,頭三腳難踢,新質作戰力量建設更是這樣。

  合編組建之初,人才庫配套建設和訓練場地升級改造成為擺在這個空中突擊旅黨委面前的兩大難題。

  “人才是引領新質戰斗力發展的重要推手,是新質戰斗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該旅政委周林介紹,作為一支陸軍新銳力量,打造新質戰斗力,培養一支懂空地指揮、能駕馭裝備、善科學管理的骨干人才方陣迫在眉睫。

  為此,該旅依托友鄰單位、軍隊院校、科研院所、裝備承制單位等,遴選優秀骨干力量送出去培訓,並積極邀請院校專家、兄弟單位專業人才等到部隊駐地,面對面、手把手教授官兵。

  他們常態化組織旅建制內飛行員、空(地)勤、突擊步兵、作戰支援等專業研討交流、交叉代職和封閉集訓,加快推進各級指揮員向合成指揮員轉變。

  該旅原有的訓練場地隻能滿足原來兵種單獨訓練需求,難以滿足合編后合成訓練要求,而且新的使命任務帶來新的訓練課目,同樣也迫切呼喚訓練場地升級改造。

  在該旅突擊二營,營長付元坤向記者展示了一張旅隊組建之初索降訓練的圖片,圖片下方是400米障礙壕溝,上方是用腳手架搭起的架子,一名突擊隊員正在進行索降訓練。“這是在機關指導下,官兵自主創新設計的臨時索降訓練場,帶著新鮮感,大家都訓練得很努力。”付營長說。

  放眼全軍,各新質作戰力量部隊在困難面前都積極主動作為:某合成旅和某海軍陸戰旅制訂《人才培養三年規劃》打造人才方陣﹔某特戰旅採取同類裝備代替訓、結合場地模擬訓的方式探索組訓方法﹔某導彈旅成立黨員突擊隊保証新裝備按時形成戰斗力……

  怎麼日新月異——

  演訓場上戰味濃

  新質作戰力量轉型建設,軍事訓練是基本途徑。

  抓繩離機、轉體滑降、著陸離繩……記者在太行山脈腹地某訓練場看到,伴隨著直升機轟鳴聲,下士王祥宜快速平穩著地,一個漂亮的轉身臥倒后,旋即進入戰位……

  王祥宜的成功轉型生動說明,昨日的傳統步兵今天已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然而,實現這樣的跨越並非一件易事。

  王祥宜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組織機降訓練的場景:初登直升機,大家既興奮又好奇,四處張望。沒過多久,持續的震動、巨大的轟鳴、悶熱的空氣,讓不少戰友出現了暈機嘔吐現象……

  其實暈機只是個開始,最大的難點是索降。第一次索降訓練,同一機組的突擊隊員在艙門口猶豫不決。

  “我先來!”王祥宜徑直走向艙門,一個漂亮轉身,平穩著地,隊員們緊隨其后完成了一次新的“跨越”。從此,每次試訓新課目、更換新器材、開赴新場地,黨員骨干第一個訓、第一個用、第一個跳成為常態,一個個高難度、高危險的訓練課目順利實施。

  前不久的一次演練中,數十架直升機依次向陌生地域低空突進。

  “通信中斷。”飛行途中,飛行員姜喜穩所在編隊突遭電磁干擾。“2號突擊分隊遭遇打擊,請求火力支援!”即將到達預定打擊地域時,一個突如其來的命令讓姜喜穩有些措手不及。經歷多重考驗后,姜喜穩在其他機種的掩護下,對目標實施精准打擊,掩護地面分隊實施突擊行動。

  “不僅訓練難度大了,就連培訓也更豐富了。”姜喜穩告訴記者,以前他參加的培訓都是關於飛行的,旅成立后,合成作戰、多兵種知識、沙盤堆置等都走進了課堂。空地融合、協同作戰已成為飛行員頭腦中新的關鍵詞。

  走進多個新質作戰力量部隊,處處可見火熱的訓練場景。一次搶灘登陸演練中,某海軍陸戰旅克服多種不利因素,在“敵”岸灘防御中“撕開口子”,為后續梯隊向敵縱深發展進攻創造機會﹔空降兵某旅借助心理行為訓練場,提高官兵心理素質……

  上圖:空中突擊機群投入演練。 記者 范顯海攝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