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
2017年09月28日16:00 來源:先鋒
城鄉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社會發展治理的基本單元。目前,成都實際管理人口已超過2000萬,城市社會治理面臨著嚴峻挑戰。9月2日,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召開。隨后,成都市正式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的意見》。這是新一屆市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努力走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規律的社區發展治理新路子,對鞏固黨執政的基層基礎,夯實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底部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刻認識加強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對成都的重大意義
這是市委全面貫徹中央城市工作和社會治理新部署新要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系統回答了事關城市發展全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我國社會治理領域最為重要的創新性理論與制度成果,是推進城市發展治理的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這為《意見》的制定提供了基本遵循。
這是市委科學研判成都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新階段新特征,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的重要舉措。當前,成都開啟了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的壯闊征程,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呈現出人口持續增長、市民利益日趨多元等一系列新特征,城鄉社區面臨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發揮不足、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共建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服務水平依然偏低、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等新情況新問題。《意見》從正確處理科學發展與有效治理的關系、黨建引領與融合共治的關系、行政推進與共建共享的關系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
這是市委傳承天府之國、休閑之都鮮明特質,努力建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的重大部署。成都,因“天府之國”“休閑之都”而享譽天下,宜居已成為這座城市最鮮明標識和最靚麗名片。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和諧宜居生活城市”,這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也是城市建設發展的最高境界。《意見》以轉理念、轉職能、轉方式、轉機制、轉形態為路徑,明確了一系列建設發展任務。
二、准確把握市委加強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部署要求
《意見》立足成都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新階段新特征,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要舉措和保障措施,為鞏固黨執政的基層基礎,完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制,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強化城鄉社區服務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
准確把握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總體要求。《意見》提出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共享、以人為本精准服務、改革創新轉型發展、依法治理智慧管理、統籌協調相融共進的原則,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統攬,以政府治理為主導,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為目標,努力探索一條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規律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新路。用3到5年時間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元參與、共同治理、共促發展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黨執政的基層基礎進一步鞏固,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制更加完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強化,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養進一步提升,努力建設舒心美好、安居樂業、綠色生態、蜀風雅韻、良序善治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基礎。
認真落實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工作舉措。《意見》提出,要強化社區規劃引領,健全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功能,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推進品質社區建設﹔要促進社區居民充分就業,打造社區創新創業生態,強化社區產業發展服務,推進活力社區建設﹔要促進街區有機更新,推進社區全域景觀化,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治理,加快美麗社區建設﹔要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區精神,實施市民志願服務行動,提升社區開放包容水平,推進人文社區建設﹔要加強社區法治建設,完善社區自治功能,促進平安建設,加大對城鄉困難居民關心關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加快構建促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長效機制。《意見》提出,要創新社區發展治理工作推進體制機制,成立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構建以職能歸位為重點的聯動推進機制,強化區(市)縣組織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突出街道(鄉鎮)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等職能,強化社區黨的建設、教育引導群眾、發展居民自治等職能。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機制,深化社區黨組織領導、議事會(代表大會)決策、居委會執行、監委會監督的基層群眾自治運行機制。完善社會組織發展機制,促進社會組織在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下健康發展、服務社區。健全促進社區人才發展機制,通過暢通來源渠道、提高薪酬待遇、拓寬發展空間,形成結構合理、來源廣泛、素質優良的專業化、職業化社區人才隊伍。健全社區發展治理多元投入機制,合理劃分市、區(市)縣、街道(鄉鎮)三級財政支出責任,鼓勵社會資金投向社區發展治理,調動社區居民共同推動社區發展。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明確居民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權力與責任。
三、在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中不斷提升工作能力
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是具有基礎性質的重要改革,涉及面廣、關注度高。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系列決策部署,深刻領會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精神,精心謀劃、精細施策,在抓《意見》各項措施落地落實過程中不斷提升社區發展治理能力,以能力的提升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水平的提升。
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要加強和改進街道(鄉鎮)黨組織對區域內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通過職能調整、賦予職權、創新平台抓手等方式,提高統籌協調能力。要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和攻堅克難的堡壘。
提升群眾工作能力。堅持把居民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為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社區工作者與居民“面對面”工作制度,建立“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社區制度,完善“互聯網+雙報到”“走基層”等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提高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服務的能力。
提升化解矛盾能力。完善社區各群體利益表達機制,准確了解掌握居民訴求,及時發現、預防、化解和依法依規處置矛盾,強化安全穩定風險防控,建立預警防范和應急處置機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提升社區工作者運用新媒體能力。善於利用社區論壇、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平台,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合作、組織鄰裡互助。及時了解掌握居民關心的熱點和突發事件,准確做好輿情引導,確保社區和諧穩定。
(成都《先鋒》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 |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