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遼寧共產黨員

推進黨建與精准扶貧深度融合

2017年09月28日16: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昌圖縣是省定貧困縣,人口104萬,農業人口佔80%,脫貧攻堅始終是工作重點。2016年5月,昌圖縣委作出了推動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的決定,以黨建工作引領精准扶貧落地見效,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70個貧困村、3.05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

主要做法

縣委抓總負責,完善落實扶貧傾斜政策。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會、調度會13次,研究扶貧思路和措施,制定相關政策,政策上重點傾斜,產業上重點規劃,聯系點上重點推進。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重大疾病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15個百分點,對CT、核磁共振檢查等40項臨床檢驗項目減免收費﹔免除貧困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雜費,補助貧困大學生﹔低保救助標准由每人每年3139元提高到3499元。各鄉鎮黨委對貧困村精准施策,規劃布局產業,落實產業扶貧項目。昌圖鎮黨委開發認養種植園、鴜鷺樹鎮黨委打造扶貧苗圃基地、七家子鎮黨委實施光伏扶貧項目、東嘎鎮黨委建立肉牛扶貧基地,實現“一鎮一業”,達到扶貧有載體,增收有產業。昌圖縣委建立了35個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每名副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聯系1個基層黨組織、包扶1個貧困村和1個貧困戶,幫思想思路、幫資金項目、幫技術信息、幫化解矛盾、幫辦好事實事、幫建好組織。90個黨委(黨組)書記認領了黨建扶貧項目,縣直機關黨組織建立了70個村級聯系點,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點150余次,縣鎮兩級領導干部幫助研究解決致富路子1萬余個,解決問題300余件。

黨組織牽頭結對幫扶,用外力激活發展“引擎”。匯集社會多方力量,開展“一幫一”及“多幫一”扶貧。縣直機關黨組織結對幫扶。縣直機關共下派駐村工作隊70支,整合美麗鄉村、高標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資金近1億元,夯實了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選派88名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幫助選准發展路子,引進扶貧項目,同時扎實抓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和兜底扶貧工作。村企共建結對幫扶。通過“農戶+基地+企業”,實施土地使用權入股收益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32家非公企業黨組織參與村企共建,開展聯誼活動30多次。遼寧盛德牧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織在八面城鎮建立櫻桃谷鴨基地,帶動420人增收,貧困戶分紅12.6萬元。先進村與后進村聯建幫扶。精選70個先進村黨組織從組織、制度、產業、設施等方面與后進村黨組織進行“手拉手”聯建幫建,實現“點對點、一對一、一對紅”。

建強村級組織堡壘,增強自力更生造血功能。壓實村黨組織責任。指導各村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落實政策清單、扶貧工作運行圖和時間表,實施流程化管理,做強扶貧產業,推進“一村一品”。例如,昌圖鎮沙河子村黨組織推行“送羊模式”,七家子鎮葛家村黨組織帶頭發展樹莓產業,老四平鎮旱溝村黨組織建設野鴨泡休閑農庄,金家鎮土城子村黨組織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曲家店鎮嘎甲村黨組織開發中草藥產業……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實施“共產黨員先鋒”工程,開展設崗定責、“黨徽在胸前閃光”等活動,領崗領責的黨員8000多名。2016年發展農村致富能人型黨員149人,佔農村發展黨員的80%,帶動貧困人口1500余人。深入開展“合作社中黨旗紅”活動。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擴大黨組織在合作社的覆蓋面,優化配置黨建資源,全縣115個合作社黨組織堅持“支部+產業”模式,吸引貧困戶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分紅,到合作社就業,放大脫貧效應。亮中橋鎮東興村黨總支書記吳艷良領辦豐滿源合作聯社,以土地流轉、資產資金入股等形式吸納23戶貧困戶。

叫響服務品牌,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整合站辦所、大學生村官和“一村一名大學生”資源,下沉服務力量,延伸服務觸角。推行站辦所延伸服務。39個鎮場的站辦所提供巡回、預約、上門、全程代辦等服務,為貧困戶提供房照辦理、計劃生育、低保戶辦理、新農合繳費等各類服務5萬余次。實施在職黨員牽手服務行動。開展“萬名黨員干部下基層”活動,與貧困戶“一對一”結“窮親”,建立對接台賬。開展大學生志願服務。組建“精准扶貧、同步小康”大學生志願服務隊39支,進村入戶宣講惠農政策、農業科技知識90多場次,提供致富信息1000多條,開展網絡信息技術指導、免費義診5000余次,受益貧困人員2萬人次。

主要成果

推動基層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較好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勁動力,實現了黨建與扶貧雙促雙贏、齊頭並進。

精准扶貧有突破。2016年全縣實現11718人脫貧,15個村脫貧銷號,分別完成年初目標的123%和107%。33個鄉鎮黨委將3046萬元扶貧資金用在了刀刃上,落實產業扶貧項目62個,帶動3375個貧困戶、7950人增收,70個貧困村集體全部實現有收入。非公企業黨組織通過“農戶+基地+企業”、資產收益等模式帶動貧困戶4800人增收,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一件件具體實事、一項項朝陽產業中得到了體現。

民生工程有改善。修復貧困村村路50.6公裡,2000余人喝上自來水,120戶貧困戶住進新房,5838名貧困人口解決了看病就醫難問題,2250名貧困學生得到了救助,8838戶納入了低保救助。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精神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干部作風有轉變。全縣1590個黨組織和近3萬名黨員干部深入貧困一線,88名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幫助建設了“不走的黨支部”,39個鎮場站辦所、425個村級便民服務室黨員干部變坐等服務為主動上門服務,3800多名“兩代表一委員”入駐485個活動室。黨員干部工作作風不斷轉變,工作效能不斷提升,得到了貧困村群眾的普遍認可。

黨的建設增活力。全縣調整貧困村黨組織書記17名,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23個,“雙帶”能力強的1523名黨員干部通過換屆走上村班子崗位。建立了干部駐村、輪崗坐班、全程代理等常態化服務機制,激發了服務型黨組織新活力。培養本土大學生272名,為村級黨組織蓄積了源頭活水,其中34人進入村“兩委”班子。黨的陣地不斷鞏固,功能齊全、寬敞明亮的村部成為“兩委”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服務群眾的場所。全面規范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從嚴落實“三會一課”、黨務公開、“四議一審兩公開”、黨日活動等制度,將精准扶貧工作納入黨員參政議事之中,收集致富“金點子”5000余個。合作社黨組織全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為精准扶貧注入了新動力。

幾點啟示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頂層設計,是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前提。昌圖縣委將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列為全縣中心工作之一,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著力點,堅持頂層設計,上自縣委書記,下至普通黨員,都將精准扶貧工作作為履職之要、盡職之責,將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擰成“一股繩兒”。

加強統籌協調,集中優勢力量,是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貧涉及點多、線長、面廣,必須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統籌組織、農業、財政、教育、衛生、民政等各方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定系列扶貧政策,打出扶貧攻堅“組合拳”。

強化以人為本,堅持因村施策,是實現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堅持在組織實施方面以人為本,切實發揮領導干部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示范作用,激發普通黨員的主觀能動性,擔當起推動精准扶貧工作落地生根的“主心骨”。堅持在落實措施上因村施策,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方”,把黨建工作落實到精准扶貧各個環節,發揮好把關定向、督促推動作用。

堅持載體創新,激活內生動力,是實現黨建與精准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用活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一村一名大學生等服務力量,用好“萬名黨員下基層”“合作社中黨旗紅”等活動載體,內外並舉,同向發力,在豐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涵的同時,推進黨建與精准扶貧同頻共振。(遼寧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供稿)

遼寧《共產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