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打破GDP沖動,建設綠水青山,福建交了答卷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綠色發展” 宣介會側記

人民網記者 趙恩澤

2017年09月26日19:51    來源:人民網

9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綠色發展”專題宣介會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區茶香四溢,來自福建的大紅袍、鐵觀音等茶葉依次展開,炒茶、泡茶、品茶,數百名外籍人士流連忘返。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在展台前頻頻舉杯,每種茶葉都要拿起來“喝一杯”。他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全球各地都有種植,但好茶葉需要好生態,空氣、土壤、水,有一點污染,味道就會不同。而福建茶葉則是自己最喜歡喝、喝起來最放心的。“如果生態不行,茶葉就不行了。但是,福建武夷山、安溪環境很好,很干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一個重大而緊迫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9月26日上午,中聯部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綠色發展”專題宣介會,邀請中共福建省委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題,向訪華的外國政黨領導人、外國駐華高級外交官以及國際組織和外國商會代表等介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理念和綠色發展在福建的生動實踐。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在會上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中華文明歷來主張“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們黨立足中國現實國情,從傳統文化和國際發展經驗中汲取智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引導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新格局。

他特別強調,綠色發展絕不僅是環境問題,而是涵蓋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社會文化與科技創新等的系統性革命,著眼於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我們黨強調不再以GDP論英雄,激勵各級黨政干部切實轉變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綠色經濟蘊含的巨大發展潛力,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體系,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增強轉型發展新活力,努力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雙重目標。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城市到鄉村,從大漠戈壁到江南水鄉,習近平總書記每赴各地考察調研,幾乎都有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和明確要求。中國黨和政府到底採取了哪些切實有效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如何從上到下逐步推進?地方黨委如何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貫徹落實?這些問題不僅中國老百姓關心,國際社會也十分關注。

出席宣介會的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尤權交出了綠色發展的“福建答卷”。他表示,如何解決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的矛盾,首先是要樹立起一個理念。這個理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理念有了,實踐如何落地?福建省委堅決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福建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好綠色發展“加減法”。福建省全力抓好污染防治和環境整治工作,加大水、大氣、土壤污染治理力度,集中打好攻堅戰,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治理成果,給百姓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尤權強調,福建省注重發揮山海優勢,加強山水林田湖、海洋生態的保護和修復,筑牢生態屏障,著力構建良好自然生態系統,夯實福建永續發展的生態基礎。作為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省深化綠色創新,著力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在林權制度改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發展綠色金融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成果。

宋濤和尤權還在宣介會上回答了外賓提問。來自越南、緬甸、孟加拉國、菲律賓、蒙古國、蘇丹、摩洛哥、巴西、秘魯、保加利亞、馬耳他、德國、意大利、希臘、芬蘭以及太平洋島國的政黨代表和外國駐華高級外交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辦、外國商會駐華代表等300余人參加宣介會。

據悉,今年以來,中聯部圍繞“精准扶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等主題相繼舉辦了五場“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專題宣介會。宣介會通過向各國政黨政要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地方黨委貫徹落實的具體實踐和突出成效,為國際社會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責編:楊麗娜、高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