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不忘初心,負重前行為人民

記者 周遠 通訊員 郭景雨

2017年09月25日14:3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不忘初心,負重前行為人民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突發7.0級地震。以第 82 集團軍某旅為主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乘空軍運輸機迅速投入搶險救災的戰斗中。

“為人民服務!”

7月30日,朱日和訓練基地,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場上,這樣一句簡短有力的話語,依次從受閱官兵心中噴涌而出,響徹塞北大漠。

站在受閱方陣內,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防空團導彈營下士王良分外激動,因為自己曾多次參加駐地搶險救災﹔王良的父母在收看直播時聽得感動不已,因為所在村是部隊的扶貧對象。

王良和家人的感受,不僅是千千萬萬中國軍人和熒屏前數以億計觀眾的感受,更是人民子弟兵來自人民、人民子弟兵服務人民的生動詮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就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全軍上下不忘初心,用一個又一個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躬身踐行,奔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

今年7月,第83集團軍某旅新組建后不久,駐地附近一個貧困村就成了他們的幫扶對象。營門口寫有“視人民如父母,把駐地當故鄉”的標語牌,被官兵們擦得分外明亮。

部隊是新組建的,但是擁政愛民的紅色基因早已融入官兵血脈。在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大考中,全軍很多部隊和這個旅一樣,盡管工作千頭萬緒,但仍舊很好地回答了服務人民這道必答題。

2013年11月28日,習主席視察原濟南軍區部隊時指示,要發揮軍隊優勢,深入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教、醫療扶持、支持新農村建設等工作,書寫軍民魚水情的時代新篇章。

“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西部戰區陸軍成立后,黨委常委第一時間學習習主席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

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軍隊從來不是旁觀者。火箭軍部隊成立后,繼續開展關愛扶貧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大學生活動,先后在5所西部高校設立獎(助)學金﹔空軍繼續推進“藍天春蕾計劃”,數十萬空軍官兵參與,成千上萬名貧困兒童得到資助……

最美逆行,無懼危險救人民於危難之中

8月8日,九寨溝發生地震,災區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

8月11日,一張照片在網絡上刷屏:當時山體垮塌嚴重,道路被大石堵塞,一名武警戰士卻向著正塌方的地方跑去。網友紛紛點贊,稱其為“最美逆行者”。

這位“最美逆行者”,是武警阿壩州支隊十三中隊戰士張國全。他並不是第一個因為逆行而成為“網紅”的子弟兵。

兩年前,2015年天津港一聲巨響,震碎了夜的寧靜。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在別人逃離危險的時候,某防化團救援官兵無畏逆行走向危險,深入爆炸核心區展開救援工作,被稱為“最美逆行”。

負重前行,救人民於危難之中,已經成為中國軍人的一種本能。

——2016年7月,貴州省織金縣發生洪災,在家休假的戰士李金龍主動申請加入當地的抗洪救災隊伍。太累了,他手裡捧著吃了一半的盒飯睡著的照片在網上“火”了,被稱為“最美睡姿”。

——2017年6月,四川省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的一座大山崩塌,瞬間掩埋了睡夢中的數十戶村民,其中包括東部戰區陸軍某旅戰士王昊的父母和其他12個親人。王昊回家后的第二天,就加入了救援隊伍。

前些天,澳門遭遇53年來最強台風“天鴿”正面襲擊。駐澳部隊聞令而動,盡心竭力救災。官兵們的表現,得到澳門居民的交口稱贊。

繼續前行,用腳下泥土補自我精神之鈣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官兵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救災或者扶貧中,人民群眾以一個雞蛋、一面錦旗等形式感謝救災官兵,官兵受到鼓勵更加努力為人民服務,軍民魚水情越來越濃。

從2014年開始,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連續3年對口幫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人民醫院。去年,一位維吾爾族小男孩患上過敏性紫癜,渾身都是出血點。杜志芳醫生讓小孩母親回鄉收庄稼,自己既當醫生、護士,又當媽媽,10天后孩子終於康復出院。

把孩子交給醫生,這是對軍醫多麼大的信任﹔視人民群眾如自己家人,這是對人民多麼深厚的感情。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政委魯建輝回憶起這件事,感慨地說:“人民是軍隊的力量源泉,同人民心連心、贏得了人民的擁護愛戴,這本身就是戰斗力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軍隊開展的扶貧幫困活動,記者發現很多單位把扶貧聯系點選在了革命老區,有的甚至選在了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沂蒙旅”回到臨沂市植樹造林,“沙家浜”部隊回到沙家浜鎮宣講國防知識﹔前身為神府紅軍游擊隊的某旅回到延安幫扶貧困戶……

“沂蒙旅”一位領導說,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踴躍支前,涌現出了“沂蒙紅嫂”明德英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今天,他們一方面通過實際行動反哺老區人民,一方面也是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讓每名官兵找到初心,不忘記從哪裡來、為什麼能夠打勝仗。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