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四川黨的建設

全域旅游:讓美景造福一方百姓

 劉予

2017年09月11日15:23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民俗表演、風情賽馬、歌唱大賽……7月29日,來自甘孜州道孚縣各地的上萬名藏族群眾在道孚中學載歌載舞,歡慶第三屆安巴農耕文化旅游節。“安巴”在藏語中是五月的意思,藏歷五月正值農閑時期,藏族群眾都會舉行各種活動,祈禱風調雨順,吉祥平安。

為帶動該縣旅游產業發展,在安巴農耕文化旅游節前,道孚縣舉辦了協德油菜花節、協德賽馬節、首屆道孚旅游形象大使評選等系列活動,充分激活農旅、文旅整合發展,為道孚縣全域旅游注入新活力。尤其是今年打造的協德鄉萬畝油菜觀光基地受到廣大游客的關注。

“安巴節”的火熱,只是四川推進藏區全域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的四川藏區,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開始吃上“旅游飯”,也過上了好日子。據統計,2016年四川藏區旅游總收入達到443.4億元,是2010年的4.6倍,年均增長28.8%。

藏區變身“大景區”

藏區一盤棋,處處是風景。四川有一半以上的世界級、國家級旅游資源都分布在藏區。從一滴水到一條河,從一株草到一棵樹,從一塊石頭到一座山,從一座建筑到一個人,都是全域旅游的資源。

所謂“全域旅游”,是指一種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游模式。與“一景一點”式傳統旅游不同,全域旅游正成為撬動旅游產業大發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點。近年來,四川省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略思想及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域旅游作為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富民產業來抓,堅持科學開發與合理保護相結合,高標准高水平編制景區建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藏羌彝文化走廊、茶馬古道等特色旅游,集中打造“大九寨”“大香格裡拉”“大草原”旅游經濟圈等一批標志性、獨特性的旅游項目,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3個、4A級旅游景區14個,形成“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新格局,直接帶動民族地區大批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為推進民族地區生態環保及全域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川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民族地區,四川旅游長遠發展的更多后勁也在民族地區,全域旅游能推動民族地區打開創新發展的局面。”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石應平表示。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綠色四川”旅游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如果把‘綠色四川’比作一幅畫卷,那麼民族地區的全域旅游是這幅畫卷上一朵盛放的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我省提出要把民族地區創建成全國最好最大的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正在這條道路上疾步前行。

【鏡頭特寫一】

甘孜:先行者的成功探索

盛夏的甘孜,氣候宜人,花團錦簇,溪水潺潺,牧歌悠揚,美不勝收。自駕游、組團游、騎游,15.3萬平方公裡的甘孜大地上,隨處可見操著不同口音的游客,美麗甘孜醉了天下人。

2011年,甘孜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理念,成為全域旅游發展的先行者。該州圍繞打造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和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以山地旅游為主攻方向,堅持全域資源、全面規劃、全境打造、全員參與,著力構建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品牌、應急救援、旅游扶貧“五大”體系。

在實施全域旅游戰略6年后的今天,該州全域旅游框架基本形成、理念深入人心、發展態勢良好。2016年,甘孜州旅游接待人數130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0. 74億元。近20萬人直接或間接通過全域旅游實現就業增收,旅游業收入對農牧民群眾增收貢獻率達到77.24%,旅游業增加值佔甘孜州GDP的比重超過15%。

隨著旅游產業全面提升,大眾旅游需求加速增長,作為香格裡拉生態旅游核心區,甘孜全域旅游已處在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新起點。

甘孜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肖友才介紹,甘孜將全面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入國際先進的清潔能源、新能源技術,集中攻克高海拔地區環境保護專項技術難題。將完善保護機制,建設保護設施,落實保護措施,積極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全力保護自然饋贈的寶貴財富和先輩留下的寶貴遺產。

同時,將持續實施旅游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整合自然景觀、地域文化等優勢資源,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大手筆推進,大力發展山地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依托全域旅游,甘孜州通過鄉村旅游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就地創造就業機會,綠水青山將成為農牧民群眾脫貧奔康的“金山銀山”。

【鏡頭特寫二】

阿壩:“三微三態”醉游人

不到50天,聖地藏家樂營業收入超過10萬元,這是23歲的哈青沒有想到的。“是雅麥湖這個微景點給我們留住了游客。”哈青說。

雅麥湖是黑水縣打造的一處微景觀人工湖,面積約3.6萬平方米,位於哈青開的聖地藏家樂旁邊。“以前這裡並不是湖泊,而是一處堆放砂石料的地方。”哈青說,雖是人工湖,但這個微景觀與阿壩大美山川相交融,別有一番風景,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來。雅麥湖由砂石場到微景觀的華麗蝶變,只是阿壩州突出生態、業態、文態“三態”融合,微景觀、微田園、微環境“三微”聯動的一個縮影。

阿壩州是旅游大州,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共有3個5A級景區、11個4A級景區。然而,由於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季節性強,旅游收入也隻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全州90%以上的游客集中在旅游旺季,景區壓力沉重。

為破解這一難題,去年7月,阿壩州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確定“三微”聯動點位項目185個,全州建設“三態”融合點項目43個。打造微景觀、微田園、微環境,從“微”處入手,使得阿壩大美山川和游客有更好的互動性、融入感。以生態、業態、文態“三態”融合為引領,讓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向縱深推進。

“我們出來玩,更想獲得的是關於民族文化、農牧生活和融入自然的一種體驗,來阿壩州旅游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來自巴中的游客對於在理縣的旅行感到很滿意,他表示,沿途一系列的微景觀、微田園還有藏羌文化動態,比起在大景區游覽的忙碌局促,讓人有了更舒適、自然的體驗。

生態資源是珍貴寶藏,在生態旅游業的引領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已經成為全州上下的共識。隨著“三微”聯動的不斷加強,阿壩州各地更多的農牧民群眾乘上全域旅游發展的快車,端起旅游增收致富的“金飯碗”,邁向通往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