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瞄准“雙一流”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吉林大學貫徹落實總書記對黃大年先進事跡指示精神

2017年08月31日10:1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瞄准“雙一流”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吉林大學秋色。圖片由吉林大學提供

師生參加“重走白求恩路”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圖片由吉林大學提供

吉大師生排演話劇《唐敖慶》。圖片由吉林大學提供

中科院院士於吉紅教授指導學生實驗。圖片由吉林大學提供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吉林大學的足跡】

8月17日,吉林大學東榮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座無虛席,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向師生們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內容。校長李元元圍繞學習貫徹落實回信精神,講了吉林大學下一步深入發展的四點意見。師生們熱烈討論,暢談學習感受,展望建設“雙一流”大學的美好未來。

對於總書記的回信,吉林大學師生有著更深的感受,因為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就是在吉林大學舉辦的。能夠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學校,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高等教育發展思想,瞄准“雙一流”目標奮力前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思政教育引領創新

前不久,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經濟信息教學樓裡展開了一次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大討論,討論緣於一封特殊的“海外來信”。

“專業課、基礎課與思政課的重要區別之一在於,前者是一個向量的長度,而思政課決定一個向量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這個向量再長也沒什麼用。”這段形象的文字,摘自吉林大學物理學院2016屆本科畢業生李超的來信,李超現就讀於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物理學院。他結合自己在校期間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經歷,總結了吉林大學思政課教學的幾大特點:一是課程考察方式多種多樣﹔二是重視實踐環節﹔三是授課教師研究領域跨度廣﹔四是師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誼。

當教務處王瑞老師讀完這封2800多字的信后,在場的每位師生都被深深打動了,信中的很多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在做好課堂教育的同時,吉林大學還把黨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結合起來,專門成立“吉林大學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逐漸構建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黨委書記楊振斌多年堅持的“畢業生最后一堂黨課”深入人心,校長李元元親自給學生上思政課鼓舞士氣,“思政課班主任”制度好評如潮,處處彰顯核心價值觀的話劇《唐敖慶》感人肺腑,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令人振奮……

吉林大學還把全校1100多個基層黨支部作為堡壘,把2.4萬名師生黨員作為先鋒,在全校范圍內創新開展了“講述身邊黨員故事”活動,推出了一批以老校長篳路藍縷身體力行、師生團隊南極科考不畏險阻、地學教授堅守高原矢志奉獻等為代表的吉大人自己的黨員典型。這些活動的經驗做法入選中組部《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案例》。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必須根據高校黨組織的根本任務、教育事業發展呈現的新特征、師生員工的新期待,以改革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作風全面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楊振斌說。

優良傳統彰顯特色

吉林大學的全體師生永遠也不能忘記,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大學教授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辦的東北地區的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有著光榮的紅色傳統。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出現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和人民極端熱忱的白求恩精神。如今,又出現了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精神。從白求恩到黃大年,至誠的愛國情懷、敬業的奉獻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代代吉大人精神的延續。

今年7月,吉林大學組織海外博士井岡山培訓班,培訓還沒有結束,就有5位新入職的海外博士在井岡山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統計數據顯示,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吉林大學本科教育培養出了15位兩院院士和76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這源於吉林大學重視本科教育,重視人才培養,形成了像‘黃大年團隊’這樣的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和優良傳統。”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邴正說。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吉林大學正是以自身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為切入口,把人才培養視為重中之重,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積澱了雄厚的本科教育優勢。

科研興邦服務發展

從多次成功鑽取南極冰蓋最高點冰心,到陸域可燃冰冷鑽熱採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從研發世界上首例噴水無墨打印技術,到培育出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牛﹔從承擔“中華字庫”重大科技工程部分項目,到研究日本侵華檔案中若干重大侵華罪行……近年來,吉林大學科研發展成就顯著,為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大學高水平學科群建設卓有成效,學校世界綜合排名大幅提升,排進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猛增,實現了新的發展。在如今的吉林大學,有國內學術聲望極好的數學學科,科研成就卓著的物理學科,躋身世界水平的化學學科及彰顯強勁實力的材料學科,也有足以問鼎國內學界的考古學學科,強調人文關懷的哲學學科,吉大的學科門類更加齊全並不斷實現新的進步和發展。

吉林大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科學研究與項目攻關,為吉林省帶來經濟效益100多億元。吉大還高度注重國內外交流,與270 多個國(境)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基本形成了全球性合作網絡。今年6月,國家外國專家局與吉林大學共建“吉林大學中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基地”,這是國家外國專家局與高校合作共建的首個基地。吉大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育力度,一批像黃大年一樣的愛國精英受到感召,目前學校擁有各類“國字號”人才240余人。

“學校要真正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和第一動力,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特別是理想信念留人!”李元元說。(記者 鮑盛華 通訊員 於姍姍)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