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中華兒女》

郭非凡:踏浪前行期夢圓

何靜

2017年08月21日14: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她是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也是上海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她從小喜歡大海,她的求學和科研之路都和大海有著不解之緣

郭非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計劃”、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及科技系統“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她曾於日本東京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后赴美國哈佛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國前擔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助理教授。

郭非凡長期從事營養相關代謝性疾病發病機理的研究,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先后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基金委及科技部項目。

漂洋過海

郭非凡是沈陽人,她的父親是一名心內科醫生,和很多父親一樣,他把對女兒期望和愛濃縮在嚴格的教育中。郭非凡的成長受父親很大的影響,比如學習習慣和閱讀偏好。郭非凡愛讀書,童年時期閱讀了不少名著,除了莎士比亞的作品,還有不少是托爾斯泰的作品,比如《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1987年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郭非凡選擇了大連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原因很簡單:要和父親一樣學醫,要去一個有大海的城市。父親曾說過:看到大海,可以忘卻一切煩惱。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大連醫科大學,執著而勤奮的郭非凡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先后取得了臨床醫學學士、病理生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郭非凡踏上了前往日本東京大學深造,攻讀神經生化學博士學位,師從芳賀達也教授。初到日本,一切都是陌生的,從語言到生活環境,郭非凡至今都特別感謝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當年,她作為實驗室的中國留學生,得到了大家的熱心幫助。有任何問題,他們都主動幫助解決。提起導師對郭非凡的影響,郭非凡用8個字概括:“努力拼搏、追求細節。”郭非凡至今記得,每天12點,都能在實驗室看到導師工作的身影,即使是雙休日,也隻休息一天。郭非凡受導師影響,也把實驗變成了一種習慣,成了一種責任。每天九點到晚上十二點下班,不感覺累。有時候為了節約時間,還會半夜去實驗室換一次溶液。在她看來,實驗本身就是個快樂的過程。導師對細節的要求也讓郭非凡印象深刻,每次做PPT,也都被導師要求反復修改,不放過一個小細節,哪怕是一個詞,一個標點。東京大學的這種近似苛刻的訓練,為臨床醫學專業的郭非凡打下了堅實的科研理論和實驗基礎。

2001年,郭非凡取得了東京大學神經生化學博士學位,同年飛往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深造。2002年,郭非凡如願進入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進行博士后研究。期間,郭非凡腳踏實地、不懈努力,科研成果先后入選了美國甲狀腺學會獎、美國內分泌學會獎。

2005年,郭非凡成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助理教授,自此邁出獨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郭非凡回憶說,那時開始她真正感受到了自由探索的樂趣。“自己找選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動手操作……科研變得越來越有意思,對科研投入越多,付出的汗水越多,就越熱愛科研。”為了一個研究課題,她廢寢忘食,查文獻,做實驗,分析數據,寫論文,日復一日。每天一覺醒來,看到澄澈的陽光洒在窗櫺上,郭非凡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期待早點去實驗室。因為在她看來每天的實驗都是充滿挑戰和新奇的。尤其是當她發現:亮氨酸這一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的缺乏,能夠調節肝臟脂質代謝,從而誘導小鼠腹部脂肪快速減少,並且中樞神經系統在這一過程中很可能起調控作用的時候,興奮得好幾天都睡不好覺。

郭非凡曾坦言,“隻有真心熱愛科研,才能從忙碌而繁瑣的實驗過程中品嘗到發現未知的樂趣,才能在鋪天蓋地的文獻中體驗到豁然開朗的心情。”

乘風破浪

2007年夏天,郭非凡結束了10年的留學生涯,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

“郭非凡是我當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所所長時從國外引進的第一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雁研究員如是說。對陳雁而言,2007年是值得紀念的:作為科學家,他本人的科研成果入選200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作為管理者,引進郭非凡是他在人才梯隊建設中重要的決定。10年后的今天,郭非凡已經接棒擔任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7年,郭非凡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所,全職擔任研究員、研究組長。郭非凡的科研夢想在上海啟航了。為盡快開展科研研究,首先從招聘課題組成員入手,組建了包括2名研究助理的研究小組,從儀器購買、試驗平台搭建,到課題項目設計、項目申報﹔最初一年的時間裡,郭非凡帶領團隊在研究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熟悉了相關政策,搭建了實驗平台和技術體系,開始初步規劃科研藍圖。

2008年7月,郭非凡獲得了中科院“百人計劃”擇優資助,為她后來實現對氨基酸營養與代謝穩態調控的研究設想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保障。

在研究初期,她帶領研究團隊先后完成了氨基酸營養與機體能量、脂質代謝的調控作用和機制研究、氨基酸營養與胰島素敏感性的調控研究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Diabetes、Cell Res.等知名學術期刊上。隨后,圍繞氨基酸營養與能量糖脂代謝領域,又著手開展氨基酸營養感應機制的研究,涉足以前未曾研究過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應氨基酸調控外周糖脂代謝領域研究,此間的研究成果被Faculty1000收錄,並獲得高度評價。

通過系統的研究,郭非凡大膽提出“氨基酸是糖脂能量代謝的調控因子”的假說。氨基酸作為小分子營養物質,若其營養不均衡可能會啟動機體的特定的感應系統,從而引發機體能量、糖脂代謝的穩態失衡,在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方面啟動重要的調控作用。為了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氨基酸營養與糖脂能量代謝的調控機制,郭非凡引入了組學研究技術,利用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以及代謝組學,對氨基酸失衡條件下肝臟、脂肪、下丘腦等多個組織內的代謝物及基因蛋白的表達水平進行整體掃描和篩選,從而為氨基酸營養與代謝性疾病的關聯建立了第一手的科研資料。利用這一數據庫,先后篩選到催乳素受體、microRNA-130a等參與調控胰島素敏感性的新型分子,為尋找防治糖尿病的藥物靶標提供了線索。

回國數載,郭非凡帶領團隊乘風破浪,發現氨基酸營養與糖脂代謝穩態調控的關系及機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陳雁是這樣評價郭非凡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績的:“郭非凡在氨基酸營養與糖脂能量代謝的調控領域內的研究非常系統深入,在該領域頂尖期刊Diabetes(糖尿病研究)上作為通訊作者發表了11篇科研論文,據我所知是中國科研人員在該期刊發表數量較多的科學家。”

陳雁認為,郭非凡的取得的成績不是偶然的,作為女科學家,郭非凡比常人付出得更多,她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尤其是剛來上海的時候,夫妻兩地分居﹔生孩子的時候因為高齡,又有些波折,但是她惦記著實驗室的工作,很快又回到實驗室開始思考新的課題了。

郭非凡曾說過,她的人生信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永不放棄,不懈努力。

天道酬勤。2013年4月,郭非凡在中科院“百人計劃”考核中獲得“優秀”﹔同年7月,她獲得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傳道授業

郭非凡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還是一名博士生導師。回憶起自己的導師,郭非凡心存感恩,她說:“老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想盡辦法給你提供最好的條件幫你成功。”和她的導師一樣,郭非凡傳道授業,言傳身教,影響著她的學生們。

學生鄧嘉莉博士后說,現在還記得當年郭老師幾乎是手把手教自己如何做實驗,從配膠、跑膠、到顯影等每個細節﹔郭老師注重培養同學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從閱讀文獻到選擇課題方向,在實驗遇到困難時,郭老師一方面悉心指導,提供有益的思路,另一方面也鼓勵大家發揮主觀能動性,查閱資料,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郭非凡在生活上也給予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鄧嘉莉回憶,有個學生頭暈了,郭非凡得知后,提醒學生注意排查病因,是感冒沒休息好呢,還是頸椎問題﹔研究團隊裡女孩子多,大都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郭老師不反對同學們談戀愛,甚至還為學生當過紅娘。她認為,做科研的女孩子也可以打扮得美美的,這是對別人的一份尊重﹔對熱愛的事物就要全心全意投入,戀愛是這樣,科研也是如此。學生們說,郭老師經常在科研中強調做人的道理。比如,誠信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團隊成員要互相幫助,要學會感恩。

郭非凡說,她希望孩子們通過幾年的學習積累,不僅拿到學位,而且能收獲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注重細節的良好習慣,還有腳踏實地的處事原則。

閑暇之時,郭非凡會帶著女兒和母親漫步岳陽路320號大院,她的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所在地。

這裡,草木蔥蘢,高大挺拔的法國梧桐把徐家匯的喧鬧隔絕在外,陽光穿過樹影洒落在岳陽路320號大院。這裡在上世紀60年代就誕生過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這項成果凝聚了老一輩科學家純粹的科學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擔當。無巧不成書,當年誕生過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項成果的這座大樓,和郭非凡曾就讀的東京大學圖書館外形幾乎一模一樣。

科研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一切是熟悉的,似是故人來﹔一切又是全新的。回到祖國的郭非凡感到很幸福,在她看來,科研工作與家庭,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相輔相成。

家庭是科研的后盾,是推動自己堅持不懈的動力。

女兒開學就要讀二年級了,郭非凡希望女兒快快長大,但有時候卻希望時間走得慢一些。女兒無意中的一句話,“媽媽,我不想長大,因為我長大了,媽媽就老了”讓她傷感,同時,也讓她倍加珍惜陪伴女兒的每時每刻。

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對媽媽從事的“關於肥胖、二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分子機制和營養干預的研究工作”似懂非懂。她會問媽媽:“你為什麼要研究肥胖問題呢,小胖子不是挺開心的嗎?”類似的問題總能讓她會心一笑。

郭非凡就這樣在博士生導師和小學生母親的角色中幸福地轉換著。

從1997年出國留學到2007年學成回國,從渤海、黃海到日本海,再到大西洋,最后抵達東海邊上的“上海”,郭非凡同時在“科研的汪洋大海”中,帶領她的團隊,探索未來、追逐夢想、發現真理、踏浪前行。

《中華兒女》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