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美麗城鎮建設 讓家園更亮麗

2017年08月19日11:10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美麗城鎮建設 讓家園更亮麗

盛夏時節,位於包頭市中心的賽汗塔拉城中濕地草原,迎來一批又一批游客。

“好美、好大一片綠呀!”游客們對城市中的草原驚奇不已。

賽汗塔拉,意為“美麗的草原”,佔地面積8000多畝,有5000畝天然草場和千畝天然紅柳林,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亞洲最大的城中草原。走進這片都市草原,生態、旅游、文化、休閑等元素應有盡有,天然濕地、草原風光等8個以綠色為底蘊的功能區,令人目不暇接。

走進鄂爾多斯市,碧波蕩漾的城市水網、綠樹環繞的市政道路、鮮花盛開的公園廣場赫然入目。“鄂爾多斯變了,綠色越來越多了,城鎮越來越漂亮了!”一位市民感嘆道。

今天的內蒙古,綠色扮靚美麗城鎮,不是幾個瞬間能夠涵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堪稱內蒙古發展史上圓綠色夢、建設美麗城鎮的5年。

5年來,通過生態轉型,內蒙古大力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和三北防護林、退牧還草、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實現“雙提高”,荒漠化、沙漠化面積實現“雙減少”。

5年來,通過經濟轉型,內蒙古大力推進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12盟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增至86%。

5年來,通過城鄉環境整治,相關盟市在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打造園林城市、建設森林城市、打造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等方面持續發力,城鎮化與綠色化深層互動的行動光耀北疆,為建設美麗城鎮開辟出無比光明的前景。

呼和浩特市建設美麗城鎮邁出關鍵一步:大青山前坡生態治理順利推進,蒼鬆翠柏、古樹參天的萬畝森林公園和佔地萬畝的哈拉沁生態公園緊緊擁抱著塞外青城,城區環境宜居宜業。

烏海市建設美麗城鎮邁出關鍵一步:昔日煤田自燃區變身為118平方公裡的烏海湖,城中有湖,湖映城區,美不勝收,長達半個世紀的城鎮礦區環境污染問題得到初步解決,城區環境宜居宜業。

鄂爾多斯市建設美麗城鎮邁出關鍵一步:藍天白雲掩映下的東勝區、康巴什區和蒙西、棋盤井、大路等工業重鎮,猶如彩帶串起的顆顆明珠,被秀木繁花、綠水亭台層層環繞,城區環境宜居宜業。

包頭市建設美麗城鎮邁出關鍵一步:飽受爭議的工業“三廢”逐漸被回收利用,鋼鐵工業污水實現零排放,山川林木蔥郁、大地遍染綠色、天空湛藍清新成為城市常態,城區環境宜居宜業。

通遼市建設美麗城鎮邁出關鍵一步:綠、亮、暢、美、淨“五化”工程和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霍林郭勒市萬畝草原得以休養生息,煤電鋁煙氣接近零排放,城區環境宜居宜業。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追夢綠色的發展之變,讓內蒙古在美麗城鎮建設中邁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滿洲裡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呼包鄂和烏海、通遼等7個城市獲評“國家園林城市”。呼包鄂和呼倫貝爾、赤峰5個城市獲評 “國家森林城市”。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公園生態節約型景觀治理項目等7個城鎮建設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區目前已涌現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4個、國家級美麗宜居村鎮5個、國家級特色小鎮3個、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37個、自治區美麗宜居村鎮79個。

美麗城鎮建設,大大推進了內蒙古城鎮化進程。目前,全區城鎮化率超過60%,位於西部前列,“一核多中心、一帶多軸線”的城鎮體系初步形成。

“我從草原來,草原那邊花如海……”伴著這傳唱不衰的經典歌曲,我們堅信:隻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綠色為底蘊的城鎮美景就能在北疆大地歷久彌新、代代相傳!(記者 楊帆)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