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李強:努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

2017年08月17日07: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江蘇作為東部沿海省份,過去五年的發展變化是我們國家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縮影,這當中凝結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三項重點任務﹔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蘇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的殷切期望,明確了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五個邁上新台階”的具體要求,為江蘇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

五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根本遵循,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發展的殷切期望為強大動力,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指示和要求為鮮明主線,緊密結合實際,展開工作布局,細化推進舉措,狠抓落地見效。去年召開的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了“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努力以“兩聚一高”的過硬成果,一步一個腳印把“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過去五年,是江蘇綜合實力提升最大、轉型發展進展最快、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三個萬億元台階,去年達到7.6萬億元,年均增長8.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8100億元,年均增長8.5%。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實現“三二一”的標志性轉變,高新技術產值佔比達41.5%,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1%,經濟發展動力加速轉換。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城市、人才國際化進程加快,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開放水平和層次實現新的提升。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成效明顯,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南京江北新區建設高起點推進,揚子江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等開題破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面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PM2.5年均濃度值逐年下降,太湖水質進一步好轉,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8%和9.6%,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農村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與此同時,民主法治有序推進,文化建設富有成效,管黨治黨全面加強,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一是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在聚力創新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鳳凰涅槃。把創新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方向,加快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數字經濟、創意經濟、分享經濟等新經濟,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積極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科技小巨人”,推動企業集群向產業集群轉變、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轉變。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16萬億元,企業總利潤超過1萬億元。組建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有力推動了產學研結合與科技成果轉化。舉辦江蘇發展大會、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大院大所對接會等重大活動並形成長效機制,有效促進了資金、技術、人才向江蘇集聚。

二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聚焦富民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堅持富民導向不動搖、不偏離、不鬆勁,出台了“富民33條”政策,努力實現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把富民產業作為最大支撐,推進產業升級和就業結構升級聯動,創造更多的“金飯碗”“銀飯碗”,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拓寬富民受益面﹔把自主創業作為最大潛力,發揮大學畢業生、企業骨干、高校院所科研人員、海歸、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示范帶動作用,讓想創業、敢創業、創大業成為更多人的追求﹔把公共服務作為最大普惠,出台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准,將75%以上的公共財政支出用於民生保障,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增加城鄉居民的“隱性財富”﹔把良好生態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開展新一輪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落后化工產能,打好治水、治氣、治土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盡快實現根本性好轉﹔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民生工程,重點解決好因病因殘因災致貧、返貧和貧困代際傳遞問題,形成長效脫貧、穩定脫貧機制,確保到2020年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實現脫貧達小康。

三是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在縱深推進中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全面深化改革上,著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事項,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700多項,建立省市縣標准統一的權力清單,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和“不見面審批”模式,推行大項目代辦制、一般項目網上辦理,努力實現“企業3個工作日內注冊開業、5個工作日內獲得不動產証、50個工作日內取得工業生產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証”的“3550”目標。協調推進投融資體制、國有企業、司法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扎實開展各項改革試點。擴大開放上,大力推進外貿“優進優出”,加快出口商品結構調整與貿易主體結構優化,不斷增強以技術、標准、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大力推動優勢企業到海外收購研發機構、品牌和技術﹔加快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以打造特色創新集群,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循環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一特三提升”為抓手,推動各類開發區向集成產業功能、生態功能、生活功能和制度創新功能的現代產業園區轉型。

四是始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在全面從嚴中強化根本保証。強化“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的理念,推動黨員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務實擔當抓發展。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斗性,堅定不移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20字好干部標准,真正把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出台意見明確容錯糾錯的5個條件8種情形,用制度為作風正派、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干部撐腰鼓勁﹔實施青年干部培養計劃,讓優秀的年輕干部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脫穎而出。打造堅強有力黨組織,引導力量、投入、資源和工作向基層下沉,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定期舉辦縣委書記工作講壇,把責任和壓力更好地傳導下去﹔在全省開展“大走訪”活動,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城鄉基層、居民企業,查實情、解難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執紀監督,剛性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定不移嚴懲腐敗,嚴格執行黨章黨規黨紀,構建巡視巡察聯動工作格局,實現巡視監督全覆蓋,推動了黨風政風明顯好轉。

(作者為江蘇省委書記)

本期統籌:劉莉莉  羅  彥  黃碧梅  張金艷

版式設計:蔡華偉  張芳曼  李姿閱  沈亦伶  郭  祥  鄭  毅  黃  萌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7日 09 版)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