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聚力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養——中國政法大學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領法學教育發展

2017年08月17日13: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聚力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養

中國政法大學教學樓中的“端升樓”,以著名法學家錢端升先生的名字命名。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大道上的拓荒牛,象征開拓進取,務實勤奮。

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典禮。

中國政法大學准律師協會的同學在進行公益法律服務。

本文圖片均由中國政法大學提供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中國政法大學的足跡】

“經國緯政,法澤天下”,這是中國政法大學師生的報國之志,也是每一個法大人的人生信條。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學人才培養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中國政法大學在人才培養中始終遵循的原則和方向。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唯德法兼修,方能“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學子們方能擔當起法治中國建設的主力軍之責任。

桃李天下 沐風播撒法治陽光

戴曉虹,雲南省騰沖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的一員,2013年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她選擇返回基層,扎根邊疆,在人民檢察院奉獻青春。幾年來,經她手所辦的案子已有近300個。“法大對我的影響是整個人生,它是一個標簽。對我而言,這種標簽是一種榮耀和動力,激勵我去努力”。

張航瑋,天津市濱海新區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辦公室科員,法大法學院2012屆本科畢業生。2016年1月,他被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授予“濱海好人”榮譽稱號。

在張航瑋家的書架上,仍放著整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學專業必修課教材。大三在法大法律診所曾幫助過來自五湖四海的普通百姓的實踐經歷讓他懂得,一個法科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對求助者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從中國政法大學走出去的畢業生有20多萬,學校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法律高級專門人才。

他們中,有法官,在全國率先探索和實踐創新審判模式﹔有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執著於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有法律援助工作者,在基層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凡你在處,便是法大﹔凡你在處,便是中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對2017屆畢業生的臨別寄語,是諸多法大人的真實寫照。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法大人是一支堅強的主力軍。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在各行各業恪守信仰,踐行法治,為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以德為先 育才兼達政情法意

“我自願獻身政法事業,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聖潔,積人文之底蘊,昌法治之文明。”這是法大新生的入學誓詞。

在學校教學樓端升樓正面,銘刻著“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訓,這八個字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學精神和公共精神為一體,集中體現了這所大學的文化和價值追求。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明法”一目,意味著要有法治信仰、法治理念、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在法大,法學氛圍充盈校園,法治精神彌漫其間。

2017年“感動法大”的領獎台上,十位同學榮獲“感動法大”這一榮譽。其中,黃健栓,18歲考上大學,但由於祖父患病,家裡無人照看,他毅然選擇了放棄學業,擔起家庭重擔,一擔就是5年,5年后,他重新高考,考入法大,成績連續兩年排名所學專業第一名。鄧麗萍是中國政法大學第7例、北京市第21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她在骨髓捐獻的病房裡仍然復習司法考試內容。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點點滴滴中,理想信念、學風培育、社會責任、家國情懷、文化塑造……熔鑄到學子們的生命中,學校也真正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實處。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法學家張晉藩說:“學校就應該重點引導法治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觀。”

要讓人民對法治充滿信心,必須首先對法律人充滿信心。

黃進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的培養指明了方向,法學教育要注重立德樹人,使培養出來的法治人才不僅有法律專業知識和能力,還有優良的品德。”

孜孜以求 引領法學教育發展

“學校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堅持用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賦予德育工作新內涵,用一流的教育教學水平給予人才培養新動能,用’德法兼修’助推’雙一流建設’新成就。”法大黨委書記胡明說。

2013年,法大牽頭共建的“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是我國“2011計劃”首批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2014年,法大同步實踐教學模式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6年,法大首次與政府間國際組織“海牙國際司法會議”“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2016年12月14日,法大第四個卷宗副本閱覽室——鑒定案例卷宗副本閱覽室揭牌,加上之前建成的檢察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檔案閱覽室、審判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檔案閱覽室、公益法律援助原始案卷副本檔案閱覽室以及實況轉播庭審,庭審錄像資料庫等舉措,共同實現了國內優質司法資源,包括動態的庭審過程、司法卷宗等大批量匯集進校園、進課堂,逐漸創造“教室—法庭”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司法動態氛圍中完成四年法學專業學習,實現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步完成。現在,“教室—法庭”的“同步實踐教學”已成為該校人才培養的一大特點。

法學院教授許身健早在2007年就組建了國內首個專門承擔並組織法學實踐教學的機構——法律實踐教學教研室,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推動公益法律服務事業發展。

法律診所成立以來,為群眾代寫各種法律文書1000余份,完成法律咨詢5000余次。眾多法科生參與其中,奔赴全國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從事公益法律服務。僅2013—2015年這一期的10位志願者就解答了9433件法律咨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11件,出庭198次。

許身健常說:“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法學教育為法科生負責就是為法治發展負責。”

以“跨學科專業、跨理論實踐、跨學院學校、跨國家地區”的“四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型人才,以堅定的步伐向著建設“開放式、國際化、多科性、創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強校”辦學目標邁進,是中國政法大學對總書記殷切期望的回答,也是這所大學的歷史使命和追求。(作者:李玉蘭 米莉)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