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四川黨的建設

“四長”合力釋放生態紅利

姚永亮

2017年08月16日12:53    來源:四川黨的建設

“李段長,又來查堰了?”雖然盛夏時節高溫難耐,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黨委書記、公義鎮通濟堰段河段長李桂平,一有空閑就去查看水質狀況。

“作為鎮黨委書記,我現在還擔負了公義鎮通濟堰段的河段長,雖說已啃下公義鎮通濟堰段禁養區內全面拆除養殖場這塊‘硬骨頭’,但現在仍不可掉以輕心,要抓的事還不少呢。”李桂平笑呵呵地說。

如今在彭山區,共有135名像李桂平這樣的河(段、道)長,時常忙碌在小流域治理一線。

在“河長治水”的同時,彭山區還有眾多的“點長”“田長”“警長”奔波在治氣、治土、治塵、治超、治砂等工作一線。

創新舉措 “三級河長”齊治水

去年6月,彭山區出台《關於推進小流域河長制鐵腕治理流域污染工作的意見》,較早在四川推行流域治理河長制,在完成污染源調查及污染源分布圖繪制的基礎上,詳細制定出彭山區河長制工作方案及工作制度,並建立了區、鄉、村“三級河長”制度,對全區10條主要流域完成了“一河一圖一策一表”編制。

四川通濟堰是岷江中游著名的灌溉工程,灌溉面積為50余萬畝。記者見到,在《彭山區流域河長制任務分解表》中,通濟堰作為被列入全區10條治理河流之一,和其它另外9條河流一樣,除了有區級領導擔任河長外,還分別設立了河道總監、河道總參、河道總督、河段長、牽頭部門、河道警長。

“這是彭山區在全面推行河長制中的工作創新。”分管環保工作的彭山區副區長王鬆說。

彭山區將治理的10條河流,統一安排區級領導作為河長,區人大常委會領導擔任河道總監,區政協領導擔任河道總參,區紀委書記擔任河道總督,流域流經鄉鎮(街道)的主要負責人為河段長,流域主要污染源業務主管部門為牽頭部門,區環保局一名班子成員作為河道警長。

彭山區委書記梁磊表示:“就是要通過在河長制中全面落實好黨政主體責任、人大政協監督和參政議政責任、監管執法和考核責任這‘三大責任’,在系統生態治理上下真功、見實效。”

為此,該區以河長制為統領,扎實推進工業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城鎮生活污水治理、小流域生態修復、水庫水產養殖治理 “五大工程”建設。

對於李桂平所在的公義鎮通濟堰段來說,畜禽養殖污染是主要污染源。

“這裡的養鴨、養牛等規模養殖場,大多數是前些年從外地來的。大量的畜禽糞便簡單沉積之后,就直接排入附近的通濟堰,造成氨氮指數升高。同時,對空氣產生污染,村民也抱怨不已。”李桂平說。

去年6月,隨著河長制的實施,彭山區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將轄區分為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后,公義鎮有15家規模養殖場因處於禁養區必須“一律關停”。

“拆!”於是,該工作落實到由通濟堰河長牽頭,河段長李桂平負責具體實施。通過組織上門宣講,區畜牧局排查排污設備的配備,區環保局檢查非法排放的情況等系列工作后,來自成都市新津縣的養殖大戶陳毅林第一個帶頭關閉並拆除。

“說實話,雖然也建有基本的環保設施,但形同虛設,往往將污水和鴨糞簡單處理后就排到堰裡了。”陳毅林直言,“盡管合同到2028年才到期,但為了環保,哪怕還虧損我也得忍痛拆掉。”

目前,彭山區禁養區內的118家規模以上養殖場已100%關停,限養區和養殖區限期治理的912戶養殖戶,也已在7月15日前按整改要求完成治污設施建設。

形成合力 “河長制”變“河長治”

在總結河長制的基礎上,今年起,彭山區在系統生態治理上再次發力,全面實施點長制、田長制,即開展“點長治氣”,打響藍天保衛戰﹔開展“田長治土”,打響淨土保衛戰。

“就是要通過上下聯動,合力治水、治土、治塵、治超、治砂、治氣,讓‘河長制’變‘河長治’。”梁磊說。

在“點長治氣”中,彭山區對工業污染排放、揚塵和秸稈燃燒,堅決說“不”。

對工業企業開展燃煤鍋爐專項整治行動。今年起,該區全面淘汰10蒸噸以下的燃煤小鍋爐,並停止審批新建燃煤及生物質燃料鍋爐或燃煤鍋爐本體改造成生物質鍋爐。目前,全區已有25家企業完成了煤改氣或煤改生物質燃料。

對不達標排放的企業則堅決關閉。僅在毛河流域,就有24家未達標排放企業被關閉。

在往年,秸稈禁燒是最令基層干部“頭痛”的事情。而今年,通過“點長治氣”採取秸稈綜合推廣利用等系列措施后,田地裡的秸稈不再“冒煙”。

在“田長治土”中,對破壞土壤,造成面源污染的,同樣堅決說“不”。今年以來,11家砂石場已被要求全面關停。

下大力建設污水處理廠,讓污水達標排放,則是該區讓“河長制”變“河長治”的又一得意之作。彭山區通過PPP模式投資1.6億元新建10座和改建1座污水處理廠,並全部交由第三方進行管理。到今年底,全區鄉鎮污水處理廠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同時,在農村聚居點則建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通過點長制治理大氣污染后,今年1-6月,該區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0.7%。特別是在今年3月后,該區通過採取強有力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PM10濃度每月平均下降21.9%,PM2.5濃度每月平均下降8.5%,美麗的雙彩虹,干淨的“彭山藍”,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屏。

勇於擔當 “警長”奔波在一線

在系統生態治理中,作為環保部門如何在治水、治氣、治土等工作中肩負好職責?彭山區環保局班子成員帶頭當“警長”,有效推進了工作的開展。

作為彭山區環保局長的龔濤,現在還有個身份——岷江彭山區段和湄洲河的河道警長。環保局的其他班子成員,則分別擔任其它8條流域的河道警長。

岷江彭山區段全長24公裡,是省管河道。為此,除了由區委書記和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長兩人擔任河長,所經過鄉鎮的黨委書記擔任河段長外,還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區政協主席分別擔任總監、總參,區環保局作為牽頭部門,環保局長擔任河道警長。

現在,龔濤和其他班子成員,每隔一段時間還要抽出時間巡河“挑刺”,並定時對河流水質進行監督性監測,並將數據匯總反饋給總河長、河長、河段長和相關污染源行業主管部門,警示警醒水質狀況和污染源,有的放矢治理流域污染。

同時,龔濤和其他班子成員,在“點長治氣”“田長治土”中,還要肩負“警長”職責。今年以來,他們通過與公安、水務等多部門聯動執法、綜合執法,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43件,處罰金額190余萬元,主動關停企業47家。

河長制的實施,帶來的效果已經顯現。今年上半年,彭山區岷江大橋國控斷面氨氮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2%,總磷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3.4%。(作者單位 眉山日報社)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閆妍)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