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5日08:35 來源:河北日報
康保縣康保鎮剃頭庄村附近的萬畝草場,通過生態修復,再現草原風貌。記者 賈 恆 霍艷恩攝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張家口壩上,草原風光秀美。驅車一路向北,我們來到了位於壩上西北端的康保縣,感受這裡正在經歷的綠色變革。
我省重點支持的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康保,志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草原撂荒治理、生態建設、生態禁牧和保護性開發等一系列舉措,努力探索生態扶貧的“康保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裡得到了生動詮釋。
草原美景還復來
7月23日6時,隨著一聲槍響,第四屆康保草原國際馬拉鬆賽在縣文化廣場鳴槍開跑。
“哇,好美!”跑出縣城,滿眼的花田草海,讓眾多選手發出這樣的感嘆。
這是康保縣精心打造的一條“草原旅游黃金賽道”,獨具草原風情,藍天、白雲、風車、花田、草海渾然一體。憑借這一特色,在去年中國馬拉鬆年會上,該賽事摘得了“自然生態特色賽事”獎。
“那個葉子帶刺、形狀像菊花的是鳳毛草,這個藍色、像梅花的是益母草,山胡草長得像文竹,粘蒿嘗起來有點水果糖味兒……”7月24日,沿著“草原旅游黃金賽道”,康保縣草原監理站副站長胡萬國帶著我們“瀟洒走一回”。
“康保草場面積140多萬畝,草的品種在三百種以上。”說起草來,胡萬國滔滔不絕。
在康保縣康保鎮剃頭庄村西,萬畝草場野花競放、美不勝收,幾十個蒙古包點綴其中,別有風味。“這兒是縣裡規劃的臥龍圖生態旅游景區,都是自然草場,有裸露的地塊,我們補種了冰草和披鹼草。”看著兩三年前種的冰草已融入草海中,胡萬國格外高興。“關鍵是我們懂得了立草為業,找到了壩上地區綠色發展的‘金鑰匙’。”胡萬國說。
歷史上,康保人口並不多,多為游牧民,“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然而,由於一度“重農輕牧”“重牧輕草”,加之人口增多,造成大面積水土流失,草原生態嚴重惡化。
2000年以來,康保縣努力恢復重建退化草地植被,大力實施“一退雙還”、防沙治沙工程,通過圍欄封育、人工種草、飛播等方式,累計治理草地面積120多萬畝,沙化、鹽漬化、植被退化得到有效緩解,草場植被蓋度由原來的不足35%,提高到60%左右。
在滿德堂鄉,我們遇到了縣農牧局植保站農技推廣研究員康愛國,他每周都來這裡做草地病虫害調查。康愛國說,他們承擔了國家有關科技攻關項目,一些成果已廣泛應用於當地病虫害防治,並在全國推廣。
草產業方興未艾
在滿德堂鄉記者看到,實施“一退雙還”栽下的扁穗冰草,像舞者翩翩起舞﹔農民“引草入田”種植的苜蓿,草海連天,望不到邊。
過去,在當地農民眼裡的草隻有禾本科、豆科灌木植物。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地農民懂得了草的金貴,他們像種庄稼那樣去種草,有眼光有實力的企業也紛紛投資牧草產業的開發。
在九段村,唐彥軍正指揮人們將地裡打包成捆的苜蓿裝車。唐彥軍是張北縣人,三年前他到康保,陸續流轉了4000多畝地,種植高產優質飼草苜蓿,年收入達60萬元。“這些飼草都賣給了一些養殖大戶和企業,供不應求,今年我打算發展到5000畝。”唐彥軍興奮地說。
“一人富不是富,鄉親們富才是富。”唐彥軍把這句話付諸了行動,從田間管理,到收割牧草,優先雇用當地貧困農民,季節工一天120元左右,高峰期用工近百人。探索推行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優質肉羊700多隻,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為周邊6個村、上百戶貧困戶提供種羊,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發羊財、早致富。袁萬清是八段村村民,長期在唐彥軍建的農家樂裡打工,僅此一項,年收入近三萬元。
為做足做好草文章,縣裡確立了“草牧結合、以草定畜、以畜促草、循環發展”的草產業發展思路,不斷探索“種草—養畜—秸稈飼料化利用—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產和生態循環發展的路子。目前,全縣已有種草大戶100多戶、種草合作社20多家、草業公司5家。2016年,當地牧草總產量達8000萬噸、產值達1290萬元,農戶人均草業收入800元以上。
國家牧場呼之欲出
“北京的游客非常喜歡這裡的草原,在草原上騎馬更是一種享受。”在臥龍圖生態旅游景區,剃頭庄村村民夏志軍、郝鳳啟合伙做起了生態游生意。從最初的8匹馬,發展到現在的30多匹,僅騎馬體驗一項,他們的年收入就能達到10萬元以上。
持續的生態保護、草原恢復,讓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嘗到了發展旅游業的甜頭。2016年,全縣共接待游客26萬人次,實現收入2.6億元。以“吃農家飯、睡農家炕、享農家樂”為特色的“農家院”“農家樂”迅速興起,目前已發展到60多家,解決了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
為承擔好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重任,進一步拓寬脫貧路徑,康保縣出台了《打造國家牧場 創建美麗康保推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計劃用4-5年時間,圍繞生態農場養殖、種植、特色餐飲、鄉村旅游、產品深加工等方式,打造草原休閑旅游新模式。
“今年我們在北邊緊鄰內蒙古自治區的三個鄉鎮,分別流轉土地5萬畝,種植高效優質牧草,連片形成一個草場帶,恢復原始草原風貌。”康保縣委書記杜平告訴記者,草產業所蘊含的商機已經顯現,有幾家國字號企業表達了參與當地生態建設、發展草產業的合作意願,而已經落戶康保的中船重工下屬的新能源公司,今年下半年將開工建設生物質熱電廠,預計明年底竣工,康保發展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將邁出重要一步。
一年一度的康保草原國際馬拉鬆賽剛落下帷幕,第五屆康保草原國際風箏節再燃激情,這無疑又為康保帶來了十足的人氣和發展的機會。新興的綠色產業,將讓更多的康保農民走上生態致富路。(記者 王雪威 劉嘉雄)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