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遼寧《黨支部書記》

腳手架上的“戰斗堡壘”

——中建二局東北分公司第十七項目部黨建工作紀實

記者 姜成剛 樊秋實

2017年08月15日09: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7年3月,一支來自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二局東北分公司)第十七項目部、由7名黨員和8名業務骨干組成的項目先遣隊,抵達雄安新區三縣(雄縣、容城、安新)所在的保定市,正式進駐“中建二局保定綠城誠園”項目工地。該項住宅樓建設面積雖然僅有10萬平方米,但是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的決策出台,使得位於保定市中心的這個小項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

中建二局東北分公司黨委目前在全國范圍內下設24個項目臨時黨支部,為什麼把這樣重大的責任交給第十七項目部呢?前不久,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位於沈陽市沈河區金家街的“錦城鄰裡”項目小區,走進該公司2017年度“五好黨支部”之一的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尋找答案。

搞活黨建打鐵硬身

據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孫長遠介紹,按照分公司黨委“(臨時)黨支部建在項目上”的統一部署,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於2014年4月成立,有黨員16名。此外,項目部還有管理人員55人,整個團隊平均年齡28歲。第十七項目部在沈陽負責管理“碧桂園”和“錦城鄰裡”兩個項目,建設面積共25.8萬平方米,在施工建設高峰期,一線施工人員達1200多人。由此可見,這個小小的項目部黨支部,肩上的擔子並不輕。

“作為國有企業項目建設團隊,我們有深切體會,在施工一線搞活、抓實黨建工作,是整個項目建設隊伍形成凝聚力、戰斗力的核心要素,是團隊敢於拼搏、敢打硬仗、勇創佳績的力量源泉。”孫長遠說。

黨支部建立 “比”“學”“趕”“幫”“超”5個黨員工作小組,每組有6名成員,實行“1113計劃”,即1名黨員帶1名發展對象,帶1名入黨積極分子,帶3名普通員工,以此形式開展日常建設工作。黨支部為各小組量身定做《黨員工作小組工作細則》,結合落實分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用個性化的工作指南給各小組開展工作定制規矩,指明方向。

黨員工作小組充分利用“互聯網+”,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多形式、多批次的學習教育和技能競賽,如舉辦黨建知識競賽、建設廉潔項目“母親節給媽媽一個廉潔承諾”﹔開展“識圖算量”業務競賽、“鋼筋綁扎”技術比武﹔組織“工程銷項片區評比”,互查互檢提高質量……黨支部緊緊圍繞項目建設進展適時開展活動,並在各類活動中“叫響我是共產黨員”。每個月,對各小組進行考核,各小組之間還進行橫向互考。這些措施有效激發了員工的學習競技熱情,迅速提升了年輕員工的實戰能力,為持續打造紅色“工匠”團隊奠定了基礎。

項目部的“青年創新工作室”在短時間內完成技術創新18項,實現降低成本96萬元,增加效益89.6萬元。整個項目團隊上下一心,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項目單層施工速度。他們歷經398天艱苦奮戰,提前13天保質保量完成了“錦城鄰裡”項目封頂。

實干趕超爭當先鋒

在建筑行業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謀生存圖發展,許多年輕人都是在壓力下學會了擔當,在實干中提升了本領,並很快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先鋒作用就在他們身上彰顯。

25歲的施工員劉行負責施工進度和質量安全,他工齡隻有3年,黨齡卻有5年,在黨支部裡算得上“年輕的老同志”了。他對記者說:“工作壓力確實大,競爭無處不在,如果做得不好就會被淘汰。但隻要咬牙挺過來,長了本事,再干事就有底氣。”項目經理顧彪晚上11點鐘巡查時,還能看到劉行在工地上堅守。

對於項目部的年輕人來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有挑戰才會有成長。

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商務部經理於航,如今已是項目部班子成員之一。他大學畢業后應聘進公司,被分配到鐵嶺一個項目工地。“上班第一天,爸媽把我送到單位宿舍,一看住宿條件這麼差,11個人擠在一間屋裡,我媽當時眼淚就下來了。她一路哭著回了家,對我爸說,咱兒子從小到大哪吃過這種苦啊,他肯定堅持不到一星期就得回家。”事實上呢,於航不但堅持苦干了8年多,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晉級提職自不必說,還從項目部娶了媳婦回家。

34歲的張力佳10年前進入公司,從施工員、質檢員、技術經理一路干到項目質量總監,他用6年時間從十二級管理崗位連續晉級到三級管理崗位,靠的是什麼呢,就靠苦干實干。“打混凝土時6天6夜幾乎沒合眼,這不算啥,在我們這個行業裡是家常便飯。”張力佳輕描淡寫地對記者說,“我們隻有干在最前線,沖在最前沿,才能帶動整個團隊攻堅克難。”

2016年7月從大學校門走進項目部的張涵,深切體會到了在建筑工地上“重讀”一遍土木工程專業的滋味。作為黨支部的青年委員,她同時還擔任項目部預算員。她要化解各種不適應,學會各種新技能,包括如何跟農民工打交道、如何跟社區大媽們嘮家常。在黨支部“業務導師”於航和“生活導師”孫長遠指導下,張涵很快進入新角色,學先進、比技能、創業績,昔日校園裡的“女大學生黨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工作實踐中“共產黨員”這四個字的內涵和分量。

依托中建二局東北分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和人才成長規劃,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為年輕人提供了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實踐平台,通過一系列舉措和活動,培養了一批批素質過硬的業務骨干,並逐漸將他們發展成黨組織的新生力量。

關愛工友促進建設

當前,中國建筑行業的主力軍,仍是數以億計的進城務工農民兄弟。他們常年隨著各類工程項目南征北戰,備嘗艱辛。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真誠關心維護農民工利益,並從抓好農民工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入手,帶動施工隊伍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提升。

去年12月的一天,工地上一名來自遼西的女農民工小心翼翼地敲開了黨支部辦公室的門。工作人員范夢賽請她進屋,剛坐下,她就哭了:“我媽生病急需錢做手術,可我手裡沒有錢,我實在沒辦法了。”原來,她和愛人都在工地打工,這時還沒到結領工錢的日子,她隻好找項目部黨支部求助。但是項目部黨支部並不負責發放工錢。支部書記孫長遠了解情況后,一邊安慰她,一邊立即協調工程分包負責人想辦法。經過一番協商,工程分包老板破例給這位大姐預支了三個月的工資,她激動得一個勁兒地對黨支部同志說“謝謝”,后來在工地上,她也干得更踏實了。

為了切實維護農民工利益,項目部以項目勞務管理為依托,設立專門勞務管理員,督促勞務隊伍發放工資。項目經理則作為農民工工資支付的直接責任人,在安排項目資金時,優先考慮農民工工資,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項目部還為農民工提供意外傷害保險,督促勞務隊伍對因工受傷的工友給予及時的救治保障。

對於施工隊伍中的農民工流動黨員,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予以格外關注。保安隊長、老黨員蘇志英,有時候要回到組織關系所在地上黨課,不太方便。黨支部便把他納入到組織中來,同項目部黨員一起上黨課、參加活動。老蘇很快成了支部的得力助手,主動協助黨支部開展針對農民工的各種業務培訓。他還主動到農民工宿舍,給工友們講解工地施工與生活的安全知識,教農民工如何合理合法地維護權益。近兩三年,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先后接納管理流動黨員15人次,堅持認真做好流動黨員的信息普查、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

在常態化的工作中,黨支部通過黨員服務站及下設的三支紅色服務小分隊——紅喇叭、紅講堂、紅馬甲,側重面向農民工群體開展安全教育、健康講座、技能培訓、關愛農民工子女等一系列服務。夏送清涼、秋送安康、冬送溫暖,他們給農民工縫衣物、剪頭發、送西瓜、送月餅、熬姜湯……紅色服務小分隊,是常年活躍在項目工地上的一道風景,很受農民工歡迎。

服務社會增進和諧

一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對周邊環境產生階段性影響。從處理好項目建設與周邊社會關系著手,彰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增進社會和諧,是第十七項目部黨支部一項常做常新的課題。

“錦城鄰裡”項目施工之初,項目部黨支部安排員工主動深入周邊社區,了解收集居民意見。辦公室主任王芳在一戶老大娘家了解到,施工現場有一盞大燈,夜間光線太強,晃得她睡不好覺。王芳立即協調現場,調整了燈光角度。

得知項目附近小區居民健身場地缺少草坪、自行車棚大面積漏雨,黨支部立即研究幫辦,贈草坪、修車棚﹔冬季裡小區物業和社區服務站供暖燃料不足,來電求助,黨支部立即研究決定:把施工場地廢舊木方回收,贈給物業和社區取暖。一次收集了20立方米的木方,解決了大問題。

黨支部還積極響應東北分公司號召,為公司公益助學項目“中建先鋒成長計劃”踴躍捐款1.4萬余元。青年志願者們還主動到項目附近小學,看望慰問留守兒童。冬天裡,他們還不忘給附近環衛工人提供休息場所,免費提供熱飲。在項目交房時期,黨員服務站的紅馬甲服務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主動為業主解答疑問、提供引導服務。

一樁樁、一件件小事,周邊單位和社區居民看在眼裡,贊在心頭。“建設美好家園、共建和諧社會”,項目部黨支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中建二局東北分公司的發展理念,支部書記孫長遠說:“我們既時時履行著責任,又處處表達著情懷。”

競爭激烈的建筑行業沒有“中場休息時間”。第十七項目部先遣隊已經駐扎保定,相關工程業已啟動。這支朝氣蓬勃、銳氣十足的年輕團隊,慨然接受了上級重托,即將迎接新的挑戰。30歲的項目經理顧彪,這名建筑行業的“老同志”、黨支部裡的“新戰士”,最后笑著對記者說:“坦白地講,責任重大,壓力不小,但是有挑戰性,這令人興奮!黨支部大部分人雖都比我年輕,但他們都是骨干。我們有信心,再戰雄安,完成使命!”

至此,記者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黨支部書記》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