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上黨校

深刻領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科學論斷

——中央黨校學員“三個前所未有”系列訪談之二

2017年08月09日13:5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深刻領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科學論斷

學習時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艾俊濤:一是國家富強的強國夢。我們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建設等使我國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二是民族振興的復興夢。東方文明古國在歷經磨難后,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以巨大的犧牲和代價,找到了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三是人民幸福的幸福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更穩定工作、更滿意收入、更可靠社會保障、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居住條件、更優美環境的期盼正在變為現實。

牛一兵: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來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國防、外交等多方面實力的迅速增長,更體現在噴薄而出的“中國精神”和生動示范的“中國模式”,為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期待,為共同命運增添了新的凝聚,為世界文明提供了新的答案。

王永海: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奮斗,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偉大成就。以生態建設為例,我國目前的森林覆蓋率為21.66%,森林蓄積量為151.37億立方米,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漸次穩步推進,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土地沙化呈現整體遏制,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林產品生產和貿易規模躍居世界首位。

曲劍午:一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之路。中國正行走在民族振興的偉大征程上,GDP總量佔居全球第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我國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物質基礎。二是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文化基礎,成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和根本支撐力量。三是通過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以高等教育為例,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40%,是新中國剛成立時的150倍,在校生規模達3700萬,位居世界第一,是新中國成立時的310倍。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成為了助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宏偉目標實現的不竭動力,這只是今天前所未有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一個縮影。隨著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世界在看到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越來越願意尊重中國聲音,關心中國故事,認同中國道路,學習中國經驗。

學習時報:我們在實踐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偉大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的結合是如何貫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進程之中的?

艾俊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賦予嶄新的內容,推廣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去,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統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統一,創造性提出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現實和未來,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牛一兵: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結合在一起,領導中國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奇跡般地實現了經濟增長,13億多人的幸福獲得,泱泱大國的成功治理。從對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血脈的塑造中,從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實踐和經驗中,中國共產黨人挖掘並總結出真正能指導我國革命建設和事業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但並不是真理的結束,而是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但並不是教義的照搬、教條的僵化,而是作為進一步研究、豐富、發展的開始和方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

王永海: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根據世情的變化,從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出發,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堅持改革開放這一基本國策,帶領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勇於創新,克服各種困難,戰勝各種挑戰,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曲劍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貫穿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的基本線索,是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理想追求。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取得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開辟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新紀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又是實踐創新的巨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了新的內涵。

李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1921年以來,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找到了一條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進行艱辛探索,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提出並踐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的事業取得了新的偉大成就。這一切,都緣於我們黨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結果。

學習時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是如何切實依靠人民、為人民造福的?

艾俊濤:我們黨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讓每個人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讓每個人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推動者、創造者、發展者。我們黨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各項基本權利,使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平等參與、平等競爭、平等發展、平等享有。我們黨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解決改革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社會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牛一兵:人民的心聲就是黨的主張,人民的意志就是黨的意志。我們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在給予人民強大物質力量的同時,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的安危冷暖、喜怒哀樂放在心頭,關注民生訴求,回應民生關切,解決民生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人的夢,全體人民都是“夢之隊”。億萬人民因中國夢而奮斗,因中國夢而獲得,因中國夢而憧憬,因中國夢而自信。

王永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我們黨順應人民群眾對藍天白雲、潔淨的空氣、干淨的水源、良好的生態的需求,持續開展大規模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無論是全民綠化活動、森林城市創建,還是各項重點生態工程、大范圍的生態保護,億萬人民群眾始終是生態建設事業的主體,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勤勞智慧體現在生態建設事業的全過程。

曲劍午:民者,國之根也。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隻有讓人民群眾有想頭、有盼頭、有干頭,才能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才能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開展醫療、教育改革,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人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好處。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從福利到權利,黨中央始終把人民幸福鐫刻在通向中國夢的裡程碑上。

李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宏偉篇章。以教育事業為例,圍繞“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這一目標,一系列改革如火如荼。在教育公平方面,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等已使全國20多萬名貧寒學子走進了大學校園﹔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打出教育扶貧的組合拳,開始補齊中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短板,而創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養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可以說,中國教育的每一步前行,都在給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都在提升著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學習時報:“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應當如何進一步弘揚中國精神?

艾俊濤: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要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精神紐帶和不竭動力。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下大力攻堅克難,推進深化改革不退縮。使中國精神真正成為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

牛一兵: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民族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砥礪前行,就是因為秉持了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凝聚了民族特質的精神力量,延展了博大精深的精神脈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精神的基礎,理想信念的革命追求是中國精神的源頭,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是中國精神的主題,共產黨執政文化是中國精神的引領。當前,我們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使中國精神的方方面面和具體內涵都能教育、團結和鼓勵全體人民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

王永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產生的凝聚力、自豪感,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產生的創新力量、時代感是取得今天成就的精神支撐。生態環境建設保護事業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創新、奉獻精神引領並激勵鼓舞著千千萬萬個建設者努力拼搏。進一步弘揚中國精神,就要認真總結挖掘這些典型模范成長的歷程和規律,在全社會大力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家國情懷、高尚情操,讓人們從模范典型事例中獲得催人奮進的正能量,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順應人民群眾的熱切盼望,不斷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曲劍午:弘揚中國精神要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雷鋒精神、大慶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等甘願奉獻、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要提升文化凝聚力,增強民族自豪感。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這種動力在過去推翻了腐朽統治、抵御了外敵入侵﹔在今天成為我們眾志成城、矢志不渝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力,它將最大范圍地產生中華民族共鑄輝煌的向心力、創造力、凝聚力。

李民: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如果沒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就無法形成強大的精神內核。必須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對高校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建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陣地,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研究、培育弘揚,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形式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激發社會的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學習時報:“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新時期,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應當著力克服哪些困難,解決哪些矛盾?

艾俊濤: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越需要我們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隻要我們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我們就一定能夠到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一是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大力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城鎮化進程,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為城鎮化提供工業化支撐和必要的物質基礎和財力支撐,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二是防止陷入“塔西佗陷阱”。要全面依法治國,樹立對法律的敬畏和尊崇,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升政府公信力。

牛一兵:當代中國正在經歷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多少硬骨頭待啃,多少險灘待涉,多少陡坡待爬,多少溝壑待跨。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難度加大﹔協調利益關系、配置資源效益、解決矛盾沖突難度加大﹔加強黨員隊伍管理難度加大﹔加強思想輿論陣地的管理難度加大﹔維護國家整體安全,特別是政治安全難度加大。如何亂花不迷眼,浮雲不遮眼﹔如何既堅持真理引領,又開辟通向真理的道路,需要中國共產黨人作出回答。要用發展去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斗爭促穩定,以斗爭促和諧,以斗爭促發展。

王永海: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還面臨很多待解決的難題。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雖然成就顯著,但必須看到我國目前既有自然生態本底與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要克服困難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根本在於堅持黨的領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踐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思想,以系統工程思維抓生態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保持戰略定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作出貢獻。

曲劍午:當前,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等。面對這些矛盾,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李民: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要解決這些具體矛盾和現實困難,最根本的是要繼續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黨的基本路線,以新發展理念統領,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地一張藍圖畫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干。行百裡者半九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要繼續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蹚過深水區去追夢,也要靠誠實勞動、開拓創新,以實干興邦,以實干圓夢。(蘭文飛 林珊珊 何忠國)

(責編:宋鶴立、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