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遼寧《黨支部書記》

為了那句庄嚴的承諾

劉鳳貴

2017年07月28日13: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0年之內,我要讓全村每家都有百萬資產和百萬存款。如果實現不了,我就把我的企業都賣了,給大伙兒分了!”2009年1月,40歲的白利國高票當選河北省玉田縣鴉鴻橋鎮劉現庄村黨總支書記時,面對全村父老,鄭重地許下了這句諾言。

8年過去了,劉現庄村已經“脫胎換骨”。新樓房拔地而起,村裡環境優美、房屋寬敞明亮,村民的房產市值都超百萬元﹔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年人均純收入從6000元增加到1.8萬元,增加了兩倍﹔村民的福利多起來了,米面油可以定期領取,物業費、取暖費全免,孩子升學有獎勵,幼兒園、小學校、體育館、醫療室、健康保健中心、村民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劉現庄村從原來的貧困落后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提起眼前的幸福生活,劉現庄村人打心眼兒裡感謝白利國。

“我要圓百姓的致富夢”

劉現庄村緊鄰“京東第一大集”鴉鴻橋鎮,雖然地理位置優越,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小時候,白利國穿的“黑”棉襖是姐姐穿過的花棉襖染的,穿的涼鞋是姐姐穿過后改的,上初中還穿著姐姐的“旁開門”褲子……像白家那樣窮困的日子,在當時的劉現庄村司空見慣。

窮則思變。不甘心過窮苦日子的白利國初中畢業,便隻身去唐山、北京闖天下——他開過飯館,在鋸片廠、鞭炮廠裡打過工。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他陸續創辦了10多家企業,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民企業家,積累了數億元資產。

富起來的白利國,並沒有“忘本”。村裡有難處,他出人出錢出力﹔誰家遇上了為難的事兒,他總是鼎力相助﹔他的廠子裡,優先安置的也都是本村的百姓。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劉現庄村人,白利國對村裡的事情總是盡心盡力,但是看到村裡依舊是老樣子,心裡總覺得虧欠了什麼。

2009年春節,時任劉現庄村黨支部書記的劉德茹找到白利國說:“你這幾年發展得不錯,能不能回來接替我,讓大伙兒跟著沾沾光?”老書記的話讓他反復掂量:“搞企業,自己已經站穩了腳跟,如果回村當書記,這能行嗎?更何況,劉現庄村劉姓佔八成,而白家單門獨戶,大伙兒能買我的賬嗎?”

思來想去,白利國回絕了老書記的請求。過了沒幾天,鎮裡、村裡的人一撥兒接一撥兒地來給他做工作。雖然父母、妻子和企業高管還是一如既往地極力反對,但是白利國心中有個聲音卻越來越強烈:“你不能光盯著自己的事干,你還是一名共產黨員!”白利國用了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以后的日子裡,他決心要帶領全村老百姓一起致富。

2009年1月,白利國高票當選劉現庄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面對全村父老的殷殷期待,他在當選現場鄭重許下了“雙百萬”的諾言。

從那時起,白利國和村“兩委”班子勵精圖治﹔從那時起,世代窮困的劉現庄人終於看到了致富路上的曙光。

“既然干了就要豁出去”

建設新民居,需要錢﹔興辦企業,需要錢。可是,村裡賬面上不但一分錢都沒有,還有個“大窟窿”。

建設“劉現庄新村”,是村民的所想所盼。但是5000多萬元的首期啟動資金,對劉現庄村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白利國沒有和妻子商量,就從企業抽調5000萬元投了進去。新民居建到一半,資金再次出現缺口,貸款下不來。萬般無奈之下,白利國背著家人,先后賣掉了內蒙古的花炮廠,玉田縣內的採石場、服裝廠和飲料廠,籌資1.6億元墊付到村裡。“既然我選擇了回村,就要豁出去,想方設法把百姓的事兒辦好!”至今,白利國先后為劉現庄村累計墊資近3億元。

正是靠著這樣的信念,白利國帶領村“兩委”干部,咬緊牙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用4年半的時間,建成了48棟、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新民居,全村525戶、2006口人全部搬進了漂亮的新樓房。

初戰告捷之后,靠著辦企業的成功經驗,白利國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成立劉現庄農商集團,走“以企帶村、村企合一”的共同發展之路。他倡導並發起成立了富達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名社員平均年收入3500元﹔投資500余萬元興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玉田縣千畝食用菌標准化示范基地,所產香菇走出玉田,陸續打入京津唐等高端市場,年創收2000余萬元。依托近在咫尺的“京東第一大集”鴉鴻橋集貿市場,建立工業園區和倉儲物流基地,很快就吸引了8家企業入駐園區,村裡700多人進廠當了工人。

發展專業合作社和建立工業園區,讓劉現庄村農民既沒有失去土地,又擺脫了土地的束縛,變成了離土不離村的工人。用白利國的話說,劉現庄村現在除了上學的孩子和頤養天年的老人,家家戶戶都沒有無事可干的閑人了。

“我們要奉獻在前,享受在后”

“當了‘村官’以后,我的日子是越過越緊巴了。”白利國笑著說,“原來逢年過節的時候孝敬老人,一出手就過萬。現在有時兜裡就剩下百八十塊錢。”自從當上劉現庄村的黨總支書記,為了不分心,他把自己的企業全部交給妻子打理。村裡缺錢,他就“強迫”妻子從廠子裡拿錢﹔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實行集體坐班制、黨員代表議事制,推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簽訂黨員“造福為民”承諾書,每年領導班子開會達350次以上。早上天不亮就出門,晚上半夜才回家,已經成了白利國的常態。“一門心思都在建房子、給村子辦企業上了,真沒空兒琢磨自己家公司的事兒了!”

雖然白利國不打理自己的企業了,可是為村民花起錢來他卻“理直氣壯”。2009年1月上任時他就承諾:任期內,自己出資打造系列愛心工程,包括每月出資1500元,為60歲以上老人理發﹔每年出資不少於5000元為80歲以上老人祝壽﹔春節出資1萬元為60歲以上老黨員送慰問金、慰問品﹔每年教師節為村幼兒園老師和孩子送去不少於2000元的慰問品。此外,他還堅持每月給村民發放大米、面粉、油和每人30元的菜錢,過年發放肉、魚、糖果、瓜子、鞭炮。

這些錢是從哪兒來的呢?“都是從自己廠子那兒弄來的。”白利國說。妻子不情願,“不換思想就換人。”他竟發了這樣的“狠話”。

作為村干部,白利國不僅要求自己,也要求村“兩委”干部奉獻在前,享受在后。新村要建設,白利國帶領村“兩委”干部第一批拆遷﹔新樓選號,白利國第一個選的頂層五樓,把最好樓層留給群眾﹔門市選號,讓村民們先挑,白利國和村“兩委”干部最后一批選。兒子埋怨道:“天天爬五樓,忒累!”白利國笑了笑說:“誰讓你爸是‘村官’呢。”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劉現庄村,提起白利國和村“兩委”干部,大家心服口服﹔村“兩委”定下來的事兒,每位村民都會積極響應。在他們的帶動下,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僅用了8年時間,就實現了由“鄉”到“城”、由“村民”到“市民”的歷史性跨越。

“讓每位老人都安享晚年”

有的時候白利國的父親經常會和村裡其他60歲以上的老人一樣,從家裡出來,走向同一個地方——劉現庄孝老大食堂。在那裡,他們可以領取村裡專門為他們提供的免費早餐。

如果不出差,陪父母吃早飯,是白利國雷打不動的習慣。在他看來,這是對父母盡孝的最起碼要求。

白利國是村裡有名的孝子。不過,他並沒有把孝敬老人的美德僅僅留在自己家裡。讓村裡每位老人都安享晚年,這是白利國的宿願。

在劉現庄村,每一位85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白利國和村干部們都會帶上蛋糕登門為老人祝壽。今年95歲的任永蘭老人一個勁兒地夸:“白書記好著呢!我都見著五輩人了,還想活著。我現在用不著孩子們,書記給的錢夠我花了。”她提到的書記給的錢,說的是劉現庄村給年滿60歲以上老人發放的養老生活補貼,老人們親切地管這叫“零花錢”。除了“零花錢”,白利國還帶領村干部定期為老人們免費理發、體檢。

讓老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孝老節”了。9月9日這天,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領到每月100元、年遞增10元的生活補貼﹔為55歲到80歲的老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在劉現庄村民中心,巨幅書寫的“仁愛始於孝、德義見於教、禮善形於成、和諧緣於道”的庄訓,也是白利國主持總結的。在他提議下,劉現庄村早就明確了“以孝為先,誠信立本,以教存德”的孝善文化核心理念。

如今,劉現庄村已成為農業部、河北省農村干部培訓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基層農村干部到這裡參觀、接受培訓﹔白利國也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6年又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更讓人欣喜的是,在白利國的帶領下,劉現庄村摘掉窮帽子后,以孝老文化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設蔚然成風,一個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撩開面紗、初綻芳容!

《黨支部書記》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