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中華兒女》

謝朝華:從“無為”青年到有為“委員”

范承玲 宋漢曉

2017年07月26日13: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為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見証者、參與者與推動促進者,他由體制內到體制外又回到體制內,在黨派統戰工作發揮了較為突出作用

謝朝華,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是第十和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咨詢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法制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致公黨中央監督委員會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中國發展》編輯委員會委員。

日前,記者採訪了這位多達30多個“委員”稱謂的法律博士。委員是一種稱謂、職務,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非常常見,謝朝華就是一個在推動國家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無數個普通委員中透著不平凡特質的“委員”。作為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見証者、參與者與推動促進者,他由體制內到體制外又回到體制內,在黨派統戰工作發揮了較為突出作用。

獨特的少年生活鍛造堅毅人格

當年,少年謝朝華過了11歲還無學可上,因為當時的教育普及率不高,但他也沒浪費這段寶貴時光,村口的池塘邊,田野裡,樹林中,長江大堤上也時常看到他與小伙伴們的身影,拾柴拾糞、田間地頭除草施肥、場地上的孩童捉迷藏等都滋潤著他。

謝朝華11歲那年,村裡辦起一所耕讀小學,開始了他向外走出的第一步。小學老師是一個初中畢業的回鄉知青,村領導為照顧這位稍腿疾的青年人較少參加野外田間體力勞動,讓他擔負起三個年級,每個年級至少包括語文與算術兩門課程的任務。謝朝華在這裡學習了兩年多時間,后來轉到較遠的公社所在地的劉渡學校讀書,他在這裡完成了小學五年級及初中三年的學習。在這四年的上學過程中,謝朝華每天都要在條件較差的土路上步行兩公裡的裡程,不管天氣與季節。初中畢業后,謝朝華被推薦到較遠的襄安高中讀書。

“母親是裁縫,做一件衣服可以掙得10工分至30工分不等的收入,但母親做家務時間就少了,子女就要分擔家務,包括拾柴拾糞,擔水,洗飯碗乃至池塘邊洗衣服等等,還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掙工分,什麼耕地、插秧、收割稻米等等都做過。”

暑假期間“雙搶”是比較勞累的。上午收割早稻,下午插秧種晚季稻。按照水田干活的規矩,大家並排在田中插秧時速度快的人,可以將自己壟中剩余的秧苗扔到速度慢的人的壟中,於是慢的人就會更慢。為保証不被別人落下,謝朝華隻能咬牙與別人摽著干。

“累是累點,但鍛煉了堅毅、果敢、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與人打交道的同時提升了自己靈活處世的能力,增長了智慧,還對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非常有幫助,且受益無窮,伴隨終生。”

盡管謝朝華還沒有機會像許多城裡孩子一樣接觸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但與所有的孩童相比,他心中一點不少自由飛翔的夢想。那年夏季的一件事讓他至今不能忘卻。那天,謝朝華正與其他小伙伴們在長江大堤上放學回家,遠遠看見大堤上一輛吉普車飛馳而來,又從他們身邊飛馳而去,那車的速度,那車的狀態,讓他們跟在后面跑了好遠好遠。就是這飛馳的吉普車讓他感受到了身外世界的神奇,或許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在他的潛意識中已萌生出要去探知身外世界的願望。

“當地的鄉紳常說你在無為縣長大,以后可千萬不能真的無所作為,要做個有作為的人。我也從小就告訴自己要不斷地進步。對我這個渴望知識、渴望實現自我的農家子弟來說,當時一門心思就是想學習,感覺能夠讀書,能夠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越是條件艱苦,求知欲越強,沒有人逼著你學,是自己發自內心的想學、要學。好不容易攢下時間,更是惜時如金。小時培養出來的對讀書的興趣和吃苦耐勞精神使我在日后的成長中受用頗多。”

謝朝華人生的重大轉折是高中畢業時順利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西南政法學院。備考是五月六月。夏天昏暗的煤油燈下,天熱蚊子咬,為了創造條件學習,謝朝華便弄來一個木桶灌上水,雙腳放到裡面,然后用布罩著,既納涼又防蚊咬,可謂是一舉兩得。翱翔在知識的海洋裡,謝朝華也是苦中有樂,功夫不負有心人,郵遞員把大學錄取通知書按時送到了他的手上,謝朝華以該校文科班第一的高考成績被錄取。

練就服務祖國的硬本領

進入大學一年級后,在強手如林的高等學府,謝朝華的綜合成績和辦事能力在全班來講頂多算得上中等偏下。

“因為班上同學大都來自城市家庭,水平普遍比農村學生要高很多。法律專業需有社會閱歷與史地知識,這些都是自己的短板。而且法律學習要有分析綜與口頭表達能力,我當時在公眾場合下不敢說話,在班級開會專業討論時不敢有任何可能引起別人注意的肢體動作,恐懼其他同學或老師點名問我問題,開會時常常頭腦一片空白,同時也羨慕其他同學們講話時有條有理,聲情並茂。”

中學時代的學習家務掙工分煉就了他的堅韌與智慧,給了他打攻堅戰的力量與持久戰的毅力。為了克服這些短板,謝朝華下決心學說話,方法之一就是課下多朗讀與背誦。他便利用課后節假日的時間,經常在山間樹水旁,讀報紙,讀講義,讀參考書,讀后錄下自己再反復聽,通過一段時間的攻堅,謝朝華也敢於在小班討論時主動舉手發言了。

“我的人生十二字信條就是:堅定目標,馬上就干,持之以恆。”他的校友們至今還在傳誦“謝朝華歌樂山下學英文版毛選”的故事。當時,善於提前做好准備的謝朝華敏銳意識到學好英語才能在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於苦心研讀,他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一方面強化自己的英文,使英文水平突飛猛進地提高,在兩年后的1982年4月在國家統一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謝朝華的政治卷和英語卷成績都比較好,成為國家教委(現國家教育部)的留法公費生,也成為西南政法學院獲教育部公派留學攻讀博士學位為數不多的學生。

經過上海外國語學院出國集訓部為期10個月的法語訓練,1983年的7月14日,謝朝華和156人登上了教育部直飛巴黎的包機赴法留學。

像很多同學一樣,初到法國的謝朝華,留學生活中的第一個困難是法語水平不高,不能滿足交際和學習的需要。為彌補口語缺陷,鍛煉說話的膽量,謝朝華就常利用閑暇時間上大街,逛街心公園,找那些悠閑的法國老人進行對話。平時,下了課一回到宿舍,他就立即打開收音機,收聽當地的法語廣播,晚上通過看電視了解當地的情況,抓緊時間練習聽力。正是這樣的“瘋狂學習”方法使得他的口語和聽力進步神速,語言已不再是他學習和生活的難關,讓老師和周圍的同學吃驚不小。

在法學習期間,謝朝華不僅學到了豐富的西方法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與國內不同的學習方法。

“國外的學習以自學為主,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布置一篇論文,以你為主撰寫,下一次上課時,你要在課堂上做報告,其他同學提問題,由你當場解答,教授當場記分。這種學習方式,既激發人的思維,又鍛煉人的口才,更培養人的膽量。”

除了刻苦學習之外,謝朝華還積極利用其熟悉中國法律的優勢,向法國社會介紹宣傳中國法律的最新動態。他曾受全法企業雇主協會聘請,為法國企業界提供有關在華投資的法律咨詢。為了更好地向法國同行系統地介紹中國法律,他經常利用假期在學校從事有關中國法律和學術研究成果的譯介工作,一個假期下來還能有上萬法郎的收入。

在世界名城巴黎,美麗的塞納河、拉雪茲公墓、蒙馬特高地都讓謝朝華流連忘返。在參觀了周恩來總理在法國工作、學習過的地方——一個很舊的小旅館后,謝朝華暗暗發誓:要像這位偉人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自己的成材之夢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首開國內個人律師事務所

異國綺麗的風光,雖然吸引住謝朝華的目光,但留不住他的心。“我是一個很相信自己判斷的人。我的感覺告訴我應該回去。”謝朝華認為,他的根和事業在中國。

1988年初,謝朝華終以不懈的努力,在巴黎第十一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在博士論文答辯順利通過后的第二天,他就到中國大使館預定了回國的機票。幾天后,他帶著先后用一萬法郎購買的法律書籍登上了歸國的班機。

近五年的留學生涯和工作實踐使謝朝華不僅打下了堅實的涉外法律知識基礎,也掌握了豐富的涉外經濟貿易知識,使他有了著眼於國際司法與經濟實務的眼光。回國后,他先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部工作。1990年3月,又到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法律部工作。1991年10月,謝朝華又受歐盟總部之聘,任職於歐盟對外關系司和發展司,參與歐盟資助第三世界項目的工作。經過此番法律業務的實踐,他對歐共體及其成員國的金融、貿易、反傾銷、公司法和知識產權等法律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擅長用英語和法語為客戶提供國際貿易仲裁、公司組建、証券發行、房地產、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業務。

1992年年初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以后,建設市場經濟已是大勢所趨。非常關注國內發展的謝朝華經過深入分析之后認定,大批外商將來華投資。他們大都來自西方發達國家,如同在他們本國一樣,在進行各項投資之前,需要進行經濟、法律、社會等各種可行性研究。此外,還要委托律師起草一系列法律性質的文件,供談判時使用。為適應國際商務需要,國內也逐漸改變了以領導承諾代替法律性文件的辦法,需要大量懂法律、懂外語的法律專門人士。

“自己的優勢在於熟悉中西方法律和國際慣例,通曉兩門外語,並且在國內外律師事務所有一定律師實務經歷,而這些正是國內的法律工作者們最缺乏的,如果自己回國從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一定會大有用武之地。”於是謝朝華放棄歐盟總部的高薪聘請,第二次回國。

1994年4月,謝朝華開始了個人下海創業的嘗試,在北京飯店創辦了我國首家個人律師事務所——謝朝華律師事務所,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海歸”。一時間,社會、媒體熱議。從此“謝朝華”三個字已不只是出現於個人簡歷的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新生的“事務所的工作特色和名譽”。謝朝華律師事務所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從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的律師事務所,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律師事務所。

“剛開始時事務所規模並不算大,也就是10多個人,我們主要業務是幫助外國公司開展在中國的合資或獨資業務。”

在創辦律師事務所的過程中,他有艱辛的感嘆,也有滿意的微笑。由於當時業務定位於提供涉外法律業務,這對辦公地點的要求相對較高,還要聘請既懂外語又精通法律的高級專業人才,都需要相應的資金准備。而他在法國工作時留下的一些積蓄,細算起來也隻不過夠維持半年的開支。

謝朝華面臨的另一個困難是對國內機構和法律法規的生疏。在國內上大學本科時,他全面學過中國有關法律課程,但畢業后直接去法國留學,后來又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國內機構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和重組,又有大量新的法律法規出台,他回國時間不長,對國內的機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很好地熟悉。而如何尋找客戶,把潛在的客戶變成現實的客戶,則是他當時面臨的一個最大困難。法律事務所在當時的中國畢竟是新生事物,有市場的需求並不等於對你的事務所有需求。

憑著自信與對市場的了解,謝朝華多管齊下開始攻堅。他先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創辦了律師信箱,每周寫一篇關於涉外法律問題的文章,所涉及的問題都是外商投資企業在華遇到的實際問題,有相當的針對性和現實性,又與他在國外學習工作期間的同學、朋友聯系,告訴他們自己在中國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很適合為外商在華投資提供服務,並與外國在華使館商務處、外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各種商會進行聯系,參加他們在中國舉行的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報告會、聚餐會、研討會等,介紹中國新出台的涉外法律、法規的內容和外商投資企業容易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提出建議性的解決辦法。他還有針對性地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包括針對他們提出的具體問題,上門進行具體的分析,並提出解決辦法。為贏得客戶的信任,他竭盡全力做好客戶委托的每一件事,不論大小都最大限度地滿足委托人的要求,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熟悉國內、國外新出台的法律法規,研究合資企業出現的各種問題,與有關部門和有關專業人士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沒過多久,成功的喜悅又一次降臨到謝朝華的頭上。據1996年7月《光明日報》公布的經權威機構認証的96’中國城市市場品牌競爭力調查結果顯示,作為中國第一家以個人姓名命名的北京謝朝華律師事務所在“市場競爭力”、“市場佔有力”和“市場影響力”三項調查中均榜上有名。

1998年4月,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北京市青聯及北京日報社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北京十大杰出青年評選活動中,謝朝華被評為十大杰出青年。

投身國家制度建設提升個人價值

1994年,謝朝華經時任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和海聯部部長介紹,由致公黨中央直接發展為致公黨黨員。由於他的廣泛代表性和對民主黨派工作的執著精神,謝朝華由執業律師直接轉為國家公務員性質的致公黨系統中省一級的領導班子成員。不久,他當選為致公黨北京市副主委,2007年6月起任專職副主委。

“我深知把才智用到政治工作方面是人生價值的升華。在與民主黨派的接觸中我發現,做律師是微觀的事情,而黨派工作則很宏觀。從微觀到宏觀,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大的轉變,但我喜歡這樣的工作,對自己的選擇就無怨無悔,當時想既然時代需要、國家需要,自己隻有努力學習,盡快適應新工作的需要,爭取在新的崗位上有所作為。”

謝朝華說,參政黨的隻能就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他有義務履職盡責,為首都、為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為廣大百姓造福。

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謝朝華每年都有“重頭議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每年都有“重頭提案”。1999年的《北京市政府採購條例》立法議案,2000年的《個人獨資企業法條例》立法議案,2001年的《北京市國家公務員條例》立法議案,2002年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監察條例》立法議案,每份都是洋洋洒洒數萬言,而且都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並被採納。2003年全國政協會議期間,他提了20多份提案,其中“應加大宣傳我國反貪成績的力度”被評為優秀提案。此后每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都有他的提案、記者專題採訪、訪談節目等等。他還參加多次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組織的調研,積極參與調研報告的討論等等。

作為有責任感、習慣服務社會的委員,盡管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在內的幾個職務任期即將到屆,但謝朝華服務社會的熱情不減。為響應國家向世界推介黃山,他又為“謝委員邀您走黃山”與打造千裡徽州文化山北長廊奔走呼吁。“誰不說俺家鄉好,謝朝華誠邀天下客。想把我在過去歲月裡在各種環境下結識的中外人士勸說去黃山,去古徽,看古村落,看雲海怪石奇鬆溫泉,看江南的油菜花,使友人們在賞美景心身投入過程中不知不覺完成了在生活大城裡每天需要巨大理性勇氣才能完成的一萬步或八千步的‘任務’,讓我們快樂地生活著。”

《中華兒女》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李紫薇(實習生)、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