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改革激發中華文化精氣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述評

2017年07月24日09:2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改革激發中華文化精氣神

  【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

  近日,杭州歌劇舞劇院的《遇見大運河》在法國巴黎會議宮表演廳上演,用藝術的方式向法國米迪運河致意。從2014年首演以來,這場文化遺產舞劇已演出百余場,走過中國大運河沿線6省2市,今年又從法國開啟了世界巡演之旅,搭建起東西方交流溝通的橋梁,傳播當代中華文化的精氣神。潤物無聲,巡演喚起人們對自然、歷史的敬畏﹔改革創新,文化的根脈在傳承,文化的基因在生發。這只是文化體制改革成效的一個小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宣傳文化戰線高舉改革旗幟、聚焦“四梁八柱”、銳意攻堅克難,在鞏固已往改革成果基礎上,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在新的起點上縱深拓展,取得一批開拓性、引領性、標志性的制度創新成果。通過改革,進一步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進一步促進了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加強頂層設計:搭好文化體制改革的“梁”和“柱”

  一枝古藤,千顆種子。蘇州博物館用創意讓歷史“活”起來,從明代書法家文徵明親手種植的那棵500多年的紫藤樹上,採集種子,加上精細雅致的外包裝,名為“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種子”,熱銷給各國參觀者,文化生生不息之美悄然播撒。

  五千多年的文明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今天怎樣讓更多的文化“種子”重新綻放,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在新的形勢下,又如何進一步破解制約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些是需要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來作答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治國理政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對文化改革發展進行謀劃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要求,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先后制定《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編制《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出台“兩個效益”相統一、媒體融合發展、特殊管理股試點、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等40多個改革文件,進一步明確改革的目標思路和任務舉措,細化了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搭建起文化制度體系的“梁”和“柱”。

  改革,爭在朝夕、重在成效。改革愈深入,愈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斷力和執行力。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建立任務台賬、加強督察問效,重點任務進展一月一反饋、一季一督察,跟蹤效果、及時整改,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生根。截至目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確定的104項文化體制改革任務已完成97項,其余7項正在抓緊推進之中。

  激發創新活力:做優做強做大文化產業

  近年來,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文化產業卻難能可貴地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16年文化產業還交出“雙突破”的“成績單”:文化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這成績來自於,十八大以來著眼“供給側”用勁發力,積極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優化布局結構,提高供給質量,推動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說:“哪裡有文化、哪裡早晚就會出現經濟繁榮,而哪裡出現經濟繁榮,文化就向哪裡轉移。”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幸福產業,既是滿足人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力支撐。

  企業是經濟最活躍的細胞,文化企業的成長見証著文化產業的活力迸發。來自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超過322萬戶,同比增長22.4%,比全國企業數量平均增速高出3.1個百分點。目前,滬深兩市文化上市公司達103家,約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3.21%,其中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有10家,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化板塊”。

  數字的變化折射理念的變化。“文化+”與教育、信息、旅游、體育、建筑設計及相關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特別是對接“互聯網+”戰略,文化與科技“雙輪驅動”,推動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等新興業態迅猛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文化消費方式,也拓展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

  促進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素不相識的人圍坐在圖書館中安靜看書,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圖書館工作人員“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則是一次文化的傳遞。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公共圖書館法(草案)》,從立法的高度保障公共圖書館的投入,讓“書虫”的免費閱讀沒有障礙。

  而此前,國家頒布《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規范和界定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責任和義務,將公共文化建設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

  十八大以來,我國著眼於實現文化小康,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其中一個重要制度設計和工作抓手,就是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中央制定《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確定了14個小類22條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國家標准。

  貧窮不拒絕文化,扶貧離不開文化,文化有助於脫貧。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相銜接,堅持反彈琵琶、精准扶貧,助推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實現文化小康。中央有關部門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實施百縣萬村綜合文化中心工程,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扶持建設1萬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文化之光。

  講好中國故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歷史上,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今天,“中國故事”還在續寫,“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掀開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

  “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G20杭州峰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等多個國際重要場合,利用主題演講、署名文章等形式,以生動的語言、鮮明的表達、國際的視角,講述中國故事,在世界上掀起強勁的中國風。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被譯成22個語種、25個版本,在海內外已經發行了625萬余冊,中國理念、中國制度、中國方案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理解和認可。

  交流促相知,相知促相親。拓展對外文化交流的廣度與深度,用好中醫藥、中國美食、中國園林、中國功夫等文化名片,持續打造“感知中國”“歡樂春節”“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品牌,使中華文化的親和力、感染力顯著增強。

  感染力決定傳播力,傳播力決定影響力。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已成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這些年,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增長迅猛,2016年文化產品出口額786.7億美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外直接投資39.2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8.6倍﹔圖書版權輸出1萬種,輸出和引進品種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6年的1︰1.6。這些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凝結的正是當代中國人的所思所想,是中國文化的精氣神。

   (記者 張玉玲)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