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分享

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三農”

資源變資產 資金變股金 農民變股東 空殼村變得滿眼春

記者  郝迎燦

2017年07月24日07: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年時間,人均純收入從不足4000元到10030元,村集體經濟從0躥升至180萬元——貴州安順塘約村之變,肇始於2014年夏初的一場特大洪災。

“庄稼沒了,房子毀了,路也斷了。”村支書左文學夜不能寐,一遍遍地自問:“怎麼辦?怎麼辦?”

出路是逼出來的。“之前出去打工是外頭撿到梁上草、家裡丟了老母雞,歸根結底是種糧效益低。如果把村裡土地集中起來,搞規模化經營,市場需要啥種啥,土地資源就盤活了。”左文學說。

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塘約先后成立村級合作社及土地流轉中心,對全村土地、林地、集體建設用地、農村房屋等七權進行確權,通過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土地回歸村集體,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效益按照合作社30%、村集體30%、村民40%的比例進行利潤分成。

村集體合作社的成功組建,為扶貧項目資金發揮造血功能找到了載體,為發展現代農業、村公益事業掃清了障礙。“美麗鄉村建設迅速實施,產業調整不斷推進,蔬菜、精品水果、綠化苗木基地發展到3800畝。村民不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紅利,還可以在基地務工獲得收入。”左文學說。不僅如此,塘約還成立了運輸分會、建筑工程隊等合作組織,利用村裡勞動技能優勢壯大集體經濟,拓展群眾致富門路。

“6畝土地全部入股到合作社,去年僅土地流轉和分紅就得了5800元。”48歲的村民李金全說,2014年以前,一年到頭圍著6畝地打轉轉,勉強混個肚兒圓,而現在,土地入股、人在基地務工,一年收入8萬元以上。

塘約之變,是以“三權”促“三變”, 使死資源變活資產,小農戶成“大股東”,空殼村重新煥發生機。

塘約之變,亦是貴州之變。去年,貴州明確“三變”改革試點縣21個,覆蓋貧困人口48.2萬人。“改革激活了城鄉存量資產、自然資源,促進了農業生產增效、農民生活增收,為農業農村發展培育了新動力,成為農村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建設的強大引擎。”貴州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今年起,貴州在所有縣域開展改革試點工作,以“三變”改革統攬全省農業農村各項改革。貴州省“三變”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改革把貧困群眾與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有機連接起來。去年試點區域共減少貧困人口11.1萬人,試點村集體收入達到649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低於5萬元的空殼村由去年初的84個減少到7個。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4日 02 版)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