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09:33 來源:解放日報
李動
秋高氣爽,晨曦初露。
“嚓嚓,嚓嚓!”9名英姿颯爽的武警戰士,護衛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邁著矯健的步伐,從上海市政府貴賓廳向旗台正步走去。身材高大、年輕英武的國旗衛士,身著橄欖綠禮服、腳蹬黑色長靴,頭頂上的警徽在霞光的映照下熠熠閃光。
武警戰士甩臂標准有力,腳步整齊劃一,鮮艷的五星紅旗映紅了他們英俊的臉膛。
從市政府貴賓通道到旗台大理石台前,正好40個正步,多一步不行,少一步也不行﹔每一步步幅75厘米,多一厘米不行,少一厘米也不行。9名國旗衛士正步來到台階前,三名旗手列橫隊站立在旗杆下,撒旗手在護旗手的拱衛下,將國旗固定。隨后,撒旗手揮動右臂,“唰”的一聲,利索漂亮地劃出一道弧線。一面長5米、寬3.3米、重27斤的五星紅旗,伴隨著嘹亮雄壯的國歌音樂,徐徐地向上升起。1分24秒規定的時間內,國旗升到26米高的旗杆頂部。五星紅旗在霞光的映照下,迎風飄揚在上海市的中心地域,飄揚在共和國的藍天下,飄揚在華夏兒女的心底。
此時此刻,空氣仿佛凝固了,人民廣場上鴉雀無聲。清晨過路的行人、騎車的市民、來滬的游客,以及鍛煉身體的老人,見到如此庄嚴的一幕,齊刷刷地駐足立正,凝神觀望,行注目禮。熱血在國旗衛士和觀看者的心中激蕩。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觀看升旗的路人嘖嘖贊嘆武警戰士身材是那樣的高大挺拔,步伐是那樣的整齊劃一,精神是那樣的庄重飽滿,與天安門國旗護衛隊一般無二。是的,這些身材高挑挺拔的戰士可謂是千裡挑一。1995年5月,上海市政府決定舉行升旗儀式,武警上海總隊領受升旗任務后,每年從2萬多名戰士中,經過3個月新兵連的軍事訓練后,再經過嚴格挑選,篩選出20名身高1.80米以上的戰士。於是,他們被拉到浦東一個封閉式訓練基地進行了超常的“魔鬼式訓練”。
平時訓練,他們以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為榜樣。要達到如此高標准,絕非一日之功,乃天天苦練的結果。
國旗班一班班長蘇生告訴我,他們每天要練習三功,即站功、腿功和眼功。所謂站功,就是雙腿繃直,頭頂兩塊磚頭,兩眼平視前方,衣領邊還要別上大頭針,以防亂動。身體稍微變形,頭上的磚頭就會掉下來,肩膀就會挨砸。兩個中指緊貼褲子中縫。腳掌和胸脯,以及臀部構成一條線。每天如此苦練至少兩小時以上,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冰天雪地的嚴冬,一練就是半天,尤其是盛夏,流下的汗水濕透了汗衫和褲子,幾小時練習下來,皮鞋裡能倒出水來。更艱苦的是晚上睡覺不能用枕頭,還在雙腿內側夾兩塊10厘米寬的木板,用背包帶把雙腿捆起來,保持腰杆筆直,頭正頸直。練久了才能站得筆直。
還有腿功,就是正步走,但這個正步走必須每一步都是標准的75厘米,抬腿腳掌離地面必須25厘米。為了走出標准的正步,腿彎上捆上竹簽,還要綁上5公斤沙袋,正步走立定姿勢最少保持8分鐘。冬天三小時下來衣服濕透,夏天更是如同蒸桑拿。結束后兩腿麻木,走路輕飄飄,猶如騰雲駕霧,就這樣一步步反復走,一天天重復練,苦練一年,才能達標。
最后是眼功。練眼功就是睜大雙眼目視前方不能眨眼,為了保持大風裡兩分鐘不眨眼,戰士特意迎風站立,風吹眼球眼淚直流,兩眼發麻發木,最后什麼感覺都沒有了。在陽光下堅持兩分鐘不眨眼,眼睛發花發澀,等意識到閉眼了,眼皮不聽使喚,用手揉搓眼睛,許久才能恢復視覺。
可以說,每一個國旗班的戰士手掌和腳掌都起過血泡,手臂和腿部都紅腫過,都偷偷流過眼淚。
1996年入伍的張雲琛是位擎旗手。入伍前,他是一名乒乓球運動員,曾經訪問過寶島台灣,獲得了男子個人單打冠軍。站在領獎台上,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庄嚴地升起時,他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到北京參加比賽時,他特意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特別羨慕威武的軍人。為了圓軍人的夢,他惜別體壇,加入軍營。經過日復一日刻苦的訓練,經過層層挑選測試,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一名國旗班戰士。
但是張雲琛萬萬沒有想到,國旗班的訓練不但枯燥乏味,而且苦不堪言。他對自己能否勝任失去了信心。第一任擎旗手帶著他來到了國旗設計者曾聯鬆的家裡,聽他講起國旗設計的經過和包含的意義后,張雲琛深深理解了擎旗手的真正內涵。經過千錘百煉,菜鳥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擎旗手。“合格”兩字背后付出了多少艱辛的汗水和委屈的淚水,實在是難以言喻。旗長5米、寬3.3米,旗杆長3.5米、重13.5公斤,且又圓又滑,國旗扛在肩上不能有絲毫抖動,行進時身體不能變形。
張雲琛感慨地說,剛來扛旗時,我連站都站不穩,更不用說行進了,旗一上肩,身體就變形,左肩高於右肩,腰也挺不直。都說上海兵嬌嫩吃不起苦,我決不服氣,於是,我背后綁上木制十字架,扛著國旗,對著鏡子練站功,一站就是兩三小時。人家練一遍,我就練兩遍,非給上海人爭口氣,最后,我終於穩穩地扛起了這面國旗。但是齊步訓練時,扛著國旗很難把握行進的方向,更不用說正步走。於是,我就用右手食指與中指緊扣圓滑的旗杆,開始了艱難的邁步,不到一小時,肩部與旗杆接觸的地方磨出了血泡,接著手指也磨破了。但我不怕,咬著牙繼續操練。每邁一步,潰爛處都刀割一般地疼痛,多次因疲憊和疼痛而險些昏厥。雖然疼得鑽心,我都以頑強的毅力堅持住了。
是的,22年來,國旗班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老兵,迎來一批又一批新兵。然而,戰士的艱苦訓練卻一如既往,戰士對國旗的深厚感情卻始終如一。
國旗衛士與國旗設計者的情緣
在國旗班,有一面五星紅旗特別引人注目,那是國旗設計者曾聯鬆贈送給國旗班的,上面留有曾老的題詞:“風展紅旗如畫”。曾老雖已離去,但他留給國旗班的囑托卻一直激勵后生熱愛國旗、熱愛祖國。
1995年國慶前夕,國旗班第一任班長張耀良和3名戰士來到曾老家裡探望。他看到幾位國旗班戰士上門,非常高興,深情地向戰士們回憶起了設計國旗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1949年開國大典后的第二年的夏天,曾聯鬆從《解放日報》上看到北京征集國旗圖案的通知,他一口氣讀了好幾遍,這是黨的號召,一定要參加投稿。那時,上海的天氣特別炎熱,曾聯鬆伏在狹小的屋子裡畫啊畫的,苦思冥想中常常忘了時間。他一鼓作氣地設計了十多幅圖案,但畫稿總是不盡如人意。一天深夜,萬籟俱寂,毫無頭緒的他來到馬路上散步。舉頭凝望著皎潔的月亮和眾多星星,一幅眾星拱月圖在腦海裡閃現。他忽然想到眾星拱月,就是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把星星放在國旗上”的靈感突然閃現。
於是,他疾步回到家,在寫字台上劃了一顆大五角星,並在大五角星的中間畫上鐮刀斧頭,大五角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星象征著四個階級,即人民。他剛讀過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裡面指出人民包括四個階級。
緊接著,他苦苦思索這五顆星的位置。放在正中太四平八穩,天地也不夠開闊。算算日子,截稿日期臨近,但他還是躊躇不定。無意之中,他把幾顆星星挪到旗面的左上方,頓時覺得天高地闊。“成功了!”他高興地跳了起來。接著,他又進行細部的技術處理,五顆星形成橢圓形,猶如秋海棠的葉子,象征祖國疆土領域。星星呈黃色,黃色也是我們的膚色。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畫好圖案,忐忑不安地投進了郵筒。見報紙上公布套紅的五星紅旗時,他頗為激動和驚喜。激動的是中國人民從此將擁有真正代表自己國家尊嚴和主權的國旗﹔驚喜的是這面五星紅旗竟然與自己設計的圖案大致相同。但他又不敢確認這就是自己設計的圖案,因為公布的圖案大五角星中沒有鐮刀斧頭。
那天,曾聯鬆來到圖書館找到一本《國旗圖案資料》,其中“復字第三十二號”五星紅旗圖案下赫然印著“設計者——曾聯鬆”幾個字,他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與國旗相連。
1950年元旦,曾聯鬆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信函:曾聯鬆先生:你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府紀念刊一冊,人民幣500萬元(現人民幣500元),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
第二年國慶節,曾聯鬆被邀請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
曾老講述完國旗設計和產生的經過后,特意為戰士題詞:“風展紅旗如畫”。
此后,他多次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國旗班探望,給戰士們講述有關國旗的故事,激勵戰士們的愛國情懷。
每逢節假日,戰士們便會帶上鮮花和水果去探望曾老。1999年4月,曾老身患重病住院,國旗班的戰士分批趕往醫院看望老人。每次國旗班戰士到來時,昏迷中的老人竟會奇跡般地蘇醒過來。當他得知國旗班立功的消息后,雖然不能說話,但緊緊地拉著戰士的手不放,無聲的囑托,盡在一握之中。
“帥”的代價是付出
1998年7月,悶熱潮濕,熱氣逼人。聽說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7月2日下午6點要來參觀上海博物館,為了確保降旗順利,戰士們冒著37.6攝氏度的高溫,穿著禮賓服在太陽底下操練,汗水濕透了三層衣服。
下午5點45分,按照分工各自進入預定位置,突然天空電閃雷鳴。有位中年市民來到2號封控哨對戰士說:“小戰士,馬上要下大雨了,來,我給你幾把傘。”戰士紋絲不動地說:“謝謝你!但我們規定不能用雨具。”5點56分,三位旗手從西大廳走出,到旗台共236步,2分37秒,旗手們迎著狂風暴雨踏著整齊的步伐向前邁進。
18點整,降國旗時,大道東頭傳來了轎車的鳴笛,緊接著一組車隊朝大道駛來。戰士們在驟雨中將濕淋淋的國旗降下收攏。總統車隊正好從旗台駛過,車隊放慢了速度,其中那輛烏黑特別加長的凱迪拉克鳴笛致意,向國旗衛士表示敬意。
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期間,十中隊國旗班擔負開閉幕式和171個國家館日、20個國際組織榮譽日等升降旗任務。
4月30日20時整,9名英武高大的武警戰士出現在世博會開幕式會場。他們邁著堅定整齊的步伐走向豎在會場右側的3根旗杆。從出場到旗杆下,雖然隻有短短的36步,卻聚集了世界的目光。現場安靜下來,鏗鏘的腳步聲踏響了時代的節拍,無數相機燈光閃亮,國旗班9名戰士成為現場數千雙眼睛、電視機前數十億世界觀眾追逐的焦點。這時的他們代表了國家形象。
“全場起立!”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俞正聲宣布:“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激昂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撒旗手楊澤楠奮力將旗甩出,國旗伴隨著國歌的節奏緩緩上升。升旗手叫司龍建,是國旗班的班長。國歌時長48秒,旗杆高度10.5米,每一次抬臂高度30厘米,35次上下倒手之后,國歌結束,國旗必須准確到達旗杆頂部。這些數字和程序已經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裡。零誤差、零失誤。全場觀眾投來贊許的目光。
然而,為了短短的48秒、36步、35次倒手,他們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完全手動升旗,嚴格保持旗幟勻速運動,且不能眨眼,因為每一秒都有無數閃光燈在眼前晃動,任何一個細節都會被完整地記錄下來,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缺乏超強的定力,很容易失誤。為了使自己不在閃光燈前眨眼,司龍建白天迎著太陽光練,晚上對著手電筒看,還經常讓戰友拿著照相機,開著閃光燈對自己的眼睛“狂拍”。剛開始眼睛很難受,就點些眼藥水,一秒一秒地延長。還有他的皮靴太大,為了合腳,他在全是血泡的腳上纏上了一圈圈衛生紙。
6月2日,世博會意大利國家館日。舉行儀式前30分鐘,世博局禮賓部緊急通知,意方要求用自己的樂隊演奏國歌。當時,外賓和觀眾已到位,不可能再進行彩排,從來沒有配合過,萬一出問題就會造成不好的國際影響。起初,升旗手崔雪還沒有太多的顧慮,無論是誰演奏國歌,內容是不會變的,長度也不會有變化。他在心底默默地回憶著意大利國歌的旋律。離升旗不到5分鐘,聯絡員一路跑來告知:“意方要求去掉國歌的30秒前奏。”這個消息讓崔雪吃了一驚:這就等於把1分32秒的國歌硬生生地變為1分02秒。沒有時間協調,隻有全力迎戰。他迅速計算出拉旗的把數,腦海裡立即跳出由原來的50把減為33把。當30秒國歌響起,他一邊和著音樂,一邊調整速度,熟練的動作使人看不出他內心承受的巨大壓力。曲終旗到,毫秒不差!
10月8日,世博會佛得角國家館日。上午10時23分,國旗班戰士准時站上國旗台做最后的准備。突然雷雨交加,大雨如注。此時,出席佛得角國家館日儀式的總統皮雷斯在時任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的陪同下走向會場,臨時更改場地已不可能。10時30分,佛得角國歌准時奏響,此刻雨聲雷聲音樂聲交織一起,暴風雨迷住了雙眼。升旗手張軍瀚數著把數往上拉,國旗越升越高,手中的麻繩突然變緊,他意識到繩索可能被風吹到一邊,相互纏繞在一起了。來不及多想,他變雙手拉旗為一手拉旗一手調整。左手用力拽拉,右手不停抖繩,被雨水打濕的旗面、旗繩牢牢地粘在旗杆上,張軍瀚用盡了全力,雙手虎口被鋼絲繩子磨破,血水夾在雨水裡順著繩子往下流……終於國歌畢、旗到頂。儀式結束后,在場的一位領導動情地說:“看了你們佛得角國家館日升旗,非常感動,更感到一萬個放心,你們展示了國家的形象,展示了武警的風採,你們無愧於世博旗手的稱號。”
世博會期間,國旗班精准升旗13652次,均實現零失誤、零差錯。
讓國旗挂滿大街小巷
2001年國慶節期間,時任國旗班班長韓軍到南京路上巡邏,望著流光溢彩、人流如織的街景,他總感到缺失了什麼。春節期間南京路上到處挂滿了燈籠,情人節那天,南京路上到處是鮮花,為什麼國慶節南京路上卻看不到飄揚的五星紅旗?韓軍意識到當下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腰包鼓了,而國家意識尚有欠缺。社會多元、價值多元,更要讓愛國心升華為老百姓的主流意識。
韓軍開會時向黨支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與會黨員的一致贊成。當晚,韓軍帶領國旗班戰士開始編宣講稿 《升好祖國第一旗,凝聚億萬愛國心》。第一次到儲能中學宣講,台上講得精彩動情,台下聽得入神動容。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宣講后,國旗班的戰士為師生們演示了標准的升旗儀式。臨別校長送上紀念品,韓軍婉拒說:“學生們每天認真對待升國旗,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此后,每次升國旗時,學生們都自覺地迅速排隊,庄嚴地舉起右手,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學生們還手工制作了一面錦旗。上書:“向國旗衛士學習!”
一天,國旗班班長張耀良外出看到一家單位的國旗已經破損,便主動上門找到了該單位領導,說明了來意。這位領導誠懇地接受了意見,馬上派人更換了國旗。事后,還主動邀請張班長到他們單位演示標准的升旗儀式,並請他講解國旗知識,還聘請他為榮譽員工。
漸漸地,國旗班“宣講團”的名氣越來越大,南京路上的很多商店酒樓也開始主動邀請國旗班戰士為員工宣講國旗知識和故事。全國最大的水餃連鎖店上海南京路分店的應經理,是十中隊的退伍兵。國慶節期間,他在水餃店率先挂出了五星紅旗。隨后其他商家紛紛效仿,一家、二家、三家……到如今國慶節期間,南京路上商家自發地挂出五星紅旗已達幾百家,並輻射到上海的大街小巷,許多公交車、出租車也插上了五星紅旗,甚至游客的手中也舉著國旗,一面面或大或小的五星紅旗,映紅了節日的申城。
十多年來,國旗班一茬茬的戰士堅持閱讀和背誦《國旗法》《祖國在我心中》《國旗、國徽、國歌的故事》等資料和書籍。他們先后被上海旗篷廠、上海小學、格致中學、東方航空公司“飛燕乘務組”等幾十家單位聘為編外輔導員,足跡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共為社區、學校和企業義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000多場,聽眾30多萬人次,培訓升旗手4500余人。
國旗班的戰士每年都有人退伍,他們離隊前,都會面對飄揚的五星紅旗行最后一個軍禮。他們視五星紅旗為親愛的祖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專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