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4日15:27 來源:湖南日報
■編者按
近5年來,我省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呈現出總體規模快速擴大、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智能制造碩果累累。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我省將發展先進制造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打造以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基地、以中國智能制造示范引領區為目標的現代制造業基地。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先后獲批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成為我省制造強省行動的“排頭兵”。7月上旬,驕陽似火,本報記者一行深入4市10余家制造企業採訪,探秘湖南智造新動能。敬請關注。
“今年來新簽訂銷售合同200多億元。”7月6日,泰富重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申小衛告訴前來採訪的記者。
與訂單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泰富重裝九華工業園二期工廠的生產車間,作業的工人寥寥可數。
在工業4.0時代,生產車間內多為自動化無人生產線,即便關著燈,照常能生產,因此被稱為“黑燈工廠”。
泰富重裝,正是一家看上去有點冷清的“黑燈工廠”,高效運轉的機器人才是這裡的絕對主力。
托輥及支架組件是散料輸送成套設備的重要部件。在智能托輥生產線旁,立體倉庫先根據每個工位點的需求,自動進行原料配送﹔加工線上,10台機器人踩著設定的節拍,機械臂靈活精准操作。鋼材下料、加工、涂裝、裝配、檢測、打包、入庫,近20道工序全流程自動化,每30秒可出來一個成品,合格率達99%。如果全部換成人工,一個成品需要10個人花費4個小時才能完成。
泰富重裝的三大主打產品——海工裝備、港口設備和散料輸送成套設備的絕大部分部件、工序,都在這裡實現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率達80%,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除了機械臂是德國進口,智能生產線上的其他生產設備都由我們自主研發制造,軟件也是自主開發。”申小衛自豪地說。
泰富重裝生產的多為非標設備,通俗地說就是“私人定制”產品,智能化生產難度較大。僅以焊接工序為例,不同工件的大小、結構一旦發生變化,哪怕僅有一兩厘米之差,每個焊接點就要重新編程。
來到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露天總裝調試坪上,隻見泰富重裝生產的一台台“巨無霸”,顏色鮮艷,巍然矗立。其中一台無人智能化堆取料機正在根據客戶使用工況進行調試,申小衛告訴記者,“這台設備售價3000多萬元,去年一年賣出了180多台。”
泰富重裝產品有市場,智能化服務功不可沒。在泰富重裝九華工業園中控室,技術人員可以實時監控到遍布全球的每一台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流程控制與診斷。一旦發現問題,將自行報警,通知客戶查看是否存在超載、油溫過高等情況。
“我們在全球有多個服務點,可以在24小時內對任何一件產品進行現場維護、排除故障。”申小衛說,泰富產品的使用壽命可達20年,且所有配件均可免費更換。
在泰富重裝,智能制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智能化的觸角已延伸至設計前端。泰富重裝在歐洲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每天,荷蘭鹿特丹、意大利米蘭的100多名技術專家專注於泰富港口與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研發,讓泰富產品在技術、標准、管理、質控等各個方面與國際無縫對接。
變“制造”為“智造”,泰富重裝早在2014年即已開始嘗試。
2014年年3月,泰富重裝九華工業園一期工程引進了第一批庫卡機器人,應用在質量很關鍵、工作量很大的焊接環節,這在國內重型非標產品制造行業中尚屬首創。設定一個程序,機械臂就能自動尋找焊縫,完成高難度的焊接任務,其焊縫工整,達到歐洲標准,並且焊接效率是一個熟練焊工的3倍。
生產組織方式也在同步優化,諸如通過自動化手段將多個制造單元打通,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准備時間﹔通過工業物聯網實現實時查詢、監控、調度、報警等功能。
泰富重裝一舉成為行業標杆,這讓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深深折服。2014年和2015年,該企業總裁先后兩次來到泰富重裝考察,他感嘆,在中國終於發現了一家比德國做得更好的非標海工港口裝備企業,並表示與其在市場上與泰富重裝競爭,不如與其合作。如今,這家世界500強企業與泰富重裝成為了好伙伴,已在多個領域開展技術合作。
泰富智造,志在全球。智能化助力泰富重裝在“一帶一路”上揚帆遠航。“目前海外訂單已經佔訂單總量的46%左右,預計明年可超過50%。”申小衛介紹。
■記者手記
智造之美
曹嫻
採訪中,一位記者同行說,每次參加“百公裡毅行”時都會從泰富重裝九華基地門前經過,這次走入其中才發現,泰富重裝可不僅是看上去很美,而且是一個實力與顏值並重的“高富帥”。
泰富重裝的美,是現代工業之美。告別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重型工業企業可以美得像個公園﹔對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一家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內地民營企業,可以在短短幾年內與全球產業“大佬”同台競技。
這幾年正值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裝備制造企業經歷“寒冬”洗禮,身處其中的泰富重裝堅持走智能、高端及精品化之路,從而成功搶得市場先機。從落戶九華工業園之初的銷售訂單不足10億元,到現在接近200億元,泰富重裝隻用了6年時間。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泰富重裝將智能化貫通於產品設計、制造、服務等多個環節,智能制造體系基本成型。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企業的“泰富夢”,觸手可及。(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許澤群)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