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重慶當代黨員

暖心“幫幫團” 幸福“加油站”

——渝北區龍塔街道“黨員愛心幫幫團”助力社區治理

譚詩賞 陳祝

2017年07月05日15: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喂,您好!請問是胡老師嗎?您在社區辦理的老年証辦好了,我一會兒給您送去。”

“老師,這是關於‘4050’人員社保補貼辦理的政策,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告訴我們。”

“張奶奶,您的房子已經打掃干淨了,以后生活上還有什麼難處,盡管聯系我!”

…………

走進渝北區龍塔街道龍塔社區,隨處可見一些社區志願者奔走在小區樓棟間,宣傳政策、送服務上門。

這些志願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黨員愛心幫幫團”。

搭建平台

2015年11月的一天,龍塔街道龍塔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眾見面會”正在進行。

在轄區居民代表面前,一位身材精瘦的中年漢子,正側著身子埋頭記錄:“需要修建保利F組團小區公交車站、巴蜀小學連通龍頭寺公園東門便道……”

在龍塔街道各個社區,這位漢子可謂是大名鼎鼎——他正是渝北區人大代表、上海錦天城(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社區居民的“貼心代表”沈仁剛。

對於沈仁剛來說,像這樣深入社區、參加收集民情民需的“群眾見面會”早已是“家常便飯”。

其間,沈仁剛越發強烈地感受到了一個“痛點”——限於人單力薄,社區不少惠民舉措往往是“三分鐘熱度”,群眾有不少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對此,龍塔社區黨委書記劉姣也深有感觸。

劉姣發現,社區裡的群眾訴求,有不少是“老大難”的問題,光靠幾位社區干部和緊張的辦公經費,工作開展起來往往捉襟見肘。

如何才能讓惠民服務持續“暖心”?

劉姣和社區工作人員也琢磨出了破解之道:“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大背景下,能否搭建一個黨員志願服務平台,通過集思廣益、互幫互助,發揮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滿足群眾的多元利益需求?”

當劉姣將這個想法告訴沈仁剛時,兩人一拍即合。

2016年初,經龍塔社區黨委牽線搭橋,社區黨員志願服務組織“黨員愛心幫幫團”成立,沈仁剛任“團長”。

激活力量

2017年5月8日上午,龍塔社區服務中心。

嶄新的社區文化宣傳走廊前,社區居民潘素芳瞇縫著眼,正在細細觀看。

“社區‘琅琊榜’更新了,我來看看,這個月我排第幾名。”潘素芳說。

潘素芳關心的“琅琊榜”,全名是“黨員愛心幫幫團琅琊榜”。

社區為“幫幫團”成員每人制訂了一張志願者愛心積分卡,卡片上有黨員照片和入黨信息,卡內頁記錄了黨員的愛心服務內容、累積服務時間等,而“琅琊榜”也就是“幫幫團”成員的月度服務積分成績單。

設立“琅琊榜”,只是龍塔社區為調動社區黨員志願者積極性而放出的“大招”之一。

“幫幫團”成立之初,如何激發社區黨員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成了社區工作當務之急。

為這,龍塔社區打出了三記“組合拳”。

“第一拳”:廣泛宣傳,擴大“幫幫團”影響力。精心制作“幫幫團”專欄,打造社區文化宣傳走廊,借助各種媒介大力宣傳報道“幫幫團”。

“第二拳”:聯手共建,整合愛心企業和非公黨組織共同行動。通過與轄區部分企業開展“聯手共建,志願服務”活動,“幫幫團”組建了一批“幫幫團”的“愛心藥房”“愛心餐飲店”“愛心微企業”等服務陣地。

“第三拳”:資源共享,開展“微心願·微愛行”志願服務。通過群團“微心願微志願愛心牆”,“幫幫團”成員以便利貼形式張貼個人志願服務意向,拉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提升服務效率。

經過“組合拳”持續發力,“幫幫團”的名氣在整個社區迅速叫響。

“微”端服務

2017年4月12日,“幫幫團”成員朱萍通過手機微信,看到了這樣一組對話:

“九寨印象小區一棟樓頂,有個年輕女娃兒要自殺!”

“收到,請附近‘幫幫團’成員迅速聯系警方和心理醫生,馬上到位進行勸說。”

“經多方努力,輕生女孩被成功解救。”

…………

隨后,微信群裡其他成員接連發出一大串“點贊”表情。

在“幫幫團”微信群裡,這樣的對話經常發生。

樓道垃圾無人清掃、哪家孤寡老人生病沒人照料、鄰居裝修噪音擾人……遇上這些鬧心事怎麼辦?

“幫幫團”給出的“答案”是:社區居民動動手指發條微信消息,“幫幫團”收到后就會立即進行處理。

同時,“幫幫團”成員在服務工作中也會通過微信群晒出服務照片、服務記錄、服務心得,分享服務歷程。

“現在大部分居民都是網民,社區便民服務和社區黨員管理教育也需要拓展網絡陣地。”劉姣說。

如今,遇到難事兒,向“幫幫團”微信群求助,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的一種習慣。

品牌延伸

2017年6月的一天,龍塔社區御景銘洲小區。

清晨的微風拂過,清冽的空氣直沁人的心底。

“李阿姨早!又開始巡邏了喲!”小區居民陳偉出門上班時,碰見了“幫幫團”成員李海榮。

“早!上班出門時記得關好門窗哦。”李海榮說話間,順手把樓道上的一張紙屑拾了起來。

說起李海榮,社區居民都知道,她是長期佔據“黨員愛心幫幫團琅琊榜”前列的退休老黨員。

李海榮除了日常巡查,還是“幫幫團”開展民情聯絡、矛盾調解、文明巡防、文明宣傳、廉政監督等工作的“排頭兵”。

“社區服務就是於細微處見精神,我希望能發揮一名老黨員的余熱,多為社區做些事情。”李海榮說。

在“幫幫團”成員中,像李海榮這樣深得居民擁戴的老黨員還有很多。他們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帶頭在社區內為居民提供愛心幫扶、便利服務。

也正是在“李海榮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加入了“幫幫團”。

郭鳳玲就是其中一個。

“其實在服務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服務自己——成為‘幫幫團’的一員后,我認識了很多朋友。”郭鳳玲說。

目前,“幫幫團”已發展成為以社區黨建為龍頭,整合社區單位資源,由人大代表、黨員代表、網格員、企業骨干、行業能手等人員組成的專業性服務團體,累計解決家庭糾紛、鄰裡矛盾、物業管理等急事、難事上百起,深受社區居民好評。

“‘黨員愛心幫幫團’為基層黨組織補齊社區工作短板,成為參與創新社區治理過程的切入點和新探索,稱得上社區居民的幸福‘加油站’。”劉姣說。

重慶《當代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