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代先鋒

以擔當詮釋忠誠——廖俊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二三事

2017年06月30日14: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以擔當詮釋忠誠

郡縣治,天下安。些小吾曹,枝葉關情。

在廖俊波生前辦公室書櫥的一排排書裡,《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不朽的豐碑——谷文昌精神干部學習讀本》或許並不算起眼,但書的主人卻用畢生的精力,踐行著兩位先輩的寶貴精神,直至那天,離開在茫茫雨夜……

“書記”,職務可大可小。廖俊波一生干過三個“書記”——拿口鎮黨委書記、政和縣委書記、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作為一個組織的領頭雁,他是如何帶著雁群一路朝夢想飛去,開創一個又一個奇跡的?

讓我們再一次追憶這位“領頭雁”帶團隊、管隊伍的歷歷往事。

“用人”與“管人”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廖俊波明白,要干事業,必須要拉出一支“呱呱叫”的隊伍。

在政和任職期間,配合工業園區建設,“一線培養、一線考察、一線使用”,攪動了政和縣干部的一潭春水。

長期的基層工作經歷,讓廖俊波意識到,用人,不能任與用脫節,用與管脫節。在縣委常委會研究干部時,廖俊波撂下一句話:推薦干部不能一推了之,誰推薦,誰要負責。

廖俊波愛才。為了發揮老同志事業上的余熱,他可以“三顧茅廬”送上染發劑﹔為了讓有激情的年輕干部盡快成長,他可以給予時間、耐心鼓勵。

2011年9月,35歲的政和縣外屯鄉副鄉長吳江平被抽調到工業平台建設項目組,負責開發區的前期規劃和招商推介工作。在一次項目進展匯報會上,當匯報到開發區兩座橋梁的規劃時,廖俊波問道:“第二座橋的標高是多少?”“什麼是標高?”吳江平頓時發蒙,一時語塞,十分尷尬。原本想著肯定要被“狠批一頓”,卻不料會后廖俊波走到他身邊拍拍肩膀:“這段時間干得不錯,不過以后要加強工程建筑方面的學習。”吳江平如釋重負。過后,他趕緊買了一套建造師專業書籍,花了半年時間,啃下幾本大部頭,“后來再涉及到工程方面的相關問題,自己全部能對答如流”。

性格一向溫和的廖俊波,也曾發過火。

“要處理人!”2017年2月17日晚,廖俊波很嚴肅地對武夷新區紀工委書記張梓全說。原來,當天傍晚廖俊波接到園區一企業負責人投訴,說武夷高新技術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智強在為企業協調沙石料運輸時態度蠻橫。那晚,廖俊波罕見地對陳智強厲聲說道:“以這種態度對待企業,我立即可以撤你的職!你必須馬上當面向企業道歉,並寫出深刻的書面檢討。”看到陳智強態度誠懇,廖俊波又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引進企業很難,對引進的企業要做好服務。你可是新區的一員干將,企業提出的要求能辦的要馬上就辦,不能辦也要耐心做好解釋,絕不可與企業爭吵。”

后來,人自然是沒“處理”,但陳智強說,那頓訓,夠他受用一輩子。

不留罵名

“武夷新區是個大工地,工程上去了,干部不能倒下。”張梓全牢記著廖俊波一上任就對他交代的話。

的確,要在一張“白紙”上建設一座現代化新城,工程項目數不勝數,招標投標、設計變更、資金撥付、工程驗收,每一項都充滿著廉政風險。在廖俊波上任前,武夷新區是有過教訓的。2016年,武夷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馮某因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所送財物480余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十個月。

殷鑒不遠。在和張梓全討論廉政風險防范工作時,廖俊波說,培養一個干部不容易,一個干部出事了非常可惜,但黨紀國法面前,誰也不能去為他開脫。

“多買‘藥材’,少買‘棺材’。”這是廖俊波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一上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就給新區開出了三劑“藥方”:一是每半年邀請南平市審計局對新區內所有重大項目進行一次審計﹔(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二是成立財政評審中心,專門負責工程預決算審核,提前介入把關﹔三是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嚴格規范,通過撥付程序設計,斷絕撥款方和施工方的直接聯系,筑起一道廉政“防火牆”。

工程質量,更是廖俊波時常放在心上的問題。今年春節后的一天,細心的廖俊波在巡查工地時發現,堆放在工地邊上的大口徑排水管做工粗糙。在工地現場,廖俊波直接撥通張梓全的電話,“這些埋在地下的水泥管如果質量有問題,將來造成路面、房屋塌陷就是大事情”,並交代張梓全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調查該產品的來源,是否合格,如果涉及到工作人員的腐敗問題要嚴肅查處。直到3月13日武夷新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廖俊波還重提此事:“新區建設是百年大計,作為建設者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留下罵名。”

在給新區開“藥方”的同時,廖俊波沒忘記給自己捎上一“劑”。甫一到任武夷新區,廖俊波就對張梓全說,我工作上、生活上有什麼問題,你們看到、聽到都要及時指出來,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要因為我級別比你高就不敢說,紀工委的工作你大膽做。年初的民主生活會上,在同事“批評”他“不要老周末加班”的時候,他直接給“懟”回去,“這不是批評,這是表揚,這條不算,重新提出批評意見。”

“親”“清”有度

驚聞廖俊波因公殉職的消息,與廖俊波接觸過的企業家紛紛前來為其送行,其中不乏從海外匆匆趕回來的。

廖俊波“親商”,這在他工作過的地方眾人皆知。這位每主政一處都要啃“硬骨頭”的書記太清楚,沒有產業,要發展,那就是空中樓閣。

他甘當企業的“保姆”,他的目標是:企業家手指一點,剩下的都可以由園區辦理。

欣盛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衛安清楚地記得,當年他的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廖俊波一個星期能來看上三次。作為一家從其他地區搬遷到政和的機電企業,讓他將企業落地政和的理由是“見廖書記非常容易”。企業在建設過程中,一次工地停水影響施工,他試著撥通廖俊波的電話,一個小時后,幾輛環衛處的洒水車就開到了工地上。

工作上,廖俊波和企業家相處時頗有親和力,工作之余,和企業家“清清爽爽”,給身邊的同志做了很好的示范。他拒收過海鮮、購物卡、成條的香煙,甚至幾十萬元現金。

親而有度,清而不疏,廖俊波與企業家交往的距離把握得比較到位。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廖俊波同志的點滴,當值后來衙齋聽竹者常照、常思!(通訊員 葉榮梅 黃興華)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特寫·側記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