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砥礪奮進的五年·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河南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有力支撐克難攻堅崛起振興

2017年06月28日08:5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盛夏的豫東,麥田蕩金波,泡桐展濃綠,一片欣欣向榮。在蘭考縣東壩頭鄉張庄村,面對豐收和變化,村民們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個日子——2014年3月17日。80多歲的張景枝大娘至今記憶清晰,“做夢也沒想到總書記來到俺家,看這問那,家常得很哪!”張大娘所在的村庄,是焦裕祿當年找到防治風沙良策並取得成功的地方。

2014年1月起,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省以下各級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和基層組織中開展,根據中央統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各選擇一個縣作為聯系點,習近平總書記選擇了河南蘭考作為自己的聯系點。

2009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專程來過蘭考,致敬忠魂。在與干部群眾座談時,他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而在1990年7月15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為焦裕祿事跡所感動,寫下了真情無限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第二次來到蘭考,瞻仰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具體指導,號召全黨結合時代特征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3年過去了,遵照總書記的囑托,蘭考縣已經正式脫貧,大力弘揚的焦裕祿精神鼓舞全省人民奮力前行。當年揮洒於詩詞裡的殷切之情,已經化為中原大地發展變化的宏圖實景。

“把淚焦桐成雨”

“父老鄉親很多都是靠著一畝半地維持生計,我下鄉調研卻沒有及時發現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存在問題,造成黃河水不能及時灌溉,老百姓願望沒有得到落實,至今內心不安”,2014年5月,時任蘭考縣長的周辰良在民主生活會上流下懊悔的淚水。與此同時,河南全省以各種形式向焦裕祿學習已成常態。

坐落在蘭考泡桐林中的焦裕祿干部學院,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以現場案例式、研討、電影、戲劇等多種形式,迎接著一批批學員,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和感染力。河南省委組織部開展了“萬名干部進黨校”“市委書記講黨課”活動,使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制度化。

河南省委提出,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必須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蘭考講話精神作為推動河南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河南克難攻堅、崛起振興提供有力支撐。省委書記謝伏瞻針對一些干部不願擔當、不敢擔當的問題,指出學習活動要有效推動突出問題的解決,把“五個敢於”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忠於職守,堅定不移擔負好惠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責任。

蘭考把干部作風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和保障。“從一些發達村鎮的發展歷程看,雖然條件稟賦千差萬別,有的擁有資源,有的擁有技術,致富門路也各不相同,卻都有一個好‘帶頭人’。”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蔡鬆濤說,百姓能不能走出貧困、走向富裕,有一個好帶頭人是重要因素。他們是百姓眼裡的“小能人”,懂得利用各種條件和優勢,沒有條件也善於創造條件,能夠在貧困中找到致富門路,在困境中開辟新路。

“要想重用,先去駐村﹔要想提拔,必下一線。”蘭考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干部、轉變作風的主戰場,先后選拔345名年輕干部,派駐115個貧困村精准幫扶。

剛駐村時,紅廟鎮夏武營村幫扶干部秦趁義時常被誤解,有的貧困戶直接跑來要東西,有的村干部說他是“來鍍金”“搞形式主義”。秦趁義不辯解,就是苦干實干。夏武營村有種蔬菜的傳統,但道路極差,一遇雨雪,隻能從地裡背菜往外賣,秦趁義多方爭取,為村裡修起兩條新路﹔為把3畝垃圾坑變成蓮藕池,秦趁義三伏天跳進垃圾坑,光著膀子清理雜草……一件一件事情干下來,村民們都說,他是真駐村、真幫扶。

河南省委省政府敢於在干部考核獎懲上動真格,助推干部真抓實干。為了剎住扶貧工作中存在的“虛、浮、假”歪風,省委主要領導對考核排名后6位的地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對考核中發現嚴重問題、工作中存在失職行為的3個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依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追究黨政主要領導責任。

謝伏瞻說:“改革攻堅,必須要一把手上手。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主政一方或主管某一方面工作,對抓改革、抓落實負有直接責任,隻有親自抓思路、抓調研、抓推進、抓落實,才能帶好隊伍,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父老生死系”

94本、8000多頁、100多萬字,許昌市坡胡鎮水磨河村原黨委書記燕振昌寫下的工作日記,真實記錄他40多年如一日,把一個貧困村變成億元村的點點滴滴。然而,他帶頭建起的新村裡,入住最晚位置最差的是他家,給全村父老鄉親帶來直接收入的500多間門面房中,自家沒有一間。“干部千難萬難,不能讓群眾作難”“比起焦裕祿書記,我做得遠遠不夠……”從他寫下的心聲中,我們找到了這位臨終前還在崗位工作的支部書記的力量源泉。

2014年,為期5天的“全省第二期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在蘭考結業。參加研討班的158名縣(市、區)委書記向全省人民鄭重承諾: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並發表了《承諾書》:“對照焦裕祿精神照鏡子、找差距,正作風、辦實事,聚民心、促發展。為此,我們以共產黨員的黨性、責任和擔當,向全省人民鄭重承諾:帶頭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干部。”

汝州地處河南省中西部,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重工業城市,進入經濟新常態后,生態惡化、資金外流、城市建設欠賬多、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凸顯,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困境。

汝州市委書記高建軍拿出焦裕祿當年的那句話:干部不領,水牛掉井。提出有權必有責、有位當有為的理念,明確“把最放心的干部放在最不放心地方、把最優秀的干部放在最急難險重地方、把最有培養前途的干部放在最艱苦地方”的干部選用理念,選優配強了鄉鎮領導班子。他立下規矩,把全市每月工作要點,分解落實到10個領導小組,在市委大樓的電子屏幕上滾動播出,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清清楚楚,讓干部每天不鬆懈,群眾常監督。在此基礎上每月召開一次市四大班子聯席會議,聽取各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對於工作成效好的單位,全市范圍內通報表彰﹔對於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扣減當月工作經費,一把手現場表態。真抓帶來的是大發展,汝陽生產總值增速從2014年的7.1%上升到2016年的9.5%,在全省縣市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排名中,位居十個直管縣(市)第一位。

2013年以來,河南涌現出五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帶動一大批艱苦奮斗、為民謀利的好干部。

在新蔡縣三級干部千人大會上,縣委書記王兆軍緊握拳頭鄭重承諾:“不改變新蔡面貌,決不離開,拼掉自身性命,也要帶領全縣人民過上好日子。”由於歷史原因,新蔡長期貧困落后,這屆縣委縣政府抓住當地特色,在水系聯通和公路交通上下功夫,啟動了全長49.6公裡的“一庫一聯通”水系生態走廊、45.5公裡的“一路一循環”城市路網和1200公裡的農村道路建設,大手筆謀劃實施了西湖新城,多渠道融資150億元,“十三五”的重點項目一年內全部開工。為了抓落實,帶著干糧看項目,辦公室就在工地上,成為王兆軍團隊的工作常態。一大批知名企業來到新蔡,未來農業、愛民藥業等5家上市公司見証了新蔡踏上新征程。

“會它千頃澄碧”

整潔的村庄道路兩旁,土牆灰瓦的典型豫東建筑院落中,原木切割,晾晒定型,拋光打磨,一台台精致典雅的古箏古琴出現在農家屋內——像固陽鎮徐場這樣的村落,如今在蘭考隨處可見。蘭考出產的桐木樂器板材,佔領全國90%的市場。人們在泡桐木特有的香氣中,耳聞泡桐林深處傳來的古樂,感慨焦裕祿生前為阻擋風沙種下的泡桐,如今成了村民的搖錢樹。

信陽,這個河南最邊遠的市,始終把保護綠水青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方向,全市連續八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連續六屆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在被該市樹為新農村建設樣板的郝堂村,我們看到所有土房舊屋都在保留修繕的基礎上,融進現代設施,鄉村旅游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鄭州開出的中歐班列,讓‘一帶一路’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鄭彥英剛剛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閃亮的坐標》。從鄭州出發的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抵達德國漢堡,行程16天,鄭彥英生動講述了河南人如何落實總書記的希望,把鄭州建成連接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樞紐平台。

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精准把握河南發展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提出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即“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

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將打好“四張牌”寫進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制訂五年行動計劃,推出17個重大專項,干成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的大項目,辦妥了一批多年想辦辦不了的要事,實現了一系列突破。2016年河南省生產總值邁上4萬億元新台階,穩居全國第5位和中西部第1位,近四年年均經濟增速達到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突破5000億元大關,居全國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9754億元,居全國第3位。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服務場所全部免費開放。

河南省著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現代服務業強省、現代農業強省和網絡經濟強省“四個強省”建設,高成長性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到57.1%,產業集聚區培育形成裝備、食品兩個主營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優勢產業集群﹔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1.9%、4年累計提高8.1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9.3%,成為拉動增長的主動力和城鎮新增就業的主要領域﹔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綜試區中保持領先地位,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增強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國家技術轉移邦州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級高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均居中西部前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達到127家,可見光通信、高端礦山重型裝備等重大技術和產品研發取得突破。加強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點領域基礎能力建設,鄭州機場二期工程建成投運,鄭徐高鐵通車運營,鄭萬、鄭合、鄭太、鄭濟高鐵開工建設,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大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后將實現省轄市全部通高鐵,2016年年底高速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100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448公裡﹔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河南段穩定運營,“全光網”河南建成,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居全國第五位。

河南,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用發展和實力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宏偉大潮。(記者 劉先琴 王勝昔)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