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刊授黨校》

認識文化

鄭林華

2017年06月27日13: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你不能說中國京劇就比西方歌劇高明,也不能說中國京劇比西方歌劇空虛,兩者都是各自的文化精華,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各有各自的特色。正確的態度當然不是拿一個去貶低另一個,而是兼收並蓄,一並欣賞。

在談文化自信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三個問題:什麼是文化?文化有什麼特點?中西文化有何不同?這樣我們才能更深刻更透徹地理解文化自信。

什麼是文化

這個問題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說它復雜,是因為文化帶有抽象性,不像手機、電腦、汽車等物品那樣形象直觀,而且學界光是“文化”的定義就有幾百種之多,紛繁復雜,讓人目不暇接。說它簡單,是因為文化像空氣一樣,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卻時刻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我們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研究工具,就可以破除那些繁瑣定義的遮蔽,而得到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

文化是什麼?請記住這句話就行:文化是人類特定群體生存與發展經驗的總結。

這個定義可以從近兩年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得到印証。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是這個意思。海邊漁民靠出海打魚為生,在生產條件和信息技術落后的情況下,難以面對凶險不可預測的大海,為求平安,人們就求神保佑,於是就有了媽祖,於是就有了媽祖文化。此外,民間還形成了一些忌諱。例如,廣東人吃魚時,當盤子裡的魚被吃完了一面,需要用筷子把另一面掀過來才能吃時,他們不喜歡說把魚“翻過來”,而要說把魚“順過來”。因為漁民出海打漁最怕的就是翻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風俗,把與“翻船”有關的字眼都避開,用其他吉利字眼代替,因此連給魚翻一下身都說成是“順過來”。這就是廣東人典型的文化現象。

文化有什麼特點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種經驗總結。因此,文化具有非物質性的特點。另外,經驗是可以相通的。雖然世界各地的具體環境不同,有的人生活在沙漠,有的人生活在草原,有的人生活在山區,有的人生活在海邊,世界各地所以出現不同的文化類型,都是當地人們為了適應特定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而總結出來的不同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並不互相排斥,也無上下高低之分,而是可以共通、互相融合。

有人因為生活在科技發達時代,就看不起古代的經驗。例如,有了打火機,就看不起原始的鑽木取火。然而,一旦身處野外而沒有打火機時,要熱熟食物和抵御野獸,還得靠鑽木取火。這個時候,誰能說打火機就比鑽木取火高級?

看中國文化,與看西方文化,也是同樣的道理。以戲劇為例,中國文化講究寫意,因此京劇裡面需要表演騎馬時,演員隻要拿一根馬鞭,作出騎馬的動作,觀眾自然而然就知道是在騎馬,根本不需要馬。西方歌劇則不同,他們會努力把真馬、真船、真酒水用到舞台上。你不能說中國京劇就比西方歌劇高明,也不能說中國京劇比西方歌劇空虛,兩者都是各自的文化精華,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各有各的特色。正確的態度當然不是拿一個去貶低另一個,而是兼收並蓄,一並欣賞,互相吸收對方可以吸收的優點。

中西文化有何不同

世界這麼大,我們去看看。看完之后,我們發現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四種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從希伯來到伊斯蘭時期的閃族文化、印度文化和中華文化。我們平常說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指希臘—羅馬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究竟“特色”在什麼地方呢?主要就是表現在文化特色上,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中最根本的一個。

中國文化又有什麼特色呢?或者說中西文化究竟有何不同?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是群體本位文化,集體主義優先,自由主義難行﹔西方文化是個體本位文化,強調個體的獨立自主,自由主義優先。

我們可以舉一個最尋常卻頗能說明問題的例子。中國人在寫通訊地址時,一般都是寫“某省某市某區某街道某小區某單元某房間某人”,這是典型的群體本位模式。而西方人寫通訊地址時恰好相反,一般都是寫“某人某房間某單元某小區某街道某區某市某州”,這是典型的個體本位模式。前者是從大到小逐漸聚集,后者是從小到大逐漸發散,這足以看出中西文化的根本立足點之不同。

因此,“中國特色”四個字並不虛無縹緲,而是實實在在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高度概括。

今天的中國文化是從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發展變化而來的,因此,要談文化自信,我們就要先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刊授黨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沈王一、王金雪)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