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西成高鐵:崇山峻嶺筑“巨龍”

2017年06月19日15:57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西成高鐵:崇山峻嶺筑“巨龍”

 

圖為中鐵十七局的技術人員正在西成高鐵新場街站進行軌道數據的復測。 記者 李艷攝

6月10日,碧藍如洗的天空下,在位於高架橋上的西成高鐵新場街站,中鐵十七局西成項目部工程部長韋非正和同事魏文沖一起進行軌道數據的復測。

他們身后,4個股道、8組高速道岔如長長的游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目前,西成高鐵的靜態驗收已基本完成,年內即將通車。屆時,這條全長643公裡的高鐵,將使西安至成都的鐵路運行時間縮短至3小時。

作為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成高鐵將與大西高鐵共同形成華北至西南地區的新通道,對於促進“關天”和“成渝”兩大經濟區交流合作、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成高鐵陝西段長達343公裡,由於穿越秦嶺、巴山山脈,地質地貌十分復雜,全線橋隧比高達93.5%。

以新場街站為例,它四面環山、矗立在25米高的橋上,是全線僅有的兩個越行站之一。如此險峻的地理位置,給建設者帶來極大的挑戰。

韋非告訴記者,安裝總長69米的高速道岔,對於高鐵建設來說,本來沒啥難度,可是放在秦嶺的深山中,交通問題就凸顯出來。

從西漢高速下來到寧陝縣新場街,有兩條山路可走,其中全長70公裡的戶菜路可運輸建設物資。但是戶菜路路面寬度僅有4米,要運輸最長達29.4米的道岔鋼軌組件,車屁股根本甩不過來。

中鐵十七局西成項目部經理朱新廣向記者介紹,面對這一難題,他們想出了三個方案:一是用直升機吊運﹔二是把道岔運到某個位置,再由人工抬﹔三是拓寬道路,仍用車輛運輸,並盡可能用短軌代替長軌。

最終,他們選擇了第三種方案。在對部分路段進行拓寬后,有些實在不能轉彎的地方,就用吊車來吊。於是,用了1個多月時間,這8組高速道岔被運輸到了新場街站。

施工過程中,除了和狹窄的道路“作斗爭”,因為海拔高(線路最高海拔達1594米),他們還要面對長達5個月的雪季。“再下雪,也不能讓工程停下”,朱新廣說,從2012年11月進場,他們就成立了機運公司,專門清雪除障,保障工程運輸。去年冬天最大的一場雪下了1米厚,機運公司30多個人沒吃一口熱飯,在山上干了整整3天……

新場街站北邊緊挨著的,是全線控制性工程、14.84公裡長的大秦嶺隧道,再往南,是亞洲最長的單洞雙線高鐵隧道、全長15.99公裡的秦嶺天華山隧道。因為兩個隧道的最大埋深都在千米以上,地應力特別高。朱新廣介紹,中鐵十七局在隧道施工中,曾遇到過一次岩爆,掌子面一塊直徑30厘米的石頭竟迸出了40米遠,連隧道中工程車輛的擋風玻璃都震碎了,好在當時工人都已提前撤離。

為了防止岩爆的發生,建設者支起了型鋼拱架,給掌子面箍起了“鋼筋鐵骨”,同時,施工做錨杆、噴射混凝土封閉,再打應力釋放孔,並做好超前的地質預報。就這,施工到岩爆高發地段,工人們還得頭戴鋼盔、身著防刺背心,全副武裝地工作。

“工作標准嚴一格,工程質量緊一扣”,西成客專陝西公司西成指揮部副指揮長宋鷹告訴記者,在陝西段數萬名建設者的努力下,現在工程已進入倒計時階段,下一步將進入聯調聯試。(記者 李艷)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