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青龍寨,變了!

2017年06月19日15:12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青龍寨,變了!

6月8日,花垣縣龍潭鎮青龍村,65歲的五保老人石志安站在自家簇新板壁的木屋前,伸出大拇指說:“共產黨好,共產黨萬歲!” 彭業忠 攝

青山如黛,鳥語花香。走在花垣縣龍潭鎮青龍村,一些貧困戶和已脫貧的村民跟記者談起脫貧,他們最大的感受是脫貧路上有人幫。

這是一個純苗族村寨,村裡338戶1388人全部為苗族。

6月13日下午,在青龍村百姓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辣椒地裡,61歲的苗家阿丫(大姐)吳梅蓮與村裡十幾位婦女,在給辣椒抹岔。陣雨悄然而至,戴著斗笠、原本蹲著的吳梅蓮站起來,與記者交談。吳梅蓮家有4口人,老伴體弱多病,大兒子有智障,二兒子在縣城讀高二,家裡就她一個勞力。

“我想早點脫貧,當貧困戶並不光榮呀!幸虧大家都幫我,我們理事長就是個大好人。”吳梅蓮說的理事長,是百姓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石小峰,黨員,今年41歲。他曾專門去湖南偉大農業發展公司打工3年,學習技術與管理。

吳梅蓮家3畝地,以每年400元的價格租賃給合作社,自己到合作社做工,每月可拿到1500元左右。

其他幾位苗家阿丫也說,是石小峰幫了大家的忙。一旁的石小峰連忙說,扶貧是大家相互幫扶呀!花垣縣財政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侯勁,一大早就去縣城的超市和學校,幫忙找辣椒銷路。

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石建芝告訴記者,村裡現有3個合作社,在帶動貧困戶脫貧上作用很大。今年3月村裡進行了第8次精准識別,有11戶47人脫貧。

6月14日上午,沿著一條蜿蜒山路,記者來到養羊大戶、48歲的苗家漢子石金針家。他家的老木屋還是200多年前建的,羊圈就建在屋旁。

談起家裡的情況,一臉絡腮胡的石金針既興奮,也有些無奈。

興奮的是,他家曾是貧困戶,2015年扶貧工作隊免費送來16頭波爾山羊與本地山羊的雜交羊,現已發展到150頭,隻用兩年脫了貧。無奈的是,家裡羊圈不夠用,一半羊關在山上,借用別人的羊圈,而山上野狗多,去年就被野狗糟蹋了20多頭羊。

有著大專學歷的村委會主任石國清說,石金針的妻子吳金滿才是家裡的“掌櫃”。吳金滿說,去年家裡賣了28頭羊,平均每頭600元,總收入1.68萬元。

吳金滿還告訴記者,她家曾因病致貧。婆婆87歲時摔了一跤,癱瘓了5年,她和石金針必須留一人在家侍候。而3個小孩中,有一個在縣城讀高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要好幾百元錢。

吳金滿含淚說,搭幫扶貧工作隊,現在家裡日子過好了,日常開支不愁了。家裡的老木屋也在實行危房改造——全部裝上木板壁。

縣財政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石先合介紹,村裡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動態管理,目前還有貧困戶81戶316人。

村裡山坡下,並排立著兩棟木屋,正在安裝木板壁。兩棟木屋的主人是兩位五保老人。記者經過木屋時,一位叫石志安的五保老人高興地叫住記者,大聲說:“做夢也沒想到,政府會給我們起屋呢。我們的屋原來都是千根柱頭落地(指用竹籬笆圍屋)。工作隊說要給我們起屋,說到做到。他們都是共產黨的好干部,共產黨好,共產黨萬歲!”

老人朴素的話語直擊記者的心,讓人激動和震撼。(記者 彭業忠 通訊員 吳紅艷)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