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洋山港:每根管道都“可追溯”——世界級深水港工程側記

2017年06月16日15: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洋山港:每根管道都“可追溯”

  洋山青年突擊隊合影。資料照片

  展開一幅洋山深水港區的建設畫卷,你會看到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港口區域內,零星點綴著一些“綠色”。這僅有的“綠色”,是15年前東海一個小漁村——小洋山本來的模樣。今年年底,這一中國港口建設史上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世界級工程”——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有望交付使用,全面開港。

  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是洋山深水港區建設的又一力作,碼頭建成后將成為我國最大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集裝箱車輛進出關卡、裝箱堆場堆放、橋吊裝卸業務,都將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完成。

  建個港口,有啥技術含量?

  洋山項目總部水工項目總工胡令,最近正帶著項目部的青年員工進行《外海碼頭信息化施工》課題研究。很多人會問,建個港口碼頭,還有啥課題好研究的?“信息化施工”的提法,更是讓人納悶,造個碼頭,還能和“信息化”聯系起來?

  其實,洋山的建設目標,比一般人預想的要“高大上”得多。比如,港口的每處預制構件、每根管道,都要求“可追溯”。“未來,哪根管道破裂了,哪個構件壞了,都可以利用建筑信息管理平台查找。”洋山項目總部常務副總經理成俊說,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產品型號等,都能在電腦系統上一目了然。

  中建港務洋山建設者研究的課題,能解決洋山深水港區預制構件從生產廠家到碼頭施工的“一步到位”問題。由於港口工程結構的特殊性,特殊部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而碼頭上有上千塊具有連接功能的預制構件,這些構件全部由內陸的廠家事先制作好,再送到碼頭進行安裝。這麼多的位移偏差,每塊預制構件多大尺寸,放置在哪個部位,誰也說不清楚。運用信息化技術,中建港務可以把每處連接點的尺寸實時共享給后方廠家,廠家運用該技術定制每塊構件,並在部件上打上專屬二維碼。構件送到施工現場后,施工人員隻需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知道每塊預制構件對應的安裝點。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精准度。

  “洋山夜總會”

  作為全球唯一建在外海島嶼上的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區的建設,有一系列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施打大口徑的密排鋼管樁,第一次接觸海上大體積高性能混凝土……這給年輕的員工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參與洋山建設的員工中,35歲以下青年佔70%。據不完全統計,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現任中層領導和業務骨干,有60%都參與過洋山港項目。在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建設中,中建港務承擔了洋山港土建工程的75%。

  10多年前,中建港務的年輕雇員們就發現了一種消磨時間的好辦法——“洋山夜總會”,即“夜裡總是開會”。到了晚上,挂上應急燈,年輕人喜歡聚在一起研讀圖紙、研究工藝、探討施工技術。集體學習的同時,工人們還能得到一份通宵加班的“標配”——一包方便面和兩根香腸。漸漸地,年輕人辦的“夜總會”有了名氣,他們又給“夜總會”取了個更加正規的名字——“洋山學社”。

  為了盡快出技術、出效益、出人才,“洋山學社”承擔了助推重大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重任。在這個平台上,青年員工研究並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獲得省部級工法6項,國家級工法3項等。

  生活在洋山

  洋山距浙江省寧波市北侖港90公裡,距長江口72公裡,距上海蘆潮港30公裡。

  洋山項目總部常務副總經理成俊第一次到洋山是2004年,那會兒洋山已建設了兩年多,但仍然不通公路。踏上這片土地,成俊需要從上海市中心驅車八九十公裡,再換輪渡,遇上風浪大的天氣,他還得在輪渡附近住上一晚。

  在今天東海大橋可以直達洋山的情況下,大部分快遞仍然送不進來。最平常不過的取件,對洋山項目部的年輕人而言,就意味著要花費半天時間——他們要驅車幾十公裡,趕到同樣在上海人心目中“遠得不得了”的臨港地區。

  獨特的地理環境,給了洋山深水港區青年不一般的生活和工作體驗。

  以青年測量員為例,他們的工作是在正式沉樁打地基之前,對沉樁深度、沉樁位置進行精准測量。然而,一個最佳測量點恰恰位於一個亂墳堆旁邊。到達那裡之前,測量員們必須穿過一個又黑又深的山洞。他們每天凌晨四五點扛著儀器“追”著星星出門。從駐地到測量點,有近1小時的路程,夜晚又是伴著星星“回家”。

  洋山項目部陸域項目總工吳愷一說,因為回一趟上海實在太麻煩,很多年輕人在項目工地一住就是一個月。洋山深水港區工地的男人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在“洋山夜總會”參加活動,拿著比市區工地相對豐厚的薪水,卻一分錢也花不掉。

  干活累了,工地上的年輕人會在晚飯后到洋山“南京路”走走。相比泥濘的建設工地,這是一條環境優美的臨時便道,還可以吹海風,因此得名“南京路”。

  正是這些青年建設者的付出,洋山港成為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力量。(王燁捷)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