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砥礪奮進的五年 重大工程現場見聞】

高鐵“絲綢路” 中國“金腰帶”

2017年06月13日15:36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 重大工程現場見聞】高鐵“絲綢路” 中國“金腰帶”

圖為寶蘭高鐵綜合檢測列車穿越天水市區。高志瑛 攝

6月2日,檢測動車從寶雞南站駛出一路向西,僅用兩小時就順利抵達蘭州西站,寶蘭高鐵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四縱四橫”的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終於寫完最后“一橫”。至此,美麗中國仿佛系上了一條鋼軌鋪設的“金腰帶”。

“我就站在這條‘金腰帶’的中間。”在寶蘭高鐵秦安站,54歲的值守員王衛寧作為34年的“老鐵路”,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的鐵路電氣化改造和90年代的更新改建,親歷過6次大提速,對近5年來的鐵路建設成就感慨萬千。

過去5年,中國高鐵新增裡程1.2萬公裡,超過其他國家高鐵運營裡程的總和﹔過去5年,中國高鐵領跑世界也普惠世界,蒙內鐵路、中巴鐵路、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鐵、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鋪向全球各地的鐵軌,正在向世界貢獻著“中國實力”和“中國標准”。

屢創世界之最的“鐵路工匠”

這是寶蘭高鐵“沖刺”階段的一組鏡頭——蘭州鐵路局定西工務段的一群年輕人,每天晚上7時進隧道,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5時,10個小時不間斷作業。晚餐和早餐都在現場解決,靠著每人一個餅子、一瓶礦泉水、一袋榨菜中迸發出的匠心力量,他們連續攻克技術難題。

為了降伏濕陷性黃土、滑坡、崩塌等多項世界級地質災害,線路長度僅有400多公裡的寶蘭高鐵,全線新建特大、大中橋梁81座,隧道60.5座,橋隧全長佔正線的91.6%,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空中高鐵”。

一路向西,從蘭州到西寧、再到烏魯木齊,這條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距離最長的高速鐵路,更是記錄著百余項世界之最。

穿越最長風區的鐵路,部分區段年均大於8級大風天氣達到208天,是世界上鐵路風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穿越低海拔的新疆吐魯番盆地和高海拔的祁連山隧道。緊鄰吐魯番盆地南部山麓的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是我國大陸的最低處﹔甘肅境內的祁連山隧道海拔3607.4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高鐵第一高隧”。

過去5年間,在中國高鐵屢創世界之最的背后,也誕生了一批專注、執著、奮進的大國工匠:“鋼軌焊接大王”邢啟民、“橋隧專家”陳忠祥、“鋼軌神探”黃濤、“通信衛士”趙東、“機車神醫”馬雲龍、“探傷教授”孫寶順……在鋼軌鋪設的“金腰帶”上,每一步前行都記錄著他們的名字。

鋪設奔向幸福的“快車道”

不斷伸長的高速鐵路,正在鋪設奔向幸福的“快車道”。

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出西安、過寶雞,西秦嶺的大山腳下,有個地方名為東岔,這裡是寶蘭高鐵從陝西進入甘肅的首站。由於山勢險峻,東岔站修在寬不及200米的山谷間,整個股道、站台均架設在30米高橋上,遠遠看去,車站懸在半山腰,猶如一道長虹,被譽為寶蘭線“最美車站”。

東岔站所在的立遠村,青山如黛,小河靜流。近兩年來,當地村民瞄准了寶蘭高鐵的建設,早早動手,向農家樂、住宿、餐飲、旅游、娛樂、休閑度假等生態旅游“全域布局”。

“高鐵通車后,剛剛甩掉貧困帽子的山裡人,一步邁入了全面小康的大門。”據立遠村村委會主任閆軍福介紹,除了對附近的金龍山進行旅游開發,他們還將沿310國道至高鐵站之間修建“農家樂”,可惠及周邊3000多村民。

隨著新建、改建后的蘭州西客站、烏魯木齊站、西寧站、張掖西站、酒泉南站、嘉峪關南站等高鐵車站橫空出世,5年來,圍繞著高鐵新站點周圍的城市商圈也孕育成形。蘭州、西寧、烏魯木齊等城市,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到2020年,中國高速鐵路運營裡程將達到3萬公裡,到2025年,將達到3.8萬公裡,“四縱四橫”高鐵網將擴容至“八縱八橫”,連接起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承載著中華騰飛的夢想一路前行。

新時代的“新絲路”

隨著“金腰帶”的連通,地處西北腹地的蘭州,正實現從“地理樞紐”向“高鐵樞紐”的華麗轉身。

蘭州鐵路局局長王峰介紹說:“客車走寶蘭、蘭新高鐵以后,就能實現客貨分線的目標,使客車當中的線路騰出來讓給貨運,‘造就’一個橫貫東西的貨運大通道,貨物運輸可以沿著絲綢之路直達歐洲。”

“昔日駝鈴聲聲,聆聽漢唐氣象﹔今朝鐵軌錚錚,彰顯大國情懷。”千年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連接起長安到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的繁忙絲綢路﹔千年后,中歐(中亞)班列不斷提速,續寫著古老亞歐大陸的共享與繁榮。

5年來,隨著中歐(亞)班列的開通,一條安全、快捷、高效的國際貨運大動脈與這條“金腰帶”並肩前行。中歐(亞)班列,比空運節省20%的成本,比海運節省30%的時間。世界正在分享中國帶來的國際貨運紅利。

在為沿途各國送去“中國制造”的同時,中歐(亞)班列也給沿線國家帶來了更多的“中國機遇”。目前,中歐(亞)班列已形成西、中、東三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中國鐵路已經鋪劃了中歐(亞)班列運行線51條、4000多列,國內開行城市達到28個,到達歐洲11個國家29個城市。(康勁)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