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剛
2017年06月11日10:00 來源:遼寧日報
在阜新市區的北端,京沈客運專線站房二標段總工程師潘偉用腳丈量著土地。“6月份過后,土方就能填埋到我現在站的位置,將來這裡是阜新站的售票處,往前50米的地方是候車大廳……”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潘偉在空中“畫出”一處一處房子。
京沈客專2014年開工建設,總投資1245億元。線路從北京市到承德市,再經朝陽、阜新、錦州等地到達沈陽市,全長698公裡,在遼寧段設有11座車站,建成后,沈陽至北京的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京沈客專不僅將大大加快沿線城市發展步伐,更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遼寧人的生活質量。
眼下,京沈客專遼寧段39座隧道全部貫通,正在進行鋪軌和“四電”工程作業。潘偉的心裡有些著急,對於一條新建高鐵線路來說,站房的施工速度顯得尤為重要,它決定著高鐵線能否按期開通運行。
為了趕工期,潘偉跟施工隊伍一起在工地上摸爬滾打。鋼筋工、木工、籬工200多人同作業,重型卡車、塔吊等各種機械設備齊上陣。總工期決定著各個節點工期,而節點工期又細化到每月、每周和每一天。
每天清晨,潘偉睜開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是檢查工期是否按時完成。但也有讓潘偉苦惱的事情,阜新站建設工程量在新建車站中排名第二,站房頂部大量使用鋁板,每天針對房頂工程質量的檢查工作,更是無比艱巨和復雜。
為保証施工質量和進度,最終,項目部確定使用無人機進行監控。經過專業培訓,施工人員操控無人機對車站房頂全方位拍照,這在站房施工中還是第一次嘗試。拍下照片后,潘偉對照圖紙逐一作出評估、查找問題,問題迎刃而解。
不久前的一則消息引人注目:預計明年底,京沈客專遼寧段具備開通條件,通車后,沈陽至阜新、朝陽的時間分別為40分鐘、60分鐘。聽到這一消息,正在沈陽工作的阜新人張磊喜出望外:“車少、時間長,回家都成為一種負擔了。京沈客專遼寧段開通,我要一周回一趟家。”
的確,高鐵改變的不只是時間和速度,還有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土生土長的朝陽人郭金龍70多年來沒離開過朝陽幾次。他有個願望,想帶著老伴去沈陽旅游,瞧瞧故宮和大帥府是個啥樣子。“高鐵明年修到了咱家門口,坐車1小時就能到沈陽,我這身子骨還能禁得住。”說起高鐵開通這件事,老人眼裡滿是期待。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